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4 黄继光
一.试题(共11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战役(yí yì) 屡次(lǘ lǚ) 摧毁(cuī tuī) 胸膛(tāng táng) 冰雹(báo bào)
2.下列词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激烈 占岭 凶猛 枪弹
B.注视 全部 任务 紧屋
C.手雷 消息 炮弹 浓烟
D.匍匐 重任 冰苞 晕倒
3.选词填空。
(1) 的敌人的一个火力点 地射击起来。(凶猛 凶狠)
(2)这场大雨 了好几天了,现在还在 下着,让人无奈至极。(持续 继续)
(3)在这样 的条件下,他们能完成如此 的任务,真是奇迹!(艰巨 艰苦)
4.查字典填空。
“役”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役”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劳力的事;②强迫做事;③指战事。
下面词语中的“役”是哪种解释。填序号。
劳役 奴役 上甘岭战役
5.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6.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从句中的数字和省略号能体会到( )
A.黄继光负伤了,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表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B.黄继光虽然负了伤,但他依旧前进得很快,表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①圈出这句话中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描写黄继光神态的词语有“ ”和“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敌人的 (情感),和请求任务时的态度十分 。
②“注视”这个词语不能换成“看着”,因为 。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这两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黄继光前进得 ,战况 ,从而表现了黄继光 的精神品质。
8.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黄继光喊了一声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2)我是中国人 我应该早日回去 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钱学森坚定地说
9.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腔,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 ,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马玉祥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A.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C.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D.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2)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马玉祥的年龄、籍贯、经历。
B.马玉祥与作者的谈话。
C.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D.写老妈妈的房子、窝棚被敌人炸毁了。
(3)文中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人(节选)
魏巍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维持 支持) 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斗 战役) 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激 感动) 得流下眼泪。在您老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bēi bèi) 进了防空(kōng kòng) 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yí yì) ,我们怎么能忘怀?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或注音,画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开放——
记住——
永久——
众多——
(3)把下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4)仿照下面的例句,改写短文中“洗补衣服”或“照顾伤员”的细节,并用上一组连续的动词。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11.写一个你最欣赏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300。(3)习作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4 黄继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战役(yí yì) yì 屡次(lǘ lǚ) lǚ 摧毁(cuī tuī) cuī 胸膛(tāng táng) táng 冰雹(báo bào) báo
【解答】故答案为:
yì lǚ cuī táng báo
【点评】完成此类题要特别注意声调的不同,需要在学习中多读多练。
2.下列词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激烈 占岭 凶猛 枪弹
B.注视 全部 任务 紧屋
C.手雷 消息 炮弹 浓烟
D.匍匐 重任 冰苞 晕倒
【解答】A.有误,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故“占岭”的“岭”应该是“领”。
B.有误,紧握:指紧紧地拿在手里。故“紧屋”的“屋”应改为“握”。
C.正确。
D.有误,冰雹:是一种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疙瘩,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直径一般为5﹣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形状多数为球形。冰雹也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枝叶、茎干和果实产生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歉收。故“冰苞”的“苞”应改为“雹”。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选词填空。
(1) 凶狠 的敌人的一个火力点 凶猛 地射击起来。(凶猛 凶狠)
(2)这场大雨 持续 了好几天了,现在还在 继续 下着,让人无奈至极。(持续 继续)
(3)在这样 艰苦 的条件下,他们能完成如此 艰巨 的任务,真是奇迹!(艰巨 艰苦)
【解答】(1)凶猛:指凶恶有力;猛烈。凶狠:指凶恶狠毒。结合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凶狠”“凶猛”。
(2)持续:意思是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结合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持续”“继续”。
(3)艰巨:形容困难而繁重。艰苦:指艰难困苦,形容生活、工作等条件差,十分困难。结合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艰苦”“艰巨”。
故答案为:
(1)凶狠 凶猛;
(2)持续 继续;
(3)艰苦 艰巨。
【点评】平时要注重词语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词语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词汇,锻炼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4.查字典填空。
“役”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Y ,再查 yì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彳 ,再查 4画 。“役”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劳力的事;②强迫做事;③指战事。
下面词语中的“役”是哪种解释。填序号。
劳役 ① 奴役 ② 上甘岭战役 ③
【解答】“役”读音是yì,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ì”。“役”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彳”旁,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彳”,再查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笔画数4画。劳役:指强迫的劳动。结合“役”在字典中的解释,在“劳役”中应该是“用劳力的事”,故选①。奴役:指像对待奴隶一样地役使。结合“役”在字典中的解释,在“奴役”中应该是“强迫做事”,故选②。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结合“役”在字典中的解释,在“上甘岭战役”中应该是“指战事”,故选③。
故答案为:
Y yì 彳 4
①②③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5.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解答】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反义词为“从容不迫”。
故选:D。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从句中的数字和省略号能体会到( )
A.黄继光负伤了,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表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B.黄继光虽然负了伤,但他依旧前进得很快,表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解答】这个句子出自课文《黄继光》,“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从句中的数字和省略号能体会到黄继光虽然负了伤,但他依旧前进得很快,表现了他顽强的毅力。
故选:B。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①圈出这句话中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描写黄继光神态的词语有“ 愤怒 ”和“ 坚定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敌人的 痛恨 (情感),和请求任务时的态度十分 坚决 。
②“注视”这个词语不能换成“看着”,因为 “注视”指注意地看着,表现了黄继光十分关注战斗形势变化。 。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这两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黄继光前进得 很艰难 ,战况 十分激烈 ,从而表现了黄继光 坚毅顽强 的精神品质。
【解答】(1)①这句话描写了黄继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动作的词语是“注视”“转”,描写神态的词语是“愤怒”“坚定”。从这些词语中表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痛恨,请求任务时的态度的坚决。
②注视:指注意地看着。表示注意力特别集中,表现了黄继光十分关注战斗形势变化。故不能换成“看着”。
(2)这句话中的“用尽”“顽强”“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表现了受伤了的黄继光前进的很艰难,从而表现了战况十分激烈,从而表现了黄继光的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
(1)①注视 转 愤怒 坚定 痛恨 坚决;
②“注视”指注意地看着,表现了黄继光十分关注战斗形势变化。
(2)很艰难 十分激烈 坚毅顽强。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8.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黄继光喊了一声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2)我是中国人 我应该早日回去 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钱学森坚定地说
【解答】(1)“黄继光喊了一声”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提示内容加引号,“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带有强烈的语气,后面加感叹号,一句话说完后面加句号。即:黄继光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2)“钱学森坚定地说”为提示语在后,后面加句号,提示内容加引号,一句话说完加句号。即:“我是中国人。我应该早日回去,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钱学森坚定地说。
故答案为:
(1)黄继光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2)“我是中国人。我应该早日回去,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钱学森坚定地说。
【点评】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9.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腔,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 B ,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又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马玉祥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因为步兵连的需要,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B 。
A.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C.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D.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2)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 C 。
A.介绍马玉祥的年龄、籍贯、经历。
B.马玉祥与作者的谈话。
C.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D.写老妈妈的房子、窝棚被敌人炸毁了。
(3)文中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流露出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内容可知,炮兵连的战士马玉祥有一天夜里被一阵哭声惊醒了。故选B。
(2)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语段主要描写的是一位名叫马玉祥的志愿军战士,怀着对朝鲜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愤恨,请求从炮兵连调到步兵连同敌人近距离进行战斗的事,表现志愿军战士爱憎分明,不怕牺牲的精神。故选C。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画线的句子是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把“他”比喻成“一株红高粱”,流露出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1)B;
(2)C;
(3)流露出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评】语段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人(节选)
魏巍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维持 支持) 支持 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斗 战役) 战役 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激 感动) 感动 得流下眼泪。在您老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bēi bèi) bēi 进了防空(kōng kòng) kōng 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yí yì) yì ,我们怎么能忘怀?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或注音,画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开放—— 封锁
记住—— 忘怀
永久—— 暂时
众多—— 唯一
(3)把下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仿照下面的例句,改写短文中“洗补衣服”或“照顾伤员”的细节,并用上一组连续的动词。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是您不顾艰辛,挨着饥饿,忍着困倦,冒着危险,把伤员一个又一个送到防空洞。您真是活菩萨啊!
【解答】(1)考查选择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拼音。
“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支持”是支撑;撑住的意思。根据语境在文中应选择“支持”;
“战斗”敌对双方进行武装冲突;作战。“战役”完成战略目标某一阶段中各种作战的总称。根据语境在文中应选择“战役”;
“感激”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感动”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根据语境在文中应选择“感动”;
背:读bēi 时,指人用背驮东西。读bèi时,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在“背进”中应读“bēi”;
空:读kōng时,指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读kòng时,使空,腾出来。在“防空洞”中应读“kōng”;
谊:读yí 时,应有的道理或原则。读yì时,是交情的意思。在“情谊”中应读“yì”。
(2)考查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开放: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允许进入。文中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封锁”;
记住:留在记忆里。文中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忘怀”;
永久:是无休止;永远的意思。文中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暂时”;
众多:是许多的意思。文中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唯一”。
(3)考查句子转换。文中的这句话“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是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变,可这样改:把句中的“怎么能”改为“不能”,把问号改为句号。即改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考查仿写句子。仿照所给例句,用上一组连续的动词。改写短文中“照顾伤员”的细节。如:是您不顾艰辛,挨着饥饿,忍着困倦,冒着危险,把伤员一个又一个送到防空洞。您真是活菩萨啊!
故答案为:
(1)支持 战役 感动 bēi kōng yì;
(2)封锁 忘怀 暂时 唯一;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是您不顾艰辛,挨着饥饿,忍着困倦,冒着危险,把伤员一个又一个送到防空洞。您真是活菩萨啊!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1.写一个你最欣赏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300。(3)习作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
【解答】范文:
我最欣赏的人
我最欣赏的人是我的同学——小杨,他个子不高,一头黑色的头发,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两排雪白的牙齿。
小杨很乐于帮助他人,每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会挺身而出,给对方最大的帮助。
一个寒风呼啸的早晨,一位同学在早读课时突然肚子痛,他双手捂着肚子,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老师看见了,走上前轻声问道:“你怎么啦?不舒服吗?实在不行我打电话让你妈妈带你回家。”那位同学摇了摇头,说:“不用了。”老师说道:“那你趴在桌子上休息吧。”“嗯。”同学有气无力地说。之后那位同学便一直趴在桌子上,第一节课上了一半,那位同学忽然做出欲要呕吐的动作,老师见了,连忙说道:“座位靠近垃圾桶的同学,快把垃圾桶给他。”可是已经晚了,垃圾桶放他面前的前一秒,那位同学就已经吐了,呕吐物落了一地,垃圾桶的边边角角都粘上了呕吐物。其他同学见了,都纷纷戴上口罩,能把座位拉多远就拉多远。小杨却跑到门后拿起拖把,然后迅速跑到那位同学旁,不顾呕吐物的恶臭,用拖把将它清理干净,他又马不停蹄地将拖把带去了班外,应该是去洗拖把了,他回来后又将垃圾桶拿出去洗了。下课时,他还去问那同学是否还难受,要不要回家休息等。同学们见状,脸上都露出了羞愧的神情。
小杨是我最欣赏的人,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应该如他那般,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对方最大的帮助。
【点评】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叙写,表现了小杨乐于助人的品质。文章主题突出,立意向上,语言朴实简约,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