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5 21: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2019年5月4日,新华网的一篇文章说:“100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掀起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效应,愤怒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文中的“一场运动”是指(   )
A.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罢免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4.1919年6月5日,某日资纱厂的工人们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5.“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7.“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的名称为《救火器的误用》,用它来表达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看法最为恰当(   )
A.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
B.北洋政府镇压五四运动
C.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D.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9.某学者认为:“五四爱国运动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是中国现代外交的起点。”其依据是
(   )
A.它弘扬了爱国精神,改变了中国的弱国地位
B.它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了思想解放
C.它昭示了反帝决心,拒绝了列强的无理要求
D.它显示了人民力量,重组了革命阵营
10.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1.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2.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4.下列内容不属于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④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一座里程碑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16.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的一位同学在千人集会上听报告时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24日,青州一位学生在万人大会上演说时血书“赤心报国,身死志存”八个大字;6月5日,诸城一位学生在数千人参加的国民大会上血书“宁死不当亡国奴”七个字。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学生始终是主力军
B.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C.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17.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彼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
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18.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19.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20、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它”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
21、有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就有青春之家,青春之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是指什么事件 “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材料二 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 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局势的认识。
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宣言”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哪句话 从中体现了青年学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材料四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 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后的革命者开始关注什么力量
材料五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代青年应该怎样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2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根据材料一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性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 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材料三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了。”“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什么重要的转折意义。
(回答两点即可)
材料四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
1-5ACDCA 6-10DDBCD 11-15CBCDA 16-20DACCD
21、(1)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外国列强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奉行实力政策,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腐朽无能,对外实行卖国政策;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起来斗争;等等。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爱国主义精神,敢担当,贵行动;勇于反对帝国主义,坚决捍卫国家民族权益;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4)人民群众的力量。
(5)爱国和科学精神:学科学,掌握技能,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转化为造福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实际行动,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爱国和民主精神: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增强家国情怀,学管理,学理论,发扬民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方案;爱国和进步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与时俱进,努力追求进步。
22、(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2)依靠下层人民,走马克思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3、1)五四运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以工人为主体转变。(3)和平请愿、示威游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写出2点即可)(4)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敢于斗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