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8种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的方法;
3、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灵活、快速、准确地修改各类病句;
4、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准确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提高习作能力开辟捷径。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
教学准备:
PPT、安妮的仙境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句子的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二、了解病因
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八种类型:
1.成分残缺 2.重复啰嗦
3.词序颠倒 4 .搭配不当
5 . 用字错误 6 .前后矛盾
7 .归类不当 8 .指代不明
三、学习改法
(一)病句的四个修改原则
保持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针对病句的实际情况修改
要坚持多就少改的原则
要瞻前顾后并统揽全局
概括为四点,即:1、(原意要保) 2、(改法要巧)3、(改动要少)4、(越简越好)
(二)病句的修改步骤
第一步:读——读懂句子,明确句意。
第二步:找——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第三步:改——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第四步:查——再读句子,认真检查。
(三)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四种:
①“增”。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可以用添加句子成分的方法,把它补充完整。
②“删”。对于“重复啰嗦”、“前后矛盾”和“分类不当”的句子,要用“删除号”,把多余的词语或矛盾的部分删去。
③“调”。对于“词序颠倒”的句子,可以用“对调号”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使句子变得通顺合理。
④“换”。对于“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和“表意不明”的句子,可以用更正号把用错的词换成正确的词,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清晰。
④“改”对于错别字,可以用改正符号把用错的字换成正确的字,使句子表达的更加准确。
当然,还有些病句中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不正确等问题,大家要善于发现。
(四)来看一下常见的修改符号。
①增补符号:增补符号上方像一个横写的大括号,把正确的字或词语写在里面,下方用指向箭头指向需要插入的位置。
②删除符号:把需要删除的字或词圈起来,在它的右方画一个小猪尾巴。
③调换符号:调换符号像一段小长城,表示前后词语位置互换。第2中表明中间的词语不动,左右的词语交换位置。
④替换符号:同样把需要删除的字或词圈起来,在它的上方伸出一对小枝丫,在枝丫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⑤改正符号:把错别字圈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出,也用圆圈出,中间用一条曲线连接。
四、小结
总之,诊断句子的毛病,七个方面查清楚,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除矛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
同学们,以上我们只是从整体角度和大家探讨了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但实际上病句的修改方法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更具体、更熟练地掌握,接下来的八节课中老师将从八个常见句型方面一一讲解,请同学们到时用心收看。
本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