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核心素养教案(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猫》核心素养教案(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12:16:33

文档简介

《猫》核心素养教案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发现,作者讲述故事,重点聚焦了“我”与第三只猫的矛盾冲突关系。那么,围绕第三只猫,作者还写到了哪些关系?
明确:众人与猫的关系,妻子与张妈的关系,猫与猫的关系等。
二、梳理人物关系,理解作品主题
1.审视众人和第三只猫的关系。为什么行文多处强调“大家都"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
示例:
例句:①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②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分析:活泼美丽者受偏爱,平凡渺小者被忽视乃至被淡忘,集体盲从给弱者带来伤害……这些现象并非个案或特例,而是很普遍地存在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设计意图
进一步理解作品主旨。将主要人物的“点”和人物群像的“面”相结合;将猫个体悲剧的“点”和弱者群像的“面”相结合。发现故事背后投射的是社会,是时代。
2.审视妻子和张妈的关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妻子和张妈的冲突呢?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明确:张妈和妻子是主雇关系,身份地位有高低;面对妻子的责怪,张妈也是“默默无言”“不能辩护”,就像不能说话辩护的猫。猫与人的形象巧妙地形成了勾连,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3.审视猫与猫之间的关系。三只小猫、三段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三只猫、三段故事构成了对比关系,并且有着因果关联。
对比关系:从三只猫的来历、个性看,构成对比关系,第一只猫是“要”来的,活泼可爱;第二只猫是怂恿去“拿”来的,更加活泼;第三只猫则是张妈“拾”来的,样貌性格都不讨喜。前两者是殷勤索取、惹人怜爱的宠物,后者则是施舍怜悯却又终被嫌弃的对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果关联:三个故事的先后,也构成了一定的因果关联。前两只猫活泼可爱,惹人怜爱,第三只猫相形见绌,显得丑陋、懒惰、不讨喜,使得人的偏私偏见最大化,为众人的臆断和其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当然,第三只猫“拾来”的背后也有留白,文中说“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好像”一词似乎暗示着,在流浪的日子里,它也许早已遍尝冷暖悲戚,这为第三只猫性格和行为的特点做了铺垫,这潜藏的因果关联也让人唏嘘不已,平添许多深思。
4.故事结尾,作者为什么要安排黑猫的出现?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预设:黑猫闪现是作者的匠心安排,使得情节陡然急转,交代了凶手,洗刷了第三只猫的罪名,也为“我”后面的反思和忏悔做了铺垫。黑猫的黑色鲜明区别于前面几只猫儿的色泽,让人本能地联想到了凶残和邪恶。
三、代入角色,反思故事
阅读一篇作品,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但我们并不是旁观者,我们也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如果让你代不能申诉的第三只猫说话,你会选择和谁对话?你会说些什么?
预设1:对“我”和妻说:你们并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忧郁,你们曾经那么喜欢猫,为什么就不能给我投来一丝怜爱的目光呢?我跳到桌上凝望鸟笼,是因为我羡慕这对黄色的芙蓉鸟啊,它们那么美丽,那么可爱,你们给予了它们那么多的关爱。
预设2:对张妈说:冬日里,菩萨心肠的你把我从霜雪里轻轻抱起,我还清楚地记得你粗糙掌心的温热;你我都是寄居在主人家里,你是每天走近我,给我端来饭的那个人。周遭寒凉,你的恩情,让我感到弥足珍贵!
预设3:对第一只猫、第二只猫说:我也在反思我自己,虽然我长得不好看,但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你们那样活泼一点?至少不要总是忧郁。我也可以像你们那样玩游,和三妹逗乐,我也要学点特长和本领,比如捉老鼠……说不定还能减肥呢。有时候,“爱”不是靠蜷伏着去乞求,而是用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值得被爱。
设计意图
读文章要善于读出自己,读出智慧,助力个人成长。
四、小结
文学表现生活,我们从猫的世界看到人世百态,人们往往喜欢活泼可爱美丽的猫儿,但命运为难人的地方是,我们多数人并不是大家眼中的“花球”“皮皮黄”。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一定会更加关注心灵,学会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理解生命之间的平等相待。也许这就是这一只极普通的小猫留给读者的警醒与思考。
五、课后作业
1.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一书中说:“得来不易的机会,会让所有的动物去做原来不喜欢做的事。”结合课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郑振铎
1 / 4《猫》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感受三只猫的形象特点。
3.品味关键词句,了解文中“我”及家人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养过小动物吗?相信每一位养过小动物的同学,都有一段你与小动物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的《猫》,读一读其中记叙的“猫和人”的故事。
二、训练默读,整体感知
1.故事写了“我”家养猫的经历。请默读课文,根据你的初读印象,给“我”家养的几只小猫取名并说明理由。
提示:
(1)圈画并揣摩细节,把握猫在色彩、外形、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2)取名要凸显个性,形象生动。
预设:
第一只猫:花球、球球……第一只小猫的颜色是花白的,它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一个“球”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它的活泼憨态。
第二只猫:皮皮黄、小黄豆……第二只小黄猫性格活泼可爱,“皮皮”两字前置,又巧用叠词,更添俏皮之感。
第三只猫:小可怜、小忧郁、懒胖……这只小猫因为长得难看,性格忧郁,人们不喜欢它,最后,还因为被冤枉而死,实在是太可怜了,所以叫它“小可怜”。
设计意图
通过取名活动,把握小说中“猫”的形象特点,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交融。
2.那么,这三只小猫和我们家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根据下面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
(1)“我”对三只小猫的称呼。
(2)“我”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
(3)“我”在小猫亡失后的心情。
明确:
称呼 情感态度 心情 结果
第一只猫 小侣 感到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一缕辛酸 向别处要一只
第二只猫 亲爱的同伴 为它提心吊胆;饭后的娱乐 怅然地,愤恨地,诅骂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 若有若无的动物 不大喜欢;愤怒 十分难过,难
过得多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三、聚焦故事,精研探析
猫的可爱,让“我”感到生命的新鲜与愉悦,猫的亡失又让“我”难过。但实际上,第三只猫的遭遇才是让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机。那么,就让我们来聚焦第三只猫,读一读“我”和它故事。
设计意图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活动关注文章的言语形式,感受“我”对第三只猫前后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1.读“我”眼中的它。
(1)“我”眼中第三只猫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只猫的形象随着情节发展剧烈变化着,从可怜的小猫到难看的懒猫,直至沦为可恨的“罪犯”,最后成了含冤而死的生命。
(2)用朗读来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态度,并说明朗读设计的理由。
朗读建议:
①关注句式、修辞、关键词、标点等,注意圈点勾画。
②读好重音、停连,表达“我”的情感与态度。
明确:
难看的懒猫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读好关键词,“仍”“也不”读重音,强调猫个性上的缺点,表现“我”对猫的嫌弃。
可恨的罪犯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宜读得快而急促;感叹号,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这样更能凸显“我”怒不可遏,表现出“我”主观臆断的盲目。
被冤屈的动物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关注倒装句,读出情感的转折,“我以为”三字的倒装表现了“我”的自责和反省,应读得沉缓,读出与“真是‘畏罪潜逃’了”的反差来;此外,分句之间可短暂停顿,表现懊悔之情。
被冤杀的生命 ①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②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③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关注关键词和标点。第①句重读“更”字,表现猫的含冤而亡,令“我”后悔;第②句重读“永”字,读出悔恨的深长,感叹号表达了小猫冤死、无可弥补的忏悔;第③句宜读得沉缓,读出沉重的反思,尤其要重读“永”字。
2.读“我”心中的痛。
(1)通过朗读,我们读出了“我”悔恨的深长。这种悔恨不仅要读出来,更值得反思!请在文末找出表达“我”反思的议论性语句。
明确: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2)为什么第三只猫的死,会让“我”永恒忏悔?
预设1:“我”为自己的暴怒之行而忏悔。因为是“我”的盲从、偏私、主观臆断酿成了猫的悲剧。
例句: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上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分析:面对无辜的生命,“我”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判断,粗暴地挥棒惩戒。一声“咪呜”有着无法辩解的悲楚,是主观臆断酿成了这场悲剧。
预设2:“我”为第三只猫蒙冤受屈、孤独死去而忏悔。是“我”的暴行,夺走了它的清白、尊严;夺走了它对人们的信任、温情;夺走了它辩解的机会、内心的安宁、生存的权利……
例句: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分析:长期流浪,猝然离世,客死屋脊,可以想见其濒死时刻内心的悲苦和绝望。“我”夺走了猫安宁的生活生存的权利。
例句: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分析:一个“常”字体现频率之高,“蜷伏”这个动作表达着信赖,第三只猫多么渴望陪伴与温暖啊!然而,猫所期待的美好最终被人的偏私和盲目夺走了。
小结:猫的死是首无声挽歌,它无法辩诉,只能孤独离去;“我”的痛是无言的忏悔,只因主观臆断,冤屈了无辜的生命。
设计意图
从猫的遭遇洞察人性,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结尾抒情、议论性的关键性语句同时,联系相关作家、作品知识,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
3.读作者笔下的“我”。
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作者为什么写“我”最心痛,而不是妻子、三妹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作家、作品知识,说说你的发现。
(1)出示作家、作品资料。
郑振铎,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1921年到上海,主编《文学旬刊》;1923年1月,他接编《小说日报》。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是“为人生而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猫》是其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如果把这个集子里所描绘的中国旧式家庭在其行将灭亡之际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比作一出戏剧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猫》就是这出戏的序幕。
明确:这篇作品中,“我”的职业、文化背景、思想意识都很贴近作者。作者是以“我”为替身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2)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作者借“我”的悔恨,呼吁人们,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要理性客观,弄清事实,要善待生命,关爱弱小者。文章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剖析的精神以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四、课后作业
小练笔:谁都有可能误会别人,或者被别人误会。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关注过相关的新闻事件?请你动笔写一写、评一评,并和同学们交流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郑振铎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