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廊坊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7 11:2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分---------------
一、语文基础与实践活动(共50分)。
1、下面所给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炫目(xuàn)  伫立(zhǔ)  清澈(chè) 应和(hè)
B、支撑(chēng) 黄晕(yùn)   一髻(jì)  萧瑟(sè)
C、小憩(xī)   酝酿(niàng) 抖擞(sǒu)  蓑衣(suō)
D、玷污(zhān) 流淌(tǎng)  着落(zhuó)  竦峙(sǒng)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B、大家要到中山公园去玩,我本来不想去,但也只得人云亦云地跟着。
C、瞧,她眉开眼笑的,一定是考了高分了。
D、妈妈在超市干了一整天,下班回来时已经疲惫不堪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5·12后,师生间掀起了踊跃向灾区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奉献自己,表达心意。
B、为了防止意外伤害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要求各班加强安全教育。
C、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
D、生命是两个永恒之间的瞬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去——”
B、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D、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下面诗词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断肠∕人在∕天涯。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这位发言人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经打了个寒战。
B、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怒。
C、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在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D、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8、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 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9、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里的“爱”指对母亲的爱,其“悲哀”是指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慢慢地”、“稳稳地”表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很细心,都很稳重。)
C、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熬”字可以让我们想像母亲过冬的艰难,也可想象“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D、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条的严冬,所以“惊异”;又因为“我”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弥补,所以“悲哀”。)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B、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的讲话使我获益匪浅。
B、篮球赛输了,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许多的名胜古迹令人留连忘返。
1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使之冲烟而飞鸣
A、知之为知之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13、下面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文中对一件往事的感悟,给读者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C、《童趣》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说明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能享受到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将人生哲理寄寓在小事中,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D、《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宗璞赋予紫藤萝以某种象征意义,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14、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
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
15、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形容时间很短。
B. 弥漫:布满充满 相顾:互相照顾
C. 静谧:安静 骸骨:尸骨
D.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好
16、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___________________ 。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1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18、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20、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告语中,与征集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1分)
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
C、严禁践踏草坪。 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2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2、关于《钱塘湖春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两句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公亭一带起程的。
B第二句写诗人远望湖面,春水新涨,几与岸平,所以说“初平”,天空云气低重,接近水面,所以说“云脚低”。
C三、四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莺儿是春天的歌手,燕子 是候鸟,春天从南方 飞来。“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D五、六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被游人踏得东倒西歪的花;“迷人眼”指游客看到美丽的花,为之着迷了。
2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去后乃至(离开)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令尊,你父亲)  
C.友人惭,不车引之(引导)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  
24、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不久,一会儿) 因风起(随)
B.已去(离开) 则是无信(就)
C.差可拟(拟人) 八门不顾(回头看)
D.未若(不如) 期行(约定)
25、选出与原文一致的一句( )
A.既公大兄无奕大,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
D.日中不至,则是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信。
题号 二 三 四
分数
二.品读诗词(共20分)
㈠用课文原句填空。(17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书有感》中,比喻在学习中只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就可以不断进步的句子是:
————————————,————————————。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
(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荡涤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
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再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6)《浣溪沙》中“———————— ,————————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诗句是:
—————————,————————————
(8)
————————,夜泊秦淮近酒家。
(9)—————————— ,却话巴山夜雨时
(10)—————————,闻道龙标过五溪。
(11)争渡,争渡,——————————
(12)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赏析经典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三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共17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相委而去 ( ) (2)元方入门不顾( )
(3)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4)诣门者 ( )
2、翻译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你认为元方入门而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理由。(3分)
4、理解填空。(4分)
陈元方和孔文举两人的共同点是:_______。甲文中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目,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对方“ _______”“ _______”,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乙文中文举面对客人的轻视,针锋相对,结果是客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场“_______”,狼狈不堪。
5、这两篇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13分)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2分)
3第⑤段中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人物。(3分)
4.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3分)
5、读了本文对你有何启发? (3分)
一双脚上的修养
1、.(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每点 2 分,共4分)
2、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问。第⑥段中的“修养”的含义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的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示例一:“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 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 容3分,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4分)
4、示例:这个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3分,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1分,须通顺。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