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自我综合评价 (一)习题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自我综合评价 (一)习题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5 13: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自我综合评价(一)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咸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D
[解析]钟乳石不属于生物,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
2.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
D
3.(2021长沙)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消除饥饿与贫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4.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
A
5.为了解某中学初中生近视状况,研究人员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近视率最低的七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
B.采用发放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近视率,准确率最高
C.为避免性别对近视率的干扰,只调查女同学近视率
D.要如实地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
D
6.(2021鞍山)渤海湾浅海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 B.空气
C.阳光 D.盐度
C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蚂蚁合力搬运食物
C.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领巢穴而在周围鸣叫
B
[解析]七星瓢虫捕食蚜生,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蚂蚁合力搬运食物,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食物,需要密切合作,属于合作关系;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争斗,属于竞争关系;小鸟为占领巢穴而在周围鸣叫,是为了占领巢穴而发生的,告诉其他麻雀不要侵犯,属于竞争关系。
8.(2020滨州)下列古诗中关于“环境影响生物”的表述,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的是 (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A 
[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9.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下列生物的形态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的是 (  )
A.枯叶蝶的叶状翅 B.猪笼草的捕虫囊
C.仙人掌的刺状叶 D.老虎身上的斑纹
C
10.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之相同的是 (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C
[解析]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秋冬季节杨树落叶,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11.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时,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不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不影响环境
A
[解析]树木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每个叶片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12.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给黄粉虫提供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观察黄粉虫的分布情况。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  )
A.模拟实验 B.对照实验 C.直接实验 D.检测实验
B 
13.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食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
A.蚂蚁数量 B.甜度 C.温度 D.亮度
B
蚂蚁数量 甜度 温度 亮度
30只 甜食 30 ℃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 明亮或阴暗
[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若要探究“甜食对蚂蚁取食的影响”,除甜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如蚂蚁的数量、温度、湿度等)应相同且适宜。
14.(2020鸡西)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草原上的羊 B.池塘中所有的鱼
C.穆棱河的水 D.完达山地区
D
15.(2020巴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根据所学食物链的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树→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A
16.图1-Z-1为小红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
呢 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D
图1-Z-1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态瓶中的小鱼、水草、河沙中的微生物等属于生物部分,河沙、水、阳光等属于非生物部分,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17.如图1-Z-2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的关系,甲、乙、丙分别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B
图1-Z-2
18.(2020衡阳)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
A.表中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为:D→B→C→E→A
B.表中生物A是消费者
C.表中生物C与E是竞争关系
D.表中生物D的数量最多
C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E(0.39)、C(0.51)、B(7)、D(58)。生物C、E体内残留的重金属含量相当,为同一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结构是 。生物A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最少,为生产者。生物C、E体内残留的重金属含量相当,为同一营养级,都以生产者为食,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生物D体内残留的重金属含量最多,营养级最高,数量最少。
19.如图1-Z-3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①
B.②→③→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C.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D.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A
图1-Z-3
[解析]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食物链不包含⑤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树、虫、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应增加非生物部分。
20.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的一种植物不可能处于多条食物链中
D.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
D
[解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没有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彼此联系,相互影响,食物网中的一种植物可能处于多条食物链中。
2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B
22.(2021海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时,经常穿越沼泽地。这里的“沼泽”属于 (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D
2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D
24.(2021连云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中的生物能影响和适应环境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
[解析]生物圈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25.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甚至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也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C.微塑料不会进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
[解析]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有少量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下面是一些描述生物现象的成语,请判断它们所描述的分别是生物的哪一特征。
A.汗流浃背;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舐犊情深;D.狼吞虎咽;E.气绝身亡;F.春华秋实;G.望梅止渴;H.饿虎扑食;I.龙生九子,各不相同;J.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DH
(2)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3)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产生和排出废物:
    。
(4)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IJ
BG
E 
A 
CF 
27.(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
(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    因素。
(2)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
(3)澳大利亚的原有植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    ,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的关系是    。
生物
影响 
竞争
捕食
28.(12分)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
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小鱼
水草
细菌、真菌(或微生物)
较长
植物(或水草)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
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小于
29.(10分)如图1-Z-4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其中生活着食草昆虫、兔、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1-Z-4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2)若有三种动物鸟、鼠、狐,则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3)一段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b若被人为地大量捕杀,短时间内食草昆虫数量会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或
“减少”)。
绿色植物→a→鹰
鼠、鸟、狐
增加
(4)如果由于过度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草场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5)图二中,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图一中兔所在的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B
绿色植物
30.(14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1)为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   法;
为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   法。
调查
观察
(2)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铁盘两侧干湿土的中央各放5只大小相同、生长状态良好的鼠妇。观察并记录如下表。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干土中的鼠妇数目/只 4 4 3 3 2 2 2 1
湿土中的鼠妇数目/只 6 6 7 7 8 8 8 9
①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
响吗
②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③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叫作    实验。因此,根据鼠妇本身生活环境,本实验设置的光照条件是
    (填“明亮”或“黑暗”)。
土壤的潮湿程度
对照
黑暗
④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
(3)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
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光照属于影响鼠妇的生活的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