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
A.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C.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是非之心指的是义之端。
D.《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表述为“盈科而后进”。
4.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紧扣“壮词”来写,上阕写军旅生活,下阕写战斗场面,可谓壮怀激烈。
B.上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词人醉后灯下“看剑”是实写,“梦回”军营及“沙场点兵”的场景都是虚写。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典故,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巧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词人想象着自己骑着的卢马驰骋疆场的矫健雄婆,表达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愿望。
5.关于课文《词四首》,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四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的作品。
B.《渔家傲》和《破阵子》都是写秋天发生的事情。
C.四首词都是词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D.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妾之奉(侍奉) 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B.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岂直五百里哉(只是)
C.虽千里不敢易也(交换)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D.礼愈至(周到) 缀公卿之后(点缀)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崔氏二小生
C.是亦不可以已乎 转转不已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8.字音字形。
燕然
人不mèi
右擎苍
貂裘
千骑
huī 下
下炙
的卢
霹雳
秋容如拭
末路
磨折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亦我所恶: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
(4)万钟:
(5)何加:
10.一词多义辨析。
(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怒
秦王怫然怒
怀怒未发
(3)徒
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4)夫
此庸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11.名著阅读。
【甲】少刻,船靠了码头。严贡生叫来富着速叫两乘轿子来,摆齐执事,将二相公同新娘先送了家里去。又叫些码头人工把箱笼都搬上了岸,把自己的行李也搬上了岸。船家、水手都来讨喜钱,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问四斗子道:“我的药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药?”严贡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药?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
(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乙】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丙】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选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请简要概括甲乙选文一共涉及严贡生的哪几件事。
(2)赏析画横线句子。
(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严贡生的人物性格特点。
(4)结合丙文说说作者借严贡生这个形象讽刺了什么。
四.综合读写(共2小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 )烟 寻衅( ) 折服(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 ;“荏”的意思是 。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13.综合运用。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2)【演讲东行】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五.默写(共1小题)
14.按原文填空。
(1) ,衡阳雁去无留意。
(2) ,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猜》中,抒发主人公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词句是: , 。
(5) ,秋容如拭!
(6)马作的卢飞快, 。
六.翻译(共1小题)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七.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八.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7.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
《春望》杜甫
《次北固山下》王湾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品诗句】
(2)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18.课外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①?’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②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③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注】①坐:因……犯罪。②曷:何,为什么。③熙:同“嬉”,戏弄。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晏子将使楚
B.吏二缚一人诣王/诣太守
C.婴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D.水土异也/父异焉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3)楚王为何称“晏子”为“圣人”?
九.作文(共1小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周而复始的生活节奏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会使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感到孤寂和落寞,让我们备尝无聊和烦躁,我们会为时光的悄然流逝而感到无助与无奈。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青春的内涵里融进一些类似“责任”等正能量的元素,或沉浸于茫茫书海,或热衷于对集体、对他人无私奉献,或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真实地度过青春的每一分钟时,那么蓦然之间,我们会发现在天蓝风轻的春光中,一切都是灿若桃花的,你就会觉得青春的生命在静静延伸,甚至会感觉到一种超然的力量在心底迸发!
请以“在心底迸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
A.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答】A.没有使用典故。
B.引用了孙权的典故。据《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载: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C.引用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典故。《世说新语 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后世诗词中多以“八百里”指牛。
D.引用了刘备与其的卢马的典故。《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故选:A。
【点评】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会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判断诗句是否用典,首先需要我们理解诗句,其次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古诗文中的常用典故。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解答】A.正确。
B.有误,普通人和圣贤都有义,只不过圣贤没有丧失罢了。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C.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是非之心指的是义之端。
D.《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表述为“盈科而后进”。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其中是非之心指的是智之端。
故选:C。
【点评】作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4.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紧扣“壮词”来写,上阕写军旅生活,下阕写战斗场面,可谓壮怀激烈。
B.上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词人醉后灯下“看剑”是实写,“梦回”军营及“沙场点兵”的场景都是虚写。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典故,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巧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词人想象着自己骑着的卢马驰骋疆场的矫健雄婆,表达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愿望。
【解答】本题考查诗词的赏析。
ABC.正确。
D.有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意思是:马就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弦一拉,弓箭如同霹雳一样,根据“如”这一个字来确定修辞手法为“比喻”,“霹雳、飞快、惊”等词语形象生动地说明马术弓术高超。英雄们骑着快马,拉着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故选:D。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5.关于课文《词四首》,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四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的作品。
B.《渔家傲》和《破阵子》都是写秋天发生的事情。
C.四首词都是词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D.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有误,以“豪放”来形容词人的风格是从苏轼开始,秋瑾也不能称为“豪放派”。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妾之奉(侍奉) 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B.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岂直五百里哉(只是)
C.虽千里不敢易也(交换)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D.礼愈至(周到) 缀公卿之后(点缀)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缀公卿之后”意思是“追随在公卿们身后”。缀:跟随,追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崔氏二小生
C.是亦不可以已乎 转转不已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解答】A.舍:舍弃/房屋;
B.生:活着/学生或求学的人;
C.已:停止/停止;
D.于:对于/在。
故选:C。
【点评】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8.字音字形。
燕然 yān
人不mèi 寐
右擎苍 qíng
貂裘 diāo qiú
千骑 jì
huī 麾 下
下炙 zhì
的卢 dì
霹雳 pīlì
秋容如拭 shì
末路 mò
磨折 zhé
【解答】答案:
yān 寐 qíng diāo qiú jì 麾 zhì dì pī lì shì mò zhé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亦我所恶: 厌恶
(2)故患有所不辟也: 躲避
(3)如使: 如果
(4)万钟: 指丰富的粮食
(5)何加: 有什么好处呢
【解答】(1)句意:死亡也是我所我厌恶恶的。恶:厌恶。
(2)句意: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躲避。
(3)如使:如果。
(4)万钟:指丰富的粮食。
(5)何加:有什么好处呢。
答案:
(1)厌恶
(2)躲避
(3)如果
(4)指丰富的粮食
(5)有什么好处呢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10.一词多义辨析。
(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
(2)怒
秦王怫然怒 生气
怀怒未发 怒气
(3)徒
免冠徒跣 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
(4)夫
此庸夫之怒也 ……的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发语词,不译
【解答】(1)句意: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使:派;
句意: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使:出使。
(2)句意:秦王勃然大怒。怒:生气;
句意: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怒:怒气。
(3)句意:摘掉帽子,光着脚。徒:光着;
句意: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徒:只是。
(4)句意: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夫:……的人;
句意: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夫:发语词,不译。
答案:
(1)派;出使。
(2)生气;怒气。
(3)光着;只是。
(4)……的人;发语词,不译。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11.名著阅读。
【甲】少刻,船靠了码头。严贡生叫来富着速叫两乘轿子来,摆齐执事,将二相公同新娘先送了家里去。又叫些码头人工把箱笼都搬上了岸,把自己的行李也搬上了岸。船家、水手都来讨喜钱,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问四斗子道:“我的药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药?”严贡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药?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
(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乙】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丙】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选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请简要概括甲乙选文一共涉及严贡生的哪几件事。
(2)赏析画横线句子。
(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严贡生的人物性格特点。
(4)结合丙文说说作者借严贡生这个形象讽刺了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联系原著内容和选段情节概括即可。根据“‘我的药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药?’严贡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药?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分析得出:严贡生诱导船家偷吃云片糕讹诈船费;联系原著内容和“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分析得出:霸占王小二家的猪(扣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讨猪时,还打断人家的腿),讹诈黄梦统借银利息(乡民黄梦统到县上来交钱粮,一时不凑手,计划向严贡生借二十两银子,约定每月三分利息。借据写好送到严府,还没拿到银子,一个亲戚说自己手里有点闲钱可以借给黄梦统,不要再到严贡生那里借了。半年后黄梦统想起此事,到严府取回借据,严贡生向黄梦统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理由是,尽管黄没拿到现钱,但自己始终将二十两银子给黄留着,误了大半年的利钱。黄梦统自知有错,情愿摆桌酒席请罪,取回借约。严贡生不肯,硬把黄梦统骑的驴子扣下抵付。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词语“转身”“看”分析,采用了动作描写,根据“眼张失落的”分析,采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寻找物品时仔细认真的样子。结合下文找药讹诈船费分析,刻画严贡生为达到讹诈船家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的演技,突出了他的狡诈无耻。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船家、水手都来讨喜钱,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得出:狡诈无耻、贪财忘义;根据“‘我的药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药?’严贡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药?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分析得出:巧取豪夺。
(4)本题考查对名著主旨的理解。严贡生这个反面典型,在乡绅地主集团里,地位并不高,而他的行为和品质,却集中了剥削阶级的一切特性,在他的那个集团里是很有代表性的。通过严贡生这个人物,可以进一步认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些文人在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中丑恶和可笑的形象。“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大意是:《儒林外史》是通过批判了和这个制度有联系的严贡生一类的人物,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借严贡生巧取豪夺、道德败坏、横行乡里讽刺那些“假名士”欺世盗名的卑劣行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答案:
(1)严贡生诱导船家偷吃云片糕讹诈船费,霸占王小二家的猪,讹诈黄梦统借银利息。
(2)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描写出他寻找物品时仔细认真的样子,刻画严贡生为达到讹诈船家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的演技,突出了他的狡诈无耻。
(3)严贡生狡诈无耻、贪财忘义、巧取豪夺的性格特点。
(4)借严贡生依靠溜须拍马、投机钻营骗得一个“贡生”身份进入“士”阶层,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借严贡生巧取豪夺、道德败坏、横行乡里讽刺那些“假名士”欺世盗名的卑劣行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综合读写(共2小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 硝 )烟 寻衅( xìn ) 折服( zh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威摄 ”,正确写法是“ 威慑 ”。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 神情、神色 ;“荏”的意思是 软弱 。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解答】答案:
(1)硝 xìn zhé
(2)威摄
(3)神情、神色;软弱。
(4)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13.综合运用。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演讲东行】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①⑤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解答】(1)此题考查拟写标题,解答此题,可结合已有标题,从活动主旨角度思考作答,如本文要突显“青春”这一主题。
(2)此题考查结合主题选材题,解答此题,首先弄懂主题然后结合具体要求选材,基本材料是①交友方面,知音难觅;②③④⑤⑥比喻读书刻苦;⑤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答案:
(1)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具体语境的理解作答第一题,结合课内外积累解答第二题。
五.默写(共1小题)
14.按原文填空。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2)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猜》中,抒发主人公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5)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6)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
【解答】答案:
(1)塞下秋来风景异
(2)人不寐(注意“寐”写法)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为篱下、黄花开遍
(6)弓如霹雳弦惊(注意“霹雳”写法)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六.翻译(共1小题)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解答】(1)句中重点词有:虽:即使;易:交换;直仅仅。句意为:即使用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为的是仅有的五百里呢!
(2)句中重点词有:以:把;错意:打主意。句意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句中重点词有: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为: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4)句中重点词语有:怀:内心;发:发作;休祲:征兆。句意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5)句中重点词有:“仓”通“苍”。句意为: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答案:
(1)即使用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为的是仅有的五百里呢!
(2)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4)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5)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的能力,我们首先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翻译通顺即可。
七.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 闭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关键词的赏析。根据“长烟落日孤城闭”可知边塞战事吃紧,从“将军白发征夫泪”看出思乡的情感。
(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画面: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作用:起到了烘托气氛,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的特点。
答案:
(1)闭 泪
(2)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八.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7.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思亲集 》。
《春望》杜甫
《次北固山下》王湾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品诗句】
(2)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C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解答】(1)四首诗词皆为怀念故乡、亲人类,故可取名为《思乡集》《怀亲集》等。
(2)《渔家傲》的主题为: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的是边塞战事给战士带来的痛苦,词句营造了一种辽阔荒僻、萧瑟悲凉的氛围,而非此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答案:
(1)《思亲集》或《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2)C 解析 C项,词句营造了一种辽阔荒僻、萧瑟悲凉的氛围。
【点评】本道题启示我们,要注重课文重点诗词的归类整理。
18.课外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①?’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②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③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注】①坐:因……犯罪。②曷:何,为什么。③熙:同“嬉”,戏弄。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晏子将使楚
B.吏二缚一人诣王/诣太守
C.婴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D.水土异也/父异焉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3)楚王为何称“晏子”为“圣人”?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不同,使:派,让/出使;
B.相同,诣:两个都是“拜访”的意思;
C.不同,闻:动词,听说/名词,名声;
D.不同,不同/感到惊异。
故选:B。
(2)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长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可据此断句为: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文本可知,楚王本想羞辱晏子及齐国,却巧妙地用类比的方式化解,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反应敏捷,聪明机智,赢得了楚王的敬重。所以夸赞他“圣人非所与熙也”。
答案:
(1)B
(2)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3)因为晏子热爱国家,不畏强权,维护国家尊严;因为他聪明机智,通过巧用类比化解了楚王的羞辱;在回答问题时,晏子不卑不亢又义正词严,体现了优秀外交家的风范;晏子学识渊博,反应敏捷,沉着冷静。
【点评】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必须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九.作文(共1小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周而复始的生活节奏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会使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感到孤寂和落寞,让我们备尝无聊和烦躁,我们会为时光的悄然流逝而感到无助与无奈。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青春的内涵里融进一些类似“责任”等正能量的元素,或沉浸于茫茫书海,或热衷于对集体、对他人无私奉献,或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真实地度过青春的每一分钟时,那么蓦然之间,我们会发现在天蓝风轻的春光中,一切都是灿若桃花的,你就会觉得青春的生命在静静延伸,甚至会感觉到一种超然的力量在心底迸发!
请以“在心底迸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解答】
在心底迸发
青春的力量在心底迸发,支撑我们跳欢快的舞步,在校园内开始踏出完美的音符。
——题记
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往往人声鼎沸。同学们都舒展开自己的身躯,尽情地享受运动的欢乐。尤其是运动会之前,这操场上更是充满着激情。
运动员们在跑道上坚持了一圈又一圈,大汗淋漓的他们仍然不肯屈服于这漫长的跑道。他们要战胜自己。
终于,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他们心中的小兔子又开始怦怦地跳,但是他们还是甩开了自己那有力的臂膀,跨出面前的每一步。全身的肌肉都在收缩,力量全部凝聚在了腿上,热血沸腾起来了!是的,他们心里在想:“我要绽放!我要成功!我一定可以!”
青春的力量在凝聚,它通过脚步体现出来了,在跑道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虽然已不再清晰,但是却把力量留下来了,留在了这个校园。
不仅仅运动员为青春喝彩过,每个同学都付出过,让青春绽放于这个校园。
去年的歌咏比赛,每个班的同学都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他们精心准备了服装,有秩序地走上舞台。当音乐响起,校园中就到处充斥着他们那激情昂扬的歌声了,他们唱出了激情,唱出了梦想,他们为梦想而努力的声音就飘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青春的力量在心底迸发,给与我们无限的激情,正如每当我走过教室窗前,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埋头苦思的身影。还有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姿,在奋勇地拼搏!
青春正如一团烈火,燃烧于心底,经过涅槃般的磨砺开始释放出无限的光芒。我们的校园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显得朝气蓬勃,幸福快乐吗?
青春,正像鲜红的玫瑰般绽放!
青春,正像熊熊的烈火般燃烧!
青春的力量在心底迸发,让我们在校园内继续洋溢着幸福与快乐吧!
【点评】本文以题记开头,点明主旨。文章记叙了两件事,一是赛跑,二是歌咏比赛,突出了“青春的力量”就是坚持,不屈服;就是凝聚,有激情。文章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突出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