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1寒假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1寒假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15 21: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暑假期间,家在太原的小明在父母的陪同下计划驾车去出平遥古城参观。出发前,利用手机导航时,软件推荐的路线及特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的“1小时25分”是指时刻
B.“距离短”中的“105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C.从太原到平遥古城有多条线路,走不同路线的路程和位移都不同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足球运动员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经过电线杆所用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
C.研究运动员参加200m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整套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3.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枝上掉落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
4.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下列过程中可以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飞船入轨前的运行轨迹 B.研究飞船对接前的姿态调整
C.研究太阳能帆板的展开过程 D.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过程
5.图为高空特技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保持图示的队形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其中一运动员和他对面运动员互为参照物,则他自己和对面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分别是( )
A.静止的和运动的 B.运动的和静止的
C.都是运动的 D.都是静止的
6.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最快速度达到150亩/小时,可持续工作8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整无人机在空中的姿态时可以将无人机看成质点
B.确定无人机的位置时需要建立一维坐标系
C.观察无人机飞行速度时可以选取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为参考系
D.“8小时”指的是时间
7.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并使之与空间站完成对接。对接后,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中“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进入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航天员可以看作质点
C.航天员乘天和核心舱绕地球恰好飞行一圈,通过的位移大小为零
D.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瞬间,航天员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8.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可知,a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加速度为零,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9.如图所示是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汽车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速度的变化量为,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其a与方向相同
B.乙图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其a与方向相反
C.汽车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汽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10.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甲的加速度,乙的加速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甲一定做匀加速运动,乙一定做匀减速运动
C.甲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D.相同时间内甲的速度变化量大小小于乙的速度变化量大小
11.如图,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轮外边缘半径为,气门芯距轮心的距离为,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不打滑,初始时刻气门芯在最高点,不考虑车轮的形变。气门芯从初始时刻到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位移的大小为( )
A. B.
C. D.
12.关于运动会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00开始,此处9:00指的是时间间隔
C.运动员跑完比赛,指的是位移
D.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
13.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进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地球表面不同步),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据以上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的姿态时,天和核心舱可视为质点
B.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飞行时的速度,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
C.天和核心舱绕地球飞行时,速度是不变的
D.航天员在核心舱休息时,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4.一旅客坐高铁从北京西到广州南的G77次列车上午8:00点发车,约经过8小时于当日下午16:00点到达,该次旅程约2200km。已知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1980km,某次该旅客发现车厢内的显示屏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为275km/h,显示牌上的“301km/h”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研究G77次列车在通过长江大桥所用时间时可把列车看做质点
C.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为275km/h,显示牌上的“301km/h”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上午8:00点是时间,约经过8小时是时刻
15.某段铁路是由长度为L的一根一根铁轨辅设成的,如图所示,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运动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差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但是不能消除
C.测量长度时要估读,这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就是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二、解答题
17.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甲,请判断汽车在段的运动情况;
(2)求汽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和内的平均速率;
(3)通过计算判断汽车在末的位置坐标并用在乙图中标出。
18.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主角是杰瑞(老鼠)和汤姆(猫),两个小精灵的嬉戏打闹场面常使人捧腹。如图是边长为L(数值较大)的立方体盒子,在运动速率v一定时杰瑞想用最短的时间从盒子的一个顶点a沿盒子表面爬到另一个顶点b。假设你是杰瑞,你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次爬行,求:
(1)这次爬行中杰瑞的位移大小;
(2)这次爬行中杰瑞所用的时间;
(3)这次爬行中杰瑞的平均速度大小。
19.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12m/s,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求:
(1)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6m/s,方向不变,求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
(2)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6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
20.某学校门口平直公路上设有图甲所示减速带,一摩托车经过校门口前因有减速带,司机控制摩托车的加速度a,a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时车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摩托车到达减速带处。求:
(1)摩托车在0~22m位移内所用的时间及其末速度大小;
(2)摩托车经过减速带处时的速度大小。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3页,共5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详解】A.图中显示的“1小时25分”是一段时间,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
B.“距离短”中的“105公里”是实际通过的路径长度,指路程,故B错误;
C.从太原到平遥古城有多条线路,走不同路线的路程不同,但起点和终点相同,位移相同,故C错误;
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研究足球运动员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足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
B.研究火车经过电线杆所用的时间,火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运动员参加200m比赛时的平均速度,运动员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
D.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整套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不一定是相同的,选项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苹果从树枝上掉落,小船在水面上滑行,月亮绕地球的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生产技术革新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4.A
【详解】A.研究飞船入轨前的运行轨迹时,神舟十五号飞船的大小相对于运动的轨迹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
B.研究飞船对接前的姿态调整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否则没有所谓的“姿态”,不能可以视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太阳能帆板的展开过程,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可以视为质点,故C错误;
D.研究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过程,需要考虑飞船大小、形状,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高空特技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一个运动员以地面为参照物,这个运动员与地面越来越近,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他是运动的,如果以对面的运动员为参照物,他与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上的变化,则他是静止的。
故选D。
6.D
【详解】A.无人机要喷洒农药,因此调整无人机在空中的姿态时,无人机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可以将无人机看成质点,A错误;
B.无人机飞行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空间,因此确定无人机的位置时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B错误;
C.观察无人机飞行速度时,若选取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为参考系,则无人机相对摄像机是静止的,其相对速度是零,因此不能研究无人机飞行速度,C错误;
D.“8小时”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材料中“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指的是某一瞬间,即为时刻,故A错误;
B.进入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则不能将其看成质点,故B错误;
C.航天员乘天和核心舱绕地球恰好飞行一圈,即回到起点,由位移的定义可知,通过的位移大小为零,故C正确;
D.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瞬间,速度为零,由于接下来要做加速运动,则其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加速度是比值定义式,不是决定式,因此加速度不是由速度变化量和时间变化量决定的,A错误;
B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大小无关,因此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B错误,D正确;
C.物体加速度是零,则物体的速度不一定是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零,速度不是零,C错误。
故选D。
9.A
【详解】A.甲图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其a与方向相同,A正确;
B.乙图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其a与方向相同,B错误;
C.汽车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汽车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C错误;
D.汽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但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由题意可知,只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可它们的速度方向不确定,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不能确定,因此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错误;
B.因甲、乙的速度方向不能确定,因此甲、乙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能确定,B错误;
C.加速度的正、负号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因此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C错误;
D.加速度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多少的物理量,因此相同时间内甲的速度变化量大小小于乙的速度变化量大小,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
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为
故选D。
12.D
【详解】A.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肢体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00开始,此处9:0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路程,故C错误;
D.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研究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的姿态时,天和核心舱大小形状不可忽略,不可视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天和核心舱绕地球飞行时的速度,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故B正确;
C.天和核心舱绕地球飞行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故C错误;
D.航天员在核心舱休息时,与地球表面不同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AC.根据题意可得,乘坐G77从北京西到广州南所用时间
t=16:00-8:00=8h
运行里程
s=2200km
因此平均速率为
显示牌上的“301km/h”是某一时刻的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A正确,C错误;
B.由于车身的长度对过河的时间有影响,因此不能将列车看成质点,B错误;
D.上午8:00点是时刻,约经过8小时是时间间隔,D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火车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
火车速度
故选C。
16.D
【分析】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异称为误差;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偶然误差是由于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每一次测量值的无规则变化。在确定的测量条件下,减小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增加测量次数。系统误差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是由实验原理和器材产生的误差。
【详解】A.从来源上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A正确;
B.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减小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但是不能消除,B正确;
C.测量长度时要估读,这可以减小误差,C正确;
D.误差不同于错误,是无法绝对避免的,D错误。
故选D。
17.(1)段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段静止、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2)方向与初速方向相同,;(3)
【详解】(1)根据图像分析知,汽车初速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在段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段静止、段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甲可知,前内汽车的位移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方向与初速方向相同,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
(3)根据图像,末汽车在处, 汽车以速度
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故汽车在末的位置坐标为
如下图所示
18.(1);(2);(3)
【详解】(1)位移的大小是指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大小,这次爬行中杰瑞的位移大小是从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的大小,即为
(2)因为杰瑞的运动速率一定,用最短时间从a点爬到b点,说明杰瑞的运动路程最短,将立方体展开,如图所示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线段AB为最短路程,由勾股定理得
这次爬行中杰瑞所用的时间
(3)这次爬行中杰瑞的平均速度大小
19.(1) 60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2) 180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详解】(1)令弹丸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v1=12m/s,末速度v2=6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令足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v1=12m/s,末速度v3=-6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0.(1),;(2)
【详解】(1)摩托车在0~22m位移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其中
解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2)对摩托车在22m~62m位移内的运动,有
上式中
解得
答案第10页,共6页
答案第1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