【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历史名师专题指导(考纲导航+思维导图+考点突破+典例精析+真题演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历史名师专题指导(考纲导航+思维导图+考点突破+典例精析+真题演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6 20: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23课时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事业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2)1967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3)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杂交水稻
1973年,________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________,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技术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原子弹氢弹东方红一号袁隆平南优2号3.载人航天工程
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________”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计算机技术
________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行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5.生物工程技术
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____________,开辟了人工合成________的时代。神舟5号1983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1956年,____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内容:________问题上“百花齐放”和________问题上“百家争鸣”。
(3)意义:“双百”方针提出后最早出现繁荣景象的是生物学领域;“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文学、电影艺术的发展繁荣。毛泽东艺术学术2.曲折的年代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篡改和歪曲。
3.文艺的春天
新时期,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继续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文艺要为________服务,为_________服务”的口号。人民社会主义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1.奠基
(1)1949年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制定了________的教育方针。
2.曲折
(1)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2)“文革”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于1966年夏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____________”,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全面发展工农兵学员3.发展
(1)1977年,恢复________。
(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________”指导方针。
(3)1986年,《____________》的颁布。
(4)1995年,中央提出“________”战略。高考制度三个面向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例1】 (2013年广东学业)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  )
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
B.研制载人飞船
C.研制“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析:袁隆平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答案:D【例2】 (2013年广东学业)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
A.“教育革命”       B.整风
C.“科教兴国”战略 D.工农教育解析: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答案:C1.“两弹一星”的含义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既有回击帝国主义威胁的政治意义,也有保卫国防的军事意义。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1)“双百”方针提出:学术、文化生机勃勃。
(2)十年“文革”:遭遇挫折。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文艺迎来新春。
3.新中国的教育可归纳为两个“三”
三个层次:扫盲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
三个阶段:“文革”前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文革”中一片混乱;“文革”后蓬勃发展。考点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 (2012年广东学业)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解析:注意时间限制“20世纪6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D四项分别是1964年、1970年、1983年、1973年。
答案:A2.(2011年广东学业·双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共中央的贺电称,这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在于(  )
A.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B.导致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C.不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打破了美苏等少数国家的核垄断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同时也打破了美苏等少数国家的核垄断。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是20世纪50年代,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不符。
答案:AD考点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2013年广东学业)“我们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大跃进” B.“八字”方针
C.“文化大革命” D.“双百”方针解析:题干中“独立思考的自由、辩论、创作、批评、发表意见的自由”等材料体现了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应该给予自由的空间,这与“双百”方针的内涵一致,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答案:D2.(2010年广东学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解析:“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针对学术领域,针对艺术领域的是“百花齐放”。
答案:D考点3 教育事业的发展1 .(2012年广东学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强调科技、教育的发展。
答案:C2 . (2011年广东学业)《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根据此方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
A.普及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开展工农教育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联系课本知识,与之相联系的重大决策是开展工农教育。恢复高考是1977年;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3年天津会考)下列科技成果中,属于“两弹一星”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两弹一星”是指: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答案:B2.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是正确的。
答案:D3.(2013年福建会考)“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据下图判断这一事件是(  )解析:图片中的人物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神舟5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Ⅱ
1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年还取得了下列哪项成就(  )
A.氢弹试爆成功
B.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C.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D.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解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1964年,同年成功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是在1966年。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在1975年。
答案:B12.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银河-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解析: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银河-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
答案:C13.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为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
答案:A三、双项选择题
17.下列科技成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I”型计算机诞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解析:“文革”发生在1966-1976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是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根据题意,C、D正确。
答案:CD1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西方媒体称为(  )
A.“东方魔稻”
B.袁隆平稻
C.“第二次绿色革命”
D.“第一次绿色革命”解析: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答案:AC19.“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为(  )
A.意识形态 B.思想领域
C.文学艺术 D.科学技术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答案:CD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