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新课标《孔乙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新课标《孔乙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7 19: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乙己》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练习
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只填字母。
(1).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
(3).“读过书,……我便考你一回。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 )
(4).“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
3、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短衣帮站着喝酒,穿长衫的慢慢坐喝,这种穷富等级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小说中描写的社会背景( )
(2).“窃书不能算偷”,把“偷”说成“窃”,一是为了遮丑,二是炫耀才学,这正好暴露了孔乙己虚荣心被损伤后的内心痛苦。( )
(3).“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被封建教育毒害至深遭人唾弃的情景。( )
(4).“孔乙己自己摇着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 不多也。’”其中“多乎哉 不多也。”引自《论语》,在这里表现了孔乙己书呆子气十足。( )
4、揣摩“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
A.孔乙己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从小说看主要是偷哪类东西
B.孔乙己既“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为何又说“品行比别人都好”,这岂非前后矛盾 正是这种表现,正好体现出孔乙己身上怎样的双重性格
(二)【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文段选自 的小说集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 。
2.“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 ,而又“穿长衫”说明孔乙己 ,句中的“唯一”不能去掉,它突出了 。
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句话表现了孔乙己 的性格特征,说明他 。
4.作者介绍孔乙己姓名的来历,是为了说明 。
5.最能表现孔乙己性格特征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6.“偷”和“窃”是一对同义词,它们语体色彩的差别在于,前者是 ,后者是 ,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表明了孔乙己 的迂腐性格。
7.文中加黑“排”字说明 。
8.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表现了孔乙己 。
9.本语段通过对人物 的描写来反映其性格。
10.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 。
11.“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在原小说中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是 。
12.联系全文,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13.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态度是 。
14.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三层,根据提示,概括段意:第一层(开头到“也没有洗”)描写 ;第二层(“他对人说话……叫做孔乙己”)介绍 。第三层:(“孔乙己一到店”到段末)写人们对他的取笑和孔乙己的争辩。
(三)理解练习:
1、第一段文字是( )
A、 场面描写 B、自然环境描写 C、人物描写 D、社会环境描写
2、以这一段文字作为小说的开头,其意义是( )
A、突出小店酒客的复杂 B、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做好铺垫 B、 给环境描写增强了生动性和形象性 D、使环境描写富有时代气息
3、从第一段文字中找出四组反义词,并说说这些反义词反映了什么?
① ② ③ ④ 反映了 ,其用意是
4、“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中“踱”字表现( )
A、 长衫主顾骄傲自大的神情 B、 长衫主顾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神情 C、 长衫主顾轻视短衣帮的神情 D、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在的特征
5、通过对“我”工作的几次变动及对“我”的态度,可看出掌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A、 说明掌柜要求雇员严格,对主顾考虑得周密细致。 B、 “我”是个窝囊而无能的人,掌柜看荐头的情面不辞退“我”,说明掌柜很讲人情面。 C、 通过对“我”工作的变动,可看出掌柜对三种人的不同态度,说明掌柜虚伪、冷酷、惟利是图,反映了冷酷的社会现实。
6、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
A、 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B、 让小说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使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D、增加悲凉的意味 E、 为主要人物孔乙己作铺垫 F、 小伙计毕竟入世未深,还不象掌柜等人那样冷酷,用他的眼光写被打折了腿之后的孔乙己,可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7、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了( )
A、 他是个有独特爱好的人 B、 显示自己身份独特,与众不同 C、 他的地位低下 D、他既不愿做“短衣帮”,又不想当“长衫主顾”
8、孔乙己不愿脱下作为“有知识的读书人”的标志的长衫说明了( )
A、 他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毒害,看不起劳动人民 B、 他觉得读书人是值得自豪的 C、 他想读书做官,追求功名利禄 D、他觉得读书人穿短衣不大光彩
9、“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含义是什么?
A、 孔乙己是短衣帮的人,很穷 B、 孔乙己是长衫主顾,有钱 C、 孔乙己虽然很穷,却装成长衫主顾 D、揭示孔乙己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
10、孔乙己听人说他偷了书,被人“吊着打”,便涨红了脸,这说明( )
A、 他遭人侮辱,大为恼火 B、 否认实情,抗议污蔑 C、 内心痛苦和羞耻 D、喝得大醉,让人说闲话
11、“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说明( )
A、 孔乙己能使人快活 B、 众人喜欢逗孔乙己取乐 C、 孔乙己十分迂腐可笑 D、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12、酒客嘲笑孔乙己又添了新伤疤,孔乙己“不回答”的原因是( )
A、 对酒客的取笑不屑于回答 B、 偷了何家的书,自知羞愧 C、 企图掩饰自己不光彩的行为 D、经常受到嘲笑,精神已经麻木
1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这说明( )
A、 孔乙己念的是私塾,学的是四书五经,所以他的功底雄厚 B、 孔乙己不讲究说话对象,与劳动人民讲话也“之乎者也”,说明他爱炫耀自己有学问 C、 孔乙己“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说明他迂腐,自命不凡,处处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显示他不同于短衣帮的身份
14、孔乙己为什么成为“不会营生”的废物?( )
A、 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僵死的无用的,所以不能学以致用 B、 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薄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 C、 他死读书,自立能力特别差 D、他读死书,在书中什么也没有学到,当然也不会营生
15、第九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文中的作用及其含义说法不当的是( )
A、 在文章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从内容上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地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C、 孔乙己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人们却把他忘却,可见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D、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别人也便这么过
16、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
A、 尖锐地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B、 尖锐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C、 尖锐地揭露丁举人的凶残本质 D、尖锐地揭露封建制度吃人的罪恶
17、课文最后一段中,作者用“大约”、“的确”两个相互矛盾的词,有什么含义?
(四)课文练习:
1、给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注音。
咸亨( ) 羼( )水 颓( )唐 阔绰( )
舀( )出 拭( )擦 蘸( )酒 门槛( )
2、为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选择正确读音。
  1.间( )或 A.jiàn B.jiān 2.踱( )步 A.duó B.dù
  3.绽( )开 A.zhàn B.dìng 4.不屑( ) A.xiè B.xiāo
  5.附和( ) A.hé B.hè
3、修改错别字:
  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
  2.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
  3.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
  4.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
4、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正确与否,用“√、×”表示。
  1.不屑置辩:不值得去辩解。( ) 2.颓唐: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
  3.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 4.阔绰:宽裕。( )
  5.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 6.无聊:没有话说。( )
5、根据原文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
  1.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2.孔乙己 出九文大钱。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住。   4.孔乙己 出四文大钱。
  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 上了一层灰色。
6、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 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孔乙己到店, 可以笑几声, 至今还记得。
A.就 如果 就 那么 B.便 只要 就 因此 C.也 只有 才 所以 D.就 只要 才 因此
7、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并写出其关系。
  1.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4.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5.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6.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8、判断下列各题,在括号内用“√、×”表示正误。
  1.《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
  2.《孔乙己》选自鲁迅写的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写于“五四”前夕,是作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
 3.《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都是鲁迅先生的小说。( )
  4.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5.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创造出来的。( )
  6.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7.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展示的。( )
9、本文多次使用省略号,为下列各句选择其用法类型。
  A.表示因被抢白而话未说完。B.表示思想的跳跃。C.表示思索在进行。D.表示心情的矛盾。
  1.“跌断、跌,跌……”( )
 2.“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3.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
  4.“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  
10、阅读《孔乙己》,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揭示了( )
  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
  C.孔乙己摆读书人的架子,不屑与“短衣帮”为伍。 D.孔乙己是一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话揭示了( )。
  A.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特征。   B.孔乙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处境。
  C.孔乙己追求功名、迂腐麻木的性格。  D.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
  3.“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这里揭示了( )。
  A.孔乙己身体很不好,还时常挨打。  B.孔乙己又脏又懒的性格。
  C.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D.孔乙己的穷困不得志。
  4.“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段描写,主要是( )。
  A.通过酒店气氛的描写,揭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
  B.通过酒客嗤笑孔乙己的对话描写,揭示了当时人情的冷酷及没有进学的知识分子的窘况。
  C.通过神态、语言的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D.表现孔乙己是一个连短衣帮都看不起的知识分子,从而反映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的含义是(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通过“大约”、“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
  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惨地死去的意愿。
  D.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
  6.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几项是( )。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11、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中秋过后,……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②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怎么会打断腿?”③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它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这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 )。
  A.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B.丁举人有钱有势。
  C.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D.众人耻笑孔乙己。
  4.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 。
  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 , 不仅毒害了他的 ,而且也摧残了他的 。
  6.店里喝酒的人和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
  7.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的舞台,这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群众 、社会 的批判。  
(五)课文练习
  (一)鲁镇酒店的格局,……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1.两个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是:
  2.从小说的三要素来说,这一段属于 描写。
  3.这一段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写 酒店的两种酒客:一种是 ,另一种是 。他们喝酒的姿式 ,喝酒的处所 ,下酒物也很不同。
  4.这样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二)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也不再问,仍旧慢慢的算他的帐。
1、从情节发展的脉络看,这一节主要是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迫害,已从
进而到 。
2.这一段要表现的人物主要是 和 (A.掌柜的 B.酒客 C.孔乙己 D.丁举人),描写的角度是 (A.正面 B.侧面)。
3.这一段从三个方面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
①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揭露了 对下层人民的凶残;
②从 和 的强烈对比,揭露 的罪恶;
③通过掌柜的和酒客漫不经心的对话,揭露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三)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1.这段文字属于 描写,作用是:
(四)对下面的语句应怎样理解?请选择正确答案。
  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
A.孔乙己很幽默,能引人发笑,“我”和大家都喜欢他。
 B.孔乙己善言谈,能活跃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C.孔乙己是大家的笑料,他来了大家可以任意取笑他,他使人开心,所以“我”至今还记得。
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我”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这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
  C.“的确”表示确凿,“大约”表示推测,“我”通过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悲惨死去的愿望。
(六)课文练习
1、阅读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1)从记叙的要素看,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事情是 。
(2)上面文字中几次写到“笑”,其作用是什么?

(3)用单横线划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简单说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4)孔乙己说腿是“跌断”的,表明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 ;
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的原因则是 。
(5)咸亨酒店喝酒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这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的
关系。
(6)掌柜的第一句话就是“欠十九个钱呢”,后又几次提及“孔乙己欠十九个钱呢”,这说明什么?

2、填空题
(1)《孔乙己》中故事发生的年代是 ,地点在 ,
是第 人称的写法,小说中的“我”是 。
(2)小说结尾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的确”都是 词。“大约”是 的意思,说明 ,“的确”是 的意思,是根据 得出的结论。这两个看来似乎矛盾的词,十分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 。
3、简答题
从“不一会,他(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看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话分析人物,可看出: 孔乙己 。 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