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及应用
第3课时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价态规律及应用
1.高低规律
(1)内容: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决定该元素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如KMnO4、HNO3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O2等)。
(2)应用: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归中规律
(1)内容: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2)图示表达如下:
(3)应用: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
例1 指出下列归中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H2S+H2SO4(浓)===S↓+SO2↑+2H2O
答案 S是氧化产物,SO2是还原产物
H2S中S元素为-2价,与产物中的单质S的0价接近,浓硫酸中的硫为+6价,与SO2中+4价近。
(2)KClO3+6HCl(浓)===KCl+3Cl2↑+3H2O
答案 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KClO3中的氯元素为+5价,与0价为近价,因而不会转化为KCl中-1价的氯。
3.歧化规律
(1)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歧化反应时,某元素的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
(2)应用:判断反应物和产物中同种元素价态的高低,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
例2 已知氯元素有-1、0、+1、+3、+5、+7等多种常见化合价,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Cl2+KOH―→KX+KY+H2O(未配平)
(2)KX―→KY+KZ(氯元素歧化反应,未配平)。
KX、KY、KZ均是含氯元素的钾盐,Cl元素在①KX、②KY、③KZ中的价态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③①②
练习1
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
A.H+ B.Fe2+ C.Zn D.HCl
√
只有还原性的元素应处于最低价。金属单质0价就是最低价。HCl中虽然Cl元素为-1价,为最低价,但是H为+1价,为最高价,有氧化性。
练习2
预测下列微粒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简单说明预测依据。
S2-、Fe2+、Fe3+、Mg2+、S、I-、H+
(1)Fe3+具有_____性,预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Mg2+、H+只有_____性,预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预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
Fe3+是Fe元素的高价态,反应时可得电子,
化合价降为+2价或0价
氧化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S2-、I-
二者分别是硫元素、碘元素的最低
价态,只能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4)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预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S
Fe2+既可以得电子降为
0价,也可以失电子升高到+3价,S可以得电子降为-2价,也可失电子升高到+4价或+6价
强弱规律及应用
1.强弱规律
(1)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还原剂 + 氧化剂===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例1 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②2Fe2++Br2===2Fe3++2Br-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C.还原性:SO2D.还原性:Cl->Cr3+>Fe2+
√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强弱规律的应用
(1)判断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反应:
以Zn为例,Zn可以与Fe2+、Sn2+、H+、Cu2+等发生置换反应,但不能与Mg2+、Al3+等反应。
(2)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I-。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
例2 PbO2、KMnO4、Cl2、FeCl3、Cu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Cu+2Fe3+===Cu2++2Fe2+
C.2Fe2++Cl2===2Fe3++2Cl-
√
氧化剂氧化性:PbO2>KMnO4>Cl2>FeCl3>Cu2+
↓ ↓ ↓ ↓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Pb2+<Mn2+<Cl-<Fe2+<Cu,
例3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
A.Mg B.Cu C.Ag D.H2
√
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Cu2+>H+>Zn2+>Mg2+,把锌粉加入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3反应置换出Ag,然后与Cu(NO3)2反应置换出Cu,锌粉不能与溶液中的Mg(NO3)2发生反应。
练习1
(2022·吉林一中高一期中)已知还原性:SO2>I->Fe2+,下列离子反应不正确的是
B.I2+2Fe2+===2I-+2Fe3+
D.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Cl2+2I-===2Cl-+I2
√
反应I2+2Fe2+===2I-+2Fe3+中,Fe2+为还原剂,I-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2+>I-,与题给信息相悖,反应不能发生,B错误。
练习2
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
(1)Cl-、Br-、I-、S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S2->I->Br->Cl-
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①知还原性:Br->Cl-,由反应②知还原性:I->Br-,由反应③知还原性:S2->I-,即还原性:S2->I->Br->Cl-。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Cl2>Br2>I2>S
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S。
(3)判断Cl2与Na2S能否反应?____(填“能”或“否”)。
能
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与Na2S能发生反应:Cl2+Na2S===2NaCl+S↓。
(4)判断I2与NaBr能否共存?____(填“能”或“否”)。
能
由(2)知氧化性:Br2>I2,故I2与NaBr不能反应,则I2与NaBr能共存。
1
2
3
自我测试
1.下列微粒: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⑤Cu ⑥H2O2 ⑦Fe2+ ⑧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①④⑤⑦ B.③⑥⑦⑧
C.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⑥
√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时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解答。
4
1
2
3
自我测试
2.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均为还原剂
√
4
Z2的氧化性强于B2
B2的氧化性强于A3+
的氧化性强于Z2
1
2
3
自我测试
3.(2022·河南濮阳一高高一阶段练习)在稀硫酸中几种离子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中氧化剂为Mn3+
B.氧化性:Ce4+>Fe3+>I2>Mn3+
C.反应2的氧化剂为Mn3+,还原产物为Fe3+
D.推测可发生反应:2Mn3++2I-===I2+2Mn2+
√
4
1
2
3
自我测试
反应1中,Mn2+转化为Mn3+,锰元素化合
价升高,Mn2+是还原剂,Mn3+是氧化产
物,A错误;
反应1中Ce4+是氧化剂,Mn3+是氧化产物,反应2中Mn3+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反应3中Fe3+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而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Ce4+>Mn3+>Fe3+>I2,B错误;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反应2的氧化剂为Mn3+,还原产物为Mn2+,C错误;
由选项B可知,氧化性:Ce4+>Mn3+>Fe3+>I2,推测可发生反应:2Mn3++2I-===I2+2Mn2+,D正确。
4
1
2
3
自我测试
4.已知氮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常见的有-3、+2、+3、+4、+5价等。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根据价态规律,判断上述反应是否有可能实现,说明判断的理由。
4
1
2
3
自我测试
答案 ①可能,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2价、+5价,生成物中为+3价,符合归中反应规律。
②不可能,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3价、+2价,生成物中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只升不降。
③可能,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4价,生成物中为+3价、+5价,符合歧化反应规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