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15: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8 铁杵成针
根据关键词猜诗人
李白
唐代
浪漫主义
诗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传说李白小时候学习并不认真,十分贪玩,是什么使他改变了,成为一代诗仙呢?
18、铁杵成针
chǔ


学写字
多朗读
看注释
扩词法
联系上下文
看插图
学习文言文方法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ǎo

一读:读准字音
方法一:多朗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二读:读好节奏
小妙招
读文言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没有标点符号的,根据意思也需要适当读出停顿,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对照文后注释,联系上下文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
方法二: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小组合作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完成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放弃
联系上下文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过是溪,逢 方 。
老媪
磨铁杵
路过

遇见
正在
[是]这。
[方]正在。
借助注释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问之,曰:“ 。”
欲作针
老婆婆
联系上下文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借助注释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所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全文释义
课文很短,但李白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很丰富,我们抓住这两句话,“未成,弃去。”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变化。
设情境读:“未成,弃去。”
(1)李白在山中读书,被窗外小鸟动听的歌声吸引了,李白
(2)李白在山中读书,那枯燥乏味的学习让他很无聊,李白
铁 杵

李白听到老婆婆的回答后,他会想些什么呢?
我读出了( )的老婆婆。
我读出了( )的李白。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通过这个故事,它反映出的一种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已蕴藏在这篇文章的题目——铁杵成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一读课题。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启示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那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或事。请你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 )
2.学完这篇课文你能想到哪些谚语或名言?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有志者,事竟成。
滴水穿石
联系生活实际
起因?
经过?
结果?
未成,弃去。
逢老媪磨铁杵。
感其意,还卒业。
简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你能根据画面背出课文吗?
要求: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演绎成情景剧。特别要注意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铁棒,他会问老婆婆什么问题?老婆婆会说什么?
同桌情景表演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怀素写字
注释
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
3.你觉得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自学要求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部编版课件】铁杵成针PPT1
怀素写字
注释
1、零陵:在今湖南。2、书:书写。3、乃:于是。4、以:用。5、名:命名。6、不足:不够。7、漆:把涂料涂在器物上。8、再三:一次又一次。9、皆:都。10、穿:通过,透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因为贫穷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练习书法,把他的住处叫做“绿天”。还不够练字,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反复在上面练字。到后来,木盘和木板都被他写穿了。
译文
译文
推荐阅读:《孟母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