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句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让句子发挥交流作用,起码要“文从字顺”,合乎规范,因此并修改病句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体表现之一,也是考试中长考类型。
本系列微课主要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致病原因,掌握册析和修改肩旬的基本方法。提高“诊斯和施泊”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新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目前学生对病句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面且这种认识还不全面,往往还不能自觉地综合运用,这一系列微课的复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
2、能指出病句类型。
3、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4、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重、难点】寻找病因,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教学方法与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
2、精选典型思创,让学生通过示例能总结出某种做题方法。
3、将本次专题复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响。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故事
你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建下药。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二、病句的修改步骤
第一步:读——读懂句子,明确句意。
第二步:找——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第三步:改——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第四步:查——再读句子,认真检查。
三、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八种类型:
1.成分残缺 2.重复啰嗦
3.词序颠倒 4 .搭配不当
5 . 用字错误 6 .前后矛盾
7 .归类不当 8 .指代不明
四、认识常见的修改符号
①增补符号:增补符号上方像一个横写的大括号,把正确的字或词语写在里面,下方用指向箭头指向需要插入的位置。
②删除符号:把需要删除的字或词圈起来,在它的右方画一个小猪尾巴。
③调换符号:调换符号像一段小长城,表示前后词语位置互换。第2中表明中间的词语不动,左右的词语交换位置。
④替换符号:同样把需要删除的字或词圈起来,在它的上方伸出一对小枝丫,在枝丫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⑤改正符号:把错别字圈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出,也用圆圈出,中间用一条曲线连接。
五、病句小诊所
1.正在仔细的批改作业。
老师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成分残缺)
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那个房间非常宽敞。 (重复啰嗦)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改善。
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搭配不当)
4.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我们要认真找出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词序颠倒)
5.小明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他。
小明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奖他。 (用词不当)
6.今天来了许多少先队员和小学生。
今天来了许多少先队员。 (归类不当)
7.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我估计他今天不回来了。 (前后矛盾)
8.张文和王琴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张文和王琴约定一起在张文家做作业。 (表意不明)
六、掌握修改病句四法宝
增 (成分残缺)
调(词序颠倒)
删(重复啰嗦 前后矛盾 归类不当)
换(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