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陶瓷工艺——泥与火的艺术 学习 领域 手工·制作 课时 计划 第 一 课时 共 二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功能和审美方面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于影响,能够从形态,材料,工艺,技法,风格等方面解读陶瓷艺术作品。 2,了解传统陶瓷成型,装饰,烧成的工艺流程,能够运用陶瓷材料与工具进行手工创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制作素陶香薰炉,思考器物在创意,造型,装饰,审美,应用等方面设计的处理及与生活的关联,进而增进学生对于陶瓷文化内涵的理解。
情感与价值观 在制作素陶过程中用心感受陶瓷材质及工艺的独特魅力,进而领会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保护与推广,建立关于陶瓷工艺的审美判断及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理解陶瓷工艺在功能与审美方面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了解陶瓷艺术成型,装饰,烧成等基本工艺流程及因不同制作方式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审美风格。
教学难点 掌握陶瓷材料的特性特点,根据创意设想选用不同的成型,装饰,烧成方式进行陶艺创作。
教学方法 R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R欣赏法、□游戏法、□比较法 R观察演示法、R实践指导法 学习方法 R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R交流展示法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陶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因其重在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及育人的特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校外机构的重视。
教材分析 本课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起居饮食的陶瓷器皿入手,辅以简洁实用充满设计感的现代日用瓷器配图,引导学生思考陶瓷工艺与传统生活,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使学生观察,反思生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陶瓷器物是如何通过手工方式制作出来,有蕴含着怎样的美感与文化内涵。借助身边熟悉的物品,激发学生探究陶瓷手工艺的兴趣,进而亲自动手感知,体验陶瓷艺术创作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思考与探究: 为什么我国也称为瓷国?中国英文单词China,陶瓷英文单词也是china,一个国家的名称来源于此,可见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的象征;陶瓷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在夏、商时期,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这是我们祖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光辉一页。中国其卓越的制瓷技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陶瓷烧造均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充分证实了中国无愧于“瓷国”之称。 问题一: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了陶瓷会是什么状况? 问题二:现代科技已经非常发达,陶瓷工艺大师们为什么还会乐此不疲的利用传统手工艺手法做陶瓷呢? 结合以往学习知识,学生思考问题。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深度学习。以知识迁移为主开展教学,探讨传统陶瓷工艺风格,工艺特点与人文背景的联系。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一,欣赏与探究: 观察新石器时代的白陶鬶与宋代青白瓷酒注与注碗,思考以下问题: 从两件经典的陶瓷艺术作品“白陶鬶”与“青釉温酒壶注”在材质,外形,功能,风格等方面分析,陶与瓷的区别在哪里? 白陶鬶 青白瓷酒注与注碗 时代 新石器时代 宋代 材质 陶器 瓷器 造型 具有强烈的仿生特点,整体形如禽鸟,生动美观,把手由九转的泥条构成,底部设计三个袋型锥足,器型稳定。 由执壶与温碗的套装组合而成,造型内敛端庄。器型精美,呈莲花瓣式。 功能 新石器时代炊煮器。袋足中空,加大受热面积,缩短烹煮时间,提高效率。 宋代典型的酒器。莲瓣碗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承载的功效。 陶与瓷的区别 陶 瓷 原料 黏土 砂土 瓷土 高岭土 烧制温度 1100摄氏度以下 1200摄氏度以上 硬度 硬度低 硬度高 吸水性 有吸水性 密实不透水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作品,认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尝试从材质,造型,装饰,功能等多重角度观察陶瓷器物,进而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思考作品背景的社会环境,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内涵。 传统陶瓷 文化审美 图像识别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学习任务一:工艺流程 二,陶瓷工艺的基本流程: 1,准备材料: (1)陶泥,瓷泥 (2)泥刀,喷壶,木锤,刮板,毛笔等 还有很多工具制作者匠人根据自己习惯喜好自己设计制作的工具。 (3)设备有: 拉坯机,泥板机,窑炉 :堆烧 馒头窑 龙窑 电窑 2,成型工艺: (1)捏塑法: 捏塑成型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 (2)泥条盘筑法: 盘条成型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保持手捏的质感和形态,不以规整细腻见长,粗朴稚拙 浑然天成。 (3)泥板成型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4)拉坯成型法: 又称轮制法,利用轮盘均匀旋转时的惯性将泥料提拉成型。 (5)模具成型法: 分注浆成型,印坯成型以及滚压成型等方式。适合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 3,泥坯的装饰: (1)坯体装饰:剔花,堆贴,划花,镂刻。 (2)施釉装饰:浇釉,喷釉,浸釉,涂釉。 (3)彩绘装饰:釉上彩,釉下彩。 听教师的深入讲解,思考不同的成型方式形成怎样的造型效果,记忆成型工艺流程步骤,为陶艺创作做好成型准备。 陶瓷工艺 实践创作 通过梳理陶瓷工艺丰富多样的成型,装饰,烧成方法,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水平的精湛,体会历代匠人们留下的智慧经验以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之后学生创作实践的素陶创意作品做好认知铺垫和技术参考。 图像识别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学习任务二:工艺实践 三,创意实践活动: 根据说学知识,手工制作一件素陶香薰炉。 1,香薰炉的结构: 主要由炉身,香料托盘,蜡烛台组成。 2,制作流程:(教师示范) 创意设计 压制泥板 制作炉身 制作香薰托盘 这次我的创意灵感来源于自然,树木和树叶是我设计创作的原构思,用树桩设计制作成炉身,叶子设计成香料托盘,整个陶艺作品设计源于自然,进行装饰美化后而高于自然。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视频并做好记录,参考教师提供的实践方法创作一件素陶香薰炉作品。 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素陶的过程,锻炼心,脑,手,眼合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心感受陶瓷工艺的特殊魅力。 美术表现 实践创意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