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5 23: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宋代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2、清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九:“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凡西湖诗,皆加意出色,变尽方法,然皆在《钱塘集》中。其后帅杭,劳心灾赈,已无复此种杰构,但云:‘不见跳珠十五年’(见《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而已。”
3、清末陈衍《宋诗精华录》:“(‘欲把’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
课前导入
CONTENTS
目 录
诗词拓展
拓展苏轼的诗以及有关西湖的诗
5
诗文赏析
有感情有节奏朗读诗文,通过提问方式学习诗文
4
认识生字
认识记忆生字的拼音和写法
3
了解背景
了解诗文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
走近诗人
了解诗人生平,字号,别称,代表作等
1
有关“四大美女”的成语 p 21
04
有关“四大美女”的诗句 p 20
03
乌台诗案 p 8
02
唐宋八大家 p 7
01
拓展内容
走近诗人
了解诗人生平,字号,别称,代表作等

走近诗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拓展: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拓展: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了解背景
了解诗文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认识生字
认识记忆生字的拼音和写法

认识生字
苏(sū)轼(shì) 潋(liàn)滟(yàn) 亦(yì) 淡妆浓抹(mǒ) 相宜(yí)
诗文赏析
有感情有节奏朗读诗文,通过提问方式学习诗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任务一:朗读诗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饮湖上”是什么意思?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2、从题目可以得知什么信息?
时间:雨后初晴
地点:“湖”什么湖?(西湖)
人物:诗人?
任务二:解读题目
一、字词解释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二、白话解释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三、诗句解读
1、第一句是描写了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晴天的西湖景色
2、第二句是描写什么时候的景色?
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任务三:重点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任务三:重点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这两句表现了西湖什么景,诗人什么情?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一、字词解释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二、白话解释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三、诗句解读
1、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湖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2、诗人为什么只把西湖比作西子,而不是其他没人呢?
猜测原因:一是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这真是个天作之合。
任务三:重点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任务三:重点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诗人为什么称“西施”为“西子”?
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平仄有关系(第三句最后一个字要求仄声字,而“施”是平声字)。
4、大家对两句话有什么理解呢?(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
自由作答
拓展:有关“四大美女”的诗句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清朝曹雪芹《西施》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唐朝张祜《集灵台》其一
太真:杨玉环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唐朝罗隐《西施》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宋朝王安石《明妃二首》其一
明妃:王昭君
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唐代:罗隐
拓展:有关“四大美女”的成语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
落雁讲的是昭君出塞
闭月讲的是貂蝉拜月
羞花讲的是杨玉环醉酒观花
诗人对西湖的特点作了极其准确而又精到的艺术概括,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运用了恰当新颖的比喻,赋予西湖以人的生命和资质,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对西湖进行美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主题
诗词拓展
拓展苏轼的诗以及有关西湖的诗

苏轼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4、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西湖诗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忆西湖》
4.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
1、背诵整首诗,理解诗人情感。
2、选择性背诵有关苏轼和西湖的诗。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