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题)
1.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三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形成四季更替的原因 B.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主要是色球层
C.地球的结构从内到外为地壳、地幔、地核 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
2.某一天,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形 D.“”形
3.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当晚,某校师生共聚“云端”,一起观看返回直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请问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当晚的月相为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6.去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7.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自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人类第一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B.自身能发光,表面存在液态水
C.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便能看到月食
8.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9.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如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 B.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光球、黑子
11.2020年的中秋和国庆是同一天,花好月圆,举国欢庆,关于中秋这一天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朔月即满月,在月中,大概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
B.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成一条直线,月球居中间
C.在地球上某些地区可以观测到月食现象
D.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由于月球绕地运动引起
12.202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五),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贺,意义非凡, 人月团圆品中秋,举国欢庆迎华诞。关于这一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地球运行在图中乙和丙之间 D.宁波这天昼长夜短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7题)
13.2021 年5 月 15石,我国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经过减速、悬停和缓冲,成功着陆火星表面。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火星上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2)天同一号在减速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该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
14.“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还流传了好些谚语指导着我们的农业生产。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回答下列问题:
(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 ;
(2)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
A.地球自转 B.月球绕地公转
C.地球绕日公转 D.太阳活动强弱
15.2022年3月下旬至4月初,太阳升起之前观察东南地平线,发现金星、火星和土星彼此靠近,这一现象也被科学家们称为金火土星三重奏。
(1)金星、火星和土星同属于___________星;
(2)使金星、火星和土星彼此靠近的是___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 。
16.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将发生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届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
(1)这一天金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2)这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___________位置(填字母)。
17.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
(1)在太空舱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2)天地互动环节,同学们问 “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吗”?翟志刚老师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_______。
18.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5月26日当晚月相为___________。
(2)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
(3)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___________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杭州处于四季中的___________季。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到C运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2)我国一批科考队员准备前往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应选择___________位置最合适(选填字母),因为此时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6题)
20.2021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九),公祭大禹活动在会稽山大禹陵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游客会聚于此,共同缅怀大禹治水功绩。
(1)当天地球大约处在图甲上的________位置(填字母), 当晚月球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 位置(填数字编号);
序号 语句 科学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天狗食月 _____
2 立竿见影 _____
(2)大禹率领民众开凿河渠,将洪水疏导入海,这是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
21.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22.在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的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也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g取10N/kg)
(1)在太阳系中,火星是最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之一,其位于地球和______两行星之间;
(2)已有证据表明火星上一些陨坑的神秘暗纹与液态水体有关,这个证据增加了火星上存在______的可能性;
(3)登陆火星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祝融号火星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求测试时火星车行驶的速度______;
(4)祝融号火星车高度有1.85米,质量达到了240kg,车轮与火星表面接触总面积约为1.6×10﹣2m2,火星上物体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求火星车对火星地面的压强______。
23.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在椭圆轨道II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II的B点________受到平衡力作用。(选填“有”或“没有”)
24.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B图是在___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金华的楼间距应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在金华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
A. B. C. D.
25.如图所示,甲图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示意图。乙图是地球自转的投影示意图。
(1)地球从C点运动到D的过程中,绍兴上虞区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选填“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或“昼夜始终等长”);
(2)6月14日是每年中考的第一天,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甲中的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3)图乙是以地球____________极(选填“南”或“北”)为中心的投影图。再过6h以后,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D
6.C
7.C
8.C
9.B
10.A
11.C
12.B
13. 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 温度 C
15. 行 公转 自东向西
16. 昼短夜长 C
17. 匀速直线运动 上弦月
18. 满月 直线传播 AB
19. 夏 由北向南移动(或向南移动) C 极昼
20. B ② 地表径流
21. 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
22. 木星 生物 0.05m/s 5×104Pa
23. A 没有
24. 夏季 冬至 大于 A
25. 昼变短夜变长 B 北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