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第17讲 运动和力(2)(课件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第17讲 运动和力(2)(课件 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6 11: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
第17讲 运动和力(2)
二力平衡(七下教材P110)
1.概念: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________的。
2.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静止
匀速直线
平衡
相等
相反
3.比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相互作用的力
实例
相同 大小 大小相等
方向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点 同一物体上 不同物体
效果 能相互抵消 不能相互抵消
存在性 互相独立 同时变化
1.(2022,邵阳)中国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夺冠。当她站在领奖台上领奖时,下列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她所受的重力和她对领奖台的压力
B.她所受的重力和领奖台对她的支持力
C.她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对她的支持力
D.她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受到的重力
B
牛顿第一定律(七下教材P106)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否受力、受力大小均无关。惯性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
【备考补充】应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时,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应该说物体具有惯性。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维持
改变
物体的质量
2. 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A
运动和力的具体关系(七下教材P107)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依据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的力去推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根据两个力是平衡力推出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________。
(2)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____________作用,反之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发生________。
二力平衡条件
不变
非平衡力
改变
3.(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教材实验原理图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在长木板上分别铺毛巾和棉布,从而改变长木板对小车的________,从而观察不同阻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并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阻力不断变小对小车影响规律,进一步推理得到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阻力
三、实验结果
图甲中小车运动的距离小于图乙中小车运动的距离,图乙中小车运动的距离小于图丙中小车运动的距离。
四、实验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所受的阻力越______,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实验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处于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别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或者看受二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1】 (2022,荆州)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
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
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
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
B
1.(2022,泰州)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弯道过程中他处于平衡
状态
B.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
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惯性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运动、是否受力、做什么运动都没有关系。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例2】 小明想通过一个例子给同学讲解惯性,下列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
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
B.利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C.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
D.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难以立即停下
D
2.(2022,扬州)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 )
A.前行时突然刹车
B.前行时撞上前车
C.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
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D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但并不是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如受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改变。
【例3】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汽车静止,失去了惯性,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汽车不处于平衡状态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
3.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若当实心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D.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例】 (2020,湖州)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的改变量)与物体受力大小的关系,在创新实验室做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个导轨。导轨上的小车用细绳跨过定滑轮(摩擦不计)与重物P相连,小车上固定一个宽为1厘米的挡光片。在导轨上A、B两个位置各固定一个光电门,光电门如图乙所示。光电门内有一束光从N射向M,处装有光传感器,当有物体经过NM之间把光挡住时,传感器能记录光被挡住的时间t,这样就可求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A和vB。两个光电门配合使用还能测出挡光片从A运动到B的时间tAB。
实验步骤:
①保持重物P质量不变,让小车从OA间任意点释放,分别测出挡光片经过A、B两位置的挡光时间tA和tB,以及挡光片从A运动到B的时间tAB,计算出单位时间运动速度的改变量(用a1表示),即a1= 。重复实验,a1近似相等。
②增大重物P的质量且保持不变,让小车从OA间任意点释放,按照①的操作,计算出单位时间运动速度的改变量(用a2表示)。重复实验。a2近似相等,且a2>a1。
(1)在实验①时,某次挡光片经过A位置的挡光时间tA为0.025秒,则挡光片穿过光束的速度vA为__________。
(2)该实验中为什么用重物P来提供拉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m/s
使物体受到的拉力
恒定不变
在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
越大,小车的速度改变的越快
(4)上述结论可以解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______的现象。
A.制动力(阻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停下来
B.质量越大,汽车越难停下来
C.速度越大,汽车越难停下来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