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6课时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
(1)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________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
3.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作主的新时代。
(2)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毛泽东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2)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地位:是我国的________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根本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定: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
①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大会决定以________为新中国首都,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等。
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2)职能转变:1954年以后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北京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长期共存互相监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_______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________。
(2)含义: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设置自治区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
(3)建立:内蒙古(1947年)、________、广西、________和西藏(1965年)先后设立。
(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调动了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平等繁荣新疆宁夏三、“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2)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3)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1)党和国家领导人遭到人身迫害,________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3)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
3.“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建设。刘少奇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制定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________,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平反。
(3)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________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法可依依法治国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________,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互相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________制度。
(3)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
(2)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主权。 资本主义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元旦,宣布实现两岸停火,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1992年,汪辜会谈,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即“________”。
(3)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________”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九二共识一国两制连战【例题】 (2013年广东学业)“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这当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着等到它来到。”由此可知( )
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C.该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当时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写入宪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还没有确立,故排除A、D两项,宪法规定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中共会议没有制定宪法的权力。
答案:C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可归纳为“一、二、三、三”
一个目标:实现国家政治现代化。
两个纲领性文件:《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共八大。
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可归纳为“探索、挫折、转折、完善”
一个探索:中共八大。
巨大挫折:十年“文革”。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和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完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加强基层民主选举。3.祖国统一大业可归纳为“一、一、二”
一个构想:“一国两制”。
一大期盼:两岸和平统一。
两地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2012年广东学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各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虽然各阶级的利益和意见仍有不同之处,但是在共同要求上、在主要政策上是能够求得一致的,筹委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草案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明。”“筹委会”筹备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筹委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草案”可知相关的是1949年以筹建新中国为主要任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A2.(2011年广东学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答案:A考点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3年广东学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
D.“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思想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答案:B2.(2012年广东学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
A.1949年 B.1954年
C.1966年 D.1978年解析:1954年我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考点3 “文化大革命”(2011年广东学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这反映当时( )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解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主要是行使立法权,故本题只能选A项。
答案:A考点4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2013年广东学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
答案:D考点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2012年广东学业)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
答案:D2.(2011年广东学业)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区域自治” B.“政治协商”
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解析: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把“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Ⅰ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旧民主主义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D2.右图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 )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解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
11.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析:从题干中时间1949年1月,可知“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筹建新中国。
答案:A12.(2013年天津学业)周恩来说:“……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解析: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属于民主制度。
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
1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 )
A.民族平等 B.民族进步
C.民族团结 D.民族大同解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答案:AC1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
A.维护统一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制定法律解析: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答案:AD19.“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
A.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B.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C.右倾错误
D.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解析:“文革”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故A项正确;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故D项正确。
答案:AD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