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忌惮(dàn) 行辈(háng) 凫水(fú) 戛然而止(jiá)
B. 脑畔(bàn) 眼眶(kuàng) 喘气(chuǎn) 米酒油馍(mó)
C. 亢奋(kàng) 晦暗(huì) 羁绊(jī) 奇伟磅礴(bó)
D. 斡旋(wò) 静穆(mù) 争讼(sòng) 夜深星阑(lán)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篇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 《回延安》是作者贺敬之在1956年发表的,抒写了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
C.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歌颂阳刚生命的散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生动形象地赞颂了安塞腰鼓的阳刚之美以及打腰鼓之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
D. 《灯笼》是我国当代散文家、教育家吴伯萧的作品,文章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B. 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回响。
C.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D.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二、填空题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5.填空。
(1)贺敬之,当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________》曾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等。
(2)《回延安》第五节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
(3)第二节中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________
③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________
④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________
7.填空题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________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________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________的美好品德。
三、语言表达
8.你校正在开展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请你写出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横批:________
(2)下面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的两幅获奖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
四、名著导读
9.请根据你的名著积累,完成小题。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这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信中的一段话,它摘自名著《________》。
(2)文中的“虐待”指什么?你如何评价傅雷的这段话?
五、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这几段文字重点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请给这幅画起个名称———《 》。
(2)第二段中加点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 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3)选文第二段主要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对文段中“使我的心也沉静,然后又自失起来”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11.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忙 年
于宝月
忙年,是过了小年后乡下人日夜筹划的事儿。
过年了,改善生活是头等大事。猪是自家养的,那可是足足养了一年的大肥猪,绝对绿色饲养,肉质上等。你看,街坊四邻杀猪宰羊无不忙得不亦乐乎。杀猪是乡下人齐心帮忙的事,只要一声招呼,热心的街坊们纷纷来家里帮忙。到了分肉的时候,东家三斤西家五斤,不大一会儿就被大家一一买走。最后,猪头、内脏、排骨、猪蹄是留给自家享用的。当然,上好的里脊肉也得多留些,除夕夜包饺子少不了。
猪头、猪蹄是得年前炖好的。农家的大铁锅一次炖个猪头没有问题。男人们早早就准备了柴火,生起灶火。铁锅里的热气伴着馋人的香气,很快就从屋里弥漫到了街上。路过的人们一闻到这香气,就知道这家人在忙活啥了。
养了一年的大公鸡,这时也到了宰杀的时候。公鸡是过年的贡品。从大年三十开始,家家户户都得在厅堂条桌上摆上贡品,祭奠列祖列宗。其中,就有那只昂头挺立的大公鸡。除了公鸡之外,还有其他的鱼肉鲜果以及花馍。
说到花馍,胶东乡下女人做的大花馍,绝对称得上是珍品。普普通通的白面,愣是做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如盘龙、猪头、面鱼、燕子等,再配上红黑的豆粒做成眼睛,点上五颜六色的颜色,摆在桌上,插在树枝上,活灵活现,琳琅满目,给节日格外地增添了喜气。
你看,腊月里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烟道,一天到晚不停地冒着热气腾腾的烟雾,那都是家庭巧妇正在蒸煮各种主食的信号。
忙年肯定少不了赶大集。乡下的集市,在腊月里最为丰富,各种物品摆满了宽敞的街道和长长的河滩。老家的年集,是逢五和十的日子。天还没亮,四乡八村的人们就已经蜂拥而来,忙活年货的采购。这时候,无论家里条件如何,赶年集是家家都不会忘记的事儿。有钱的,会在年集上大包小包地采购,车拉人扛,一路满载而归。日子拮据些的,也总是量力而行,异常慷慨,以期过年时家里的伙食得到改善。人山人海的集市上,大人和孩子不停地走走瞧瞧、讨价还价,清脆的鞭炮声、爽朗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从小年开始,街头巷口就陆续见到放鞭炮的孩子们。按照乡下习俗,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家家户户都是要放鞭炮的。只不过,小年是中午放,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是晚上放,这是正式的放炮时辰。可孩子们见到了鞭炮,却不管哪些时间该放或不该放,只要开心,玩乐的劲头可以从清早一直延续到深夜。鞭炮是乡下孩子过年的宠物。鞭炮在空中爆响的一声声轰鸣,把冬季里原本寂静的乡村一下子变得热火了起来。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写“忙年”,写了哪些“忙”?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普普通通的白面,愣是做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如盘龙、猪头、面鱼、燕子等,再配上红黑的豆粒做成眼睛,点上五颜六色的颜色,摆在桌上,插在树枝上,活灵活现,琳琅满目,给节日格外地增添了喜气。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写作题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A 3. B
二、填空题
4. 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斗虎一样
5. (1)诗人;剧作家;白毛女;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2)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3)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6. 夸张;拟人;比喻;排比、拟人
7. 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天真烂漫、童趣盎然;活泼、开朗、善良;淳朴、善良、友爱、无私
三、语言表达
8. (1)【示例1】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四季常安(【示例2】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
(2)【示例1】我喜欢第一幅。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
【示例2】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由粽子形成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
四、名著导读
9. (1)傅聪;傅雷家书(2)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
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体现他爱子心切,抱有望子成龙愿望。
五、现代文阅读
10. (1)月夜航船(2)“跑”与“飞”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3)作者描写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4)“我”听到宛转悠扬的声音,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写出了“我”完全陶醉在了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11. (1)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杀年猪、杀鸡、做大花馍、蒸煮主食、赶大集购年货、孩子们放鞭炮等。
(3)这个句子从形状、颜色、情态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胶东乡下女人做的花馍好看、漂亮,表现了乡下女人们的心灵手巧、聪明能干,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赞赏之情。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祥和、富足、热闹生活的欣赏、骄傲、赞美之情,以及对乡村生活及乡亲的怀念之情。
六、写作题
12. 略
(
第
- 1 -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