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新课标 热爱生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新课标 热爱生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7 19: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爱生命同步练习
自主训练
一、积累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小说集《 》,作者是 国的小说家 。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踌(chú) 皮开肉绽( ) 闪烁( ) 半身不遂( )
血(zì) 海市(shèn) 楼 一(qué) 一拐 鲜血(lín lí)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累赘
②流连
③吮吸
④转瞬即逝
⑤绞尽脑汁
4.选词填空。
①狼牙轻轻地( )在他手上,( )紧了。
A. 咬 B. 搭 C. 扣
②他的手无力地( )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也慢慢地摸了过去。
A. 扣 B. 摸 C. 掐 D. 抓
③他的两只手一下子( )出来,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子一样,可是抓了个
空。
A. 伸 B. 摸 C.抓 D. 打
④他把全身的重量( )在狼身上。
A. 砸 B. 压 C. 聚
⑤他蹲在苔藓地上,嘴里( )着一根骨头。
A. 咬 B. 嚼 C. 衔
5.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

6.试列举你知道的美国小说家及其作品。


二、阅读
这一天,他和那艘船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三英里;第二天,又缩短了两英里——因为现在他已不是在走,而是在爬了,到了第五天结束,他发现那艘船离开他仍然有七英里,而他每天连一英里也爬不到了。
他的膝盖已经和他的脚一样 鲜血淋漓,尽管他撕下了身上的衬衫来垫膝盖,他背后的苔藓和岩石上仍然留下了一路血渍。有一天,他回头看见病狼正饿得发慌地舔着他的血渍,他清楚地看出了 自己可能遭到的结局——除非他干掉这匹狼。于是,一幕残酷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 互等待着猎取对方的生命。
有一次,他从昏迷中被一种 喘息的声音惊醒了。他听到病狼喘着气,在慢慢地向他逼近。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他始终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静静地等着。它 已经到了他耳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他的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
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都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而他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
当他又一次从梦里慢慢苏醒 过来的时候,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舔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 突然,那只被咬破了的手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的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也慢慢地摸了过去……
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温暖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
7.结合全文说说“狼的耐心真是可怕”的意思。

8.理出选文负载的主要信息。

9.“狼”象征什么?

10.人狼搏斗写得细腻而精彩,你能把文中省略的搏斗场面续写下来吗?

讨论探究
11.古今中外有许多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名,搜集一些,在班内与同学交流一下。

12.本文淘金者顽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拓展延伸
(一)榕树,生命进行曲(节选)
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善于思辨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刻。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 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阴,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 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 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他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 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笼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 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 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13.从上文看,作者对故乡榕树的情感有: 、 、
、 、赞叹。(用文中词语填空)
14.“(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一句中“碧叶”的意思是

1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6.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两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作简要的点评。(提示: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二)一张生命的车票
现在,遥想20年前蓝光闪过的夜晚,仍隐隐感到恐怖和悲戚……
7月28日,是我们刚刚结婚后的第四天,我们本来已经计划好,利用婚假剩余几天去北戴河、秦皇岛好好玩一玩,两张火车票已经买好,就放在床头柜上。这个建议是我提出来的,就在灾难降临的前一天提出来的。
吃过晚饭,我们在一起准备 好了行囊,就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不知睡到什么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俩穿着鲜艳的泳衣,携手奔向蓝蓝的大海,在清凉的海水里上下起伏,随波逐浪。突然 间,一阵大浪向我们压来,并且伴着震天动地的吼声……当我挣扎着睁开双眼时,周围一片漆黑,仿佛整个天空都坍塌下来一般。
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痛苦的呻 吟声,是他的,就在我耳边。恐惧一下子袭遍了我的全身。我听到了他扭曲的声音:“我……被……压住……了……”我几乎带着哭腔不知是问他还是问自己:“这 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房子塌了吗?难道是地震了吗?”我说对了,是地震,一场灾难性的地震发生了。我想坐起来,想弄清楚究竟怎么了,可我刚刚一抬头就重 重地撞在了上面坚硬的水泥板上,差点儿昏了过去。我只好让手在他身上一直摸过去。在水泥板和他身体相交的地方,我摸到了粘粘的、搀杂着碎石沙颗粒的液体。 血!从他身体里渗出的浓浓的热血。我哭了,几乎是嚎啕大哭。我紧张地问:“疼吗?”他说不疼。然后他用另一只没有压伤的手牢牢地抓住了我颤抖的手,关切的 询问:“有没有……东西……压在你……身上?”我活动了一下身体,告诉他没有。
他说,那就不要哭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敢与天斗与地斗,现在正是天地考验我的时候,我一定能战胜它们!我紧贴在他的身边,鼻子酸酸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笑话。”
我们仰脸躺在床上,用两个 人的三只手臂一起向上推那块水泥板,试图把它推开。然而失败了,水泥板像焊在那里一样,纹丝不动,只有几粒沙尘哗落下来。他鼓励我别怕,过一会儿会有人来 救我们的。我告诉他:只要在你身边,我什么都不怕。枕头下的手表“嘀、哒”地敲击着狭小的空间。我用手向另一侧摸去,幻想能摸到一丝光明,摸到一线生的希 望。水泥板,还是水泥板,砖块,还是砖块……我几乎绝望,生命的支柱一瞬间像房屋一样坍塌了。……
沉重的水泥板一端压在他的 身上,一端压在床柜的车票上,两个支点为我留下了一块赖以生存的空间。不知什么时候,表的“嘀哒”声停止了,我们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时间,也不知道外边的 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除了一张车票和一个他,我什么都没有,就连一点点生的希望都在渐渐稀释、融化。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嘴唇像干裂的土地,四肢瘫 软无力,眼里闪着眩晕的亮星。似乎他已经意识到了我的信念正在一点一点地崩溃,便开始向我讲述外部世界的故事:北戴河的海滨清爽怡人,海是湛蓝的,人是欢 乐的;美丽的西双版纳聚居着很多少数民族,每年一度的泼水节异常热闹;橘子洲头遍地生长着橘树,秋天的橘子水分充足,甘甜如蜜……他讲述的每一个情景都让 我产生许多遐想,仿佛大海就在眼前,泼水节的水就泼在我的头上,橘子就在我的唇上滋润……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我的身体内涌动,一个生命的光环在眼前扩散,越 来越大,越来越亮。
他用生命的余辉,为我点燃 一支希望的蜡烛,这只蜡烛一直照耀着我走出地狱之门,重返光明的人间。7月31日,压在我们头顶的水泥板被掀开了,一道阳光瞬间泻在脸上,我仿佛一下子从 梦中醒来,竟意外地喊出了声音:“我们活了!”当我急急地附在他的身边时,映入眼帘的一幕突然间让我变傻了:他的右半部身体完全被砸成了肉泥,殷红的血凝 固在废墟的石堆里。他只看了我一眼,嘴角渗出一丝浅浅的笑纹,就闭上了双眼。
他以最顽强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和最深切的爱恋,陪伴和激励我度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三个昼夜,然后,他才安心地走了。
当我身体复原不久,我也离开了唐山——那座令我怀念的城市。随身带走的,只有一张车票。
17. 列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18.文章两次写美丽的景色分别有什么作用?

19.文章在记叙中有议论,试找出一两处说说议论的作用。

20.如何理解“一张生命的车票”的含义?

课外博览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病榻上时,曾特意请人朗读小说,其中就有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列宁给予这篇小说很高的评价。
杰克·伦敦24岁开始写 作,逝世时年仅40岁,16年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这些作品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都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杰克·伦敦的创作生涯是短暂的,但他靠顽强学习,刻苦写作,赢得了时间和生命。他以杰出的作品馈赠给人民,他一生中的贡献是难以用年月估 量的。


【参考答案】
1.热爱生命 美 杰克·伦敦
2.躇 zhàn shuò suī 渍 蜃 瘸 淋漓
3.(略)
4.① C C ② C ③ A ④ B ⑤ C
5.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动作描写,如“他的动 作很慢,他好像半身不遂地哆嗦着。”;心理描写,如“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 着才感到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甘心死呢 ”细节描写,如“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 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突然,那只被咬破了的手抓住了狼的牙床。”
6.马克一吐温《竞选州长》《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等。
7.狼一直跟随着如影相随,人时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8.到了第五天结束,他发现那艘船离开他仍然有七英里;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他与狼搏斗,杀死了狼。
9.狼象征着死亡。
10.续写要符合原文的风格,描写要细腻。
讨论探究
11.(略)
12.(略)
阅读延伸
13.喜欢 陶醉 迷恋 惊讶
14.榕树的精神品格(意思对即可)
15.北方朋友为榕树的强大生命力所震撼,所鼓舞,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以升华。
16.示例:①“此时的榕树……沙沙的响声。”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榕树沉稳的特点,突出其强大旺盛的生命力。②“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像蚕儿抛了的银丝。”“撒”“抛”两个动词,用得生动传神,表现了榕树的顽强的生命力。
17.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嘴唇像干裂的土地。他用生命的余辉,为我点燃一支希望的蜡烛。这只蜡烛一只照耀着我走出地狱之门,重返光明的人间。
18.第一处景色描写表现生活的甜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处景色描写表现了丈夫对生活的热爱,他以最顽强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和最深切的爱恋,激励我活下去。
19.“他以最顽强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和最深切的爱恋,陪伴和激励我度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三个昼夜,然后,他才安心地走了。”议论句揭示了要表现的中心,表达了对丈夫的怀念和热爱。
20.一张车票见证了他短暂生命旅程的全部过程,见证了他的“以最顽强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和最深切的爱恋,陪伴和激励我度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三个昼夜,然后,他才安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