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5 挑山工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曲折(qū q ) 背心(bēi bèi) 压弯(yā yà)
尽管(jìn jǐn) 扁担(dàn dan) 随便(pián biàn)
挑山工(tiāo ti o)
2.补充词语。
例:静(悄)(悄)
黑 亮 沉 光
明 绿 红 白
不解之 心悦 服 意味 长 腾云 雾
大吃一 心花 放 不 不响 坚 不懈
3.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他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40来岁。
(2)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3)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了,都是又矮又粗的。”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句中“它”表面指 ,实际指 。
(2)把句中的加点词语“一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
(1)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
(2)“哦!您,您就是——”
(3)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练习。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广州儿童活动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小学生有5400多位,男女比率接近1:1.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为1小时,但也有27.5%的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足1小时。对比之下,有12.45%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寒暑假这一比例激增到61.4%.国家教育部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建议是每天至少达到1小时,但从现状看来,不达标情况明显,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宅”。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在这则新闻中,作者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宅”,你对“宅”字的理解是 。在这则新闻中,作者还列举了很多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作者想表达的希望是 。
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 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 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起程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怎样的哲理?
(3)“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这幅画中“我”抓住了挑山工的 和 来展现人物形象。
(4)为什么“我”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
9.阅读。
不识字的双手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住我的肩膀时,我就能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的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6岁的时候,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课上答错一道题手掌上就会挨10下打。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图形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待了几个月,我爷爷就令他回家,让他在农场里干成年男子干的活儿。
③若干年后,只受过四年教育的母亲试图教父亲识字。又过了若干年,我用小手握着他的一只大拳头,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开始,父亲倒是甘心忍受着这种磨练,但不久,他就变得烦躁起来。他活动一下指头和手掌,说他已经练够了,要自己一个人到外面散散步。
④终于,一天夜里,他以为没人看见,拿出他儿子小学二年级的课本,准备下功夫学些单词。但是,不一会儿,父亲不得不放弃。他趴在书上痛哭道:“我连毛孩子的课本都读不了!”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前面了。
⑤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的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上司准备提拔他,然而,由于不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他脑子里可以想象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同时,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到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他却什么都不懂,写不出。
⑥造船厂倒闭后,他到一家棉纺织厂上班。他夜里在那儿上班,白天抽出些睡觉的时间来管理自己的农场。棉纺织厂倒闭后,他每天上午到外面找工作,晚上对我母亲说:“要是通过不了考试的人,他们是不会要的。”最后,他在另一家棉纺织厂找到工作。我们搬进城了。父亲总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他那双蓝眼睛褪色了,脸颊上的皮肤有些松弛。但是那双手还是很有劲儿。他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他朗诵报纸。对我的朗读,他感到很自豪。一次,去看我姨妈,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他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开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屋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里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他走出门,默不作声。我进屋看到罐头上面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那上面画的的确很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来买了。
⑦几年后,母亲去世了。我劝父亲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心脏病发作,他不得不经常住院。老格林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来看他,给他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⑧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他那双又大又温暖的手放在我的两个孩子的肩上。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乘飞机到新城市居住。三个星期后,他的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
⑨我只身一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说他很难过。实际上,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刚给父亲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然而,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有找到这药瓶。他觉得如果父亲用了这药,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
⑩在小教堂举行葬礼的前一小时,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父亲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在这儿发现他的。我十分悲痛,蹲下身,看看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手无目的地挖着泥土,碰到一块砖头。我把砖头翻出来,扔到另一边。这时,跳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被扭歪、摔坏,摔进松土里的塑料瓶。
我手里拿着这瓶硝酸甘油片,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父亲拼命想拧开这个药瓶,但拧不开,他在绝望中,企图用砖头砸开这个塑料瓶。我感到极端痛苦,知道父亲至死也没能打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一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尽管我知道这样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支金笔和一本皮革包的袖珍字典。在父亲遗体告别时,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他的手里,这双曾经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双手。
(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说:“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请结合父亲学习识字的经历,说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2)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体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3)不识字给父亲的人生带来了哪些遗憾?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10.挑山 主要讲了挑山 是怎样上山的,而且为什么 们总感觉他们 得很快,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那种不放弃,一直往前 的原因。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5 挑山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曲折(qū q ) qū 背心(bēi bèi) bèi 压弯(yā yà) yā
尽管(jìn jǐn) jǐn 扁担(dàn dan) dan 随便(pián biàn) biàn
挑山工(tiāo ti o) tiāo
【解答】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戏曲。2.(~儿)歌曲。[qū]:弯曲(跟“直”相对)。
背:[bèi]: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bēi]:(人)用脊背驮。
压:[yā]:从上面加力,压弯;[yà]:[~根儿]根本,从来。
尽:[jìn]:所有的。[jǐn]: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管;
担:[dān]:用肩膀挑。 2.承当,负责。[dàn]:挑东西的用具,扁担;
便:[biàn]: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
挑:[tiāo]:1.担。 2.选择。 3.挑剔。 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挑山工;[tiǎo]: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
故答案为:
qū bèi yā jǐn biàn tiāo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2.补充词语。
例:静(悄)(悄)
黑 乎 乎 亮 堂 堂 沉 甸 甸 光 秃 秃
明 晃 晃 绿 油 油 红 彤 彤 白 花 花
不解之 谜 心悦 诚 服 意味 深 长 腾云 驾 雾
大吃一 惊 心花 怒 放 不 声 不响 坚 持 不懈
【解答】例词静悄悄为ABB形式的词语,据此作答,如:亮堂堂;
不解之谜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腾云驾雾 大吃一惊 心花怒放 不声不响 坚持不懈
故答案为:
乎乎 堂堂 甸甸 秃秃 晃晃 油油 彤彤 花花
谜 诚 深 驾 惊 怒 声 持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B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解答】《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这个句子含义深长。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故选B。
故答案应选:B
【点评】如何去找中心句:从题目去找。从总起句去找。从结尾上去找,从反复句上去找。从议论句上去找。从哲理性句上去找。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从过渡句上去找。
4.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他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40来岁。 外貌描写
(2)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神态描写
(3)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了,都是又矮又粗的。” 语言描写
【解答】(1)“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40来岁”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所以本句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2)“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神态的词语。故是神态描写。
(3)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了,都是又矮又粗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所以这句话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
(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语言描写。
【点评】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句中“它”表面指 这幅画 ,实际指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
(2)把句中的加点词语“一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一直”这个词语写出了时间之长,体现了这幅画对“我”的激励作用是一直存在的。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句子“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可知,句中“它”表面指这幅画,实际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句子“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可知,句中“一直”不能去掉,因为“一直”这个词语写出了时间之长,体现了这幅画对“我”的激励作用是一直存在的。
故答案为:
(1)这幅画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2)不能去掉,因为“一直”这个词语写出了时间之长,体现了这幅画对“我”的激励作用是一直存在的。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
(1)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在向上登攀。 A
(2)“哦!您,您就是——” D
(3)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B
【解答】(1)后面解释的是画面内容,所以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故选A。
(2)“您就是”表示说话声音的延长,故选D。
(3)前后意思不连贯,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的转换,故选B。
故答案为:
(1)A;
(2)D;
(3)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练习。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广州儿童活动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小学生有5400多位,男女比率接近1:1.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为1小时,但也有27.5%的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足1小时。对比之下,有12.45%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寒暑假这一比例激增到61.4%.国家教育部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建议是每天至少达到1小时,但从现状看来,不达标情况明显,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宅”。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在这则新闻中,作者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宅”,你对“宅”字的理解是 待在家里 。在这则新闻中,作者还列举了很多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作者想表达的希望是 更多孩子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阅读语段内容可知,这则新闻主要写了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广州儿童活动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及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不达标。据此回答即可。
(2)考查了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结合新闻内容可知,“宅”是待在家里的意思。这些列举的数字表明孩子们参加户外运动太少了,作者想表达的希望是更多孩子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故答案为:
(1)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不达标。
(2)待在家里 更多孩子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 心悦诚服 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 意味深长 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起程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怎样的哲理? 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解释说明 。这幅画中“我”抓住了挑山工的 外貌 和 动作 来展现人物形象。
(4)为什么“我”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 画中的挑山工原型就是课文所描写的挑山工,挑山工的言行举止,以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着作者,所以作者就画了这幅画,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佩服挑山工的这种精神和意志,所以就舍不得换掉。
【解答】(1)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如下: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
(2)考查句子蕴含的道理。《挑山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文中挑山工对“我”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这位山民的几句看似朴素的话却包蕴着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考查写作手法。选文中“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是作者对“画了一幅画”的内容的解释说明。这幅画中“我”抓住了挑山工的外貌和动作来展现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使平凡人物闪烁着不凡的光彩。
(4)考查对选文重点句子的理解。选文中作者说“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画中的挑山工原型就是课文所描写的挑山工,挑山工的言行举止,以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着作者,所以作者就画了这幅画,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佩服挑山工的这种精神和意志,所以就舍不得换掉。
故答案为:
(1)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2)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解释说明 外貌 动作;
(4)画中的挑山工原型就是课文所描写的挑山工,挑山工的言行举止,以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着作者,所以作者就画了这幅画,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佩服挑山工的这种精神和意志,所以就舍不得换掉。
【点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9.阅读。
不识字的双手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住我的肩膀时,我就能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的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6岁的时候,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课上答错一道题手掌上就会挨10下打。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图形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待了几个月,我爷爷就令他回家,让他在农场里干成年男子干的活儿。
③若干年后,只受过四年教育的母亲试图教父亲识字。又过了若干年,我用小手握着他的一只大拳头,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开始,父亲倒是甘心忍受着这种磨练,但不久,他就变得烦躁起来。他活动一下指头和手掌,说他已经练够了,要自己一个人到外面散散步。
④终于,一天夜里,他以为没人看见,拿出他儿子小学二年级的课本,准备下功夫学些单词。但是,不一会儿,父亲不得不放弃。他趴在书上痛哭道:“我连毛孩子的课本都读不了!”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前面了。
⑤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的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上司准备提拔他,然而,由于不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空。他脑子里可以想象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同时,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到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他却什么都不懂,写不出。
⑥造船厂倒闭后,他到一家棉纺织厂上班。他夜里在那儿上班,白天抽出些睡觉的时间来管理自己的农场。棉纺织厂倒闭后,他每天上午到外面找工作,晚上对我母亲说:“要是通过不了考试的人,他们是不会要的。”最后,他在另一家棉纺织厂找到工作。我们搬进城了。父亲总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他那双蓝眼睛褪色了,脸颊上的皮肤有些松弛。但是那双手还是很有劲儿。他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他朗诵报纸。对我的朗读,他感到很自豪。一次,去看我姨妈,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他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开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屋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里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他走出门,默不作声。我进屋看到罐头上面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那上面画的的确很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来买了。
⑦几年后,母亲去世了。我劝父亲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心脏病发作,他不得不经常住院。老格林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来看他,给他治疗。医生给了他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⑧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他那双又大又温暖的手放在我的两个孩子的肩上。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乘飞机到新城市居住。三个星期后,他的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
⑨我只身一人回来参加葬礼。格林医生说他很难过。实际上,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刚给父亲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然而,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有找到这药瓶。他觉得如果父亲用了这药,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
⑩在小教堂举行葬礼的前一小时,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父亲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在这儿发现他的。我十分悲痛,蹲下身,看看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手无目的地挖着泥土,碰到一块砖头。我把砖头翻出来,扔到另一边。这时,跳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被扭歪、摔坏,摔进松土里的塑料瓶。
我手里拿着这瓶硝酸甘油片,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父亲拼命想拧开这个药瓶,但拧不开,他在绝望中,企图用砖头砸开这个塑料瓶。我感到极端痛苦,知道父亲至死也没能打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一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尽管我知道这样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支金笔和一本皮革包的袖珍字典。在父亲遗体告别时,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他的手里,这双曾经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双手。
(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说:“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请结合父亲学习识字的经历,说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①父亲天生不擅长图形和文字的学习,幼年即被迫放弃学业。②在母亲的帮助下曾尝试过重新学习识字,但是失败了。③当面对“毛孩子”的课本也无能为力时,父亲内心受到巨大挫折和打击,决定放弃识字。
(2)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体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体现出父亲因为自己不识字而错把“大白土豆罐头”当成梨买后的沮丧心情。
(3)不识字给父亲的人生带来了哪些遗憾?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①不识字让父亲白白失去了一些好的工作和升迁机会。②不识字让父亲很难适应城里的生活(甚至到超市也会买错东西)。③父亲因为不认识药瓶上的字无法打开药瓶,错失了抢救良机致使他最终失去了生命。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进行概括。题干要求结合父亲学习识字的经历作答,可定位到文章②到④段。由第②段内容品可概括为:父亲天生不擅长图形和文字的学习,幼年即被迫放弃学业。由第③段内容可概括为:在母亲的帮助下曾尝试过重新学习识字,但是失败了。由第④段内容可概括为:当面对“毛孩子”的课本也无能为力时,父亲内心受到巨大挫折和打击,决定放弃识字。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是父亲说的话,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手里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他走出门,默不作声”是对父亲动作的描写,是动作描写。这个句子写出了父亲因为自己不识字而错把“大白土豆罐头”当成梨买后的沮丧心情。
(3)本题考查概括主要事件。题干问的是不识字给父亲的人生带来了哪些遗憾,可定位到⑤到 段。由⑤段和⑥段前部分内容可概括出:不识字让父亲白白失去了一些好的工作和升迁机会。由⑥段句子“我们搬进城了。父亲总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但那上面画的的确很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来买了”可概括出:不识字让父亲很难适应城里的生活,甚至到超市也会买错东西。由⑦到 段内容可概括出:父亲因为不认识药瓶上的字无法打开药瓶,错失了抢救良机致使他最终失去了生命。
故答案为:
(1)①父亲天生不擅长图形和文字的学习,幼年即被迫放弃学业。②在母亲的帮助下曾尝试过重新学习识字,但是失败了。③当面对“毛孩子”的课本也无能为力时,父亲内心受到巨大挫折和打击,决定放弃识字。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体现出父亲因为自己不识字而错把“大白土豆罐头”当成梨买后的沮丧心情。
(3)①不识字让父亲白白失去了一些好的工作和升迁机会。②不识字让父亲很难适应城里的生活,甚至到超市也会买错东西。③父亲因为不认识药瓶上的字无法打开药瓶,错失了抢救良机致使他最终失去了生命。
【点评】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某段落。
10.挑山 主要讲了挑山 是怎样上山的,而且为什么 们总感觉他们 得很快,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那种不放弃,一直往前 的原因。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解答】《挑山 》蕴涵的哲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具体谈自己的感想即可。
故答案为:
一开始我觉得挑 得很慢,但是看到他 次超过作者,我的观点改变了。挑 和游 的不同点是游 总是 停停,东看西看, 挑 不同,他们是一直往前 ,累了就休息一 会 。挑 的路程 游 的路程多一倍,因为挑 是按折尺形路线 的。 途中挑 要踩扎实才能 。 挑 的 个 都不 ,是因为重物给压弯了腰。
读了这篇 章,我感受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这幅画不仅作者需要它,我也需要它!
【点评】挑山 就是把一些生活用品或是商品,食品等从山下考人力挑着担子运到山上去的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