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梅岭三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梅岭三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10:36: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梅岭三章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 , , 。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二.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2.阅读课文《梅岭三章》,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两句诗的意思。
(2)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创业艰难百战多    
②投身革命即为家   
(3)陈毅在这首诗中有哪些预言今天成了现实?你想对陈毅这位革命家、军事家说些什么?
(4)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三.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演讲时,一个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而是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情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1)表达的意思:①   ;②   。
(2)成功说服的原因:   。
4.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诺尔曼 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孳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艺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嘻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清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 梅绍武译,有删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
(2)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⑩两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
(3)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4)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年,他在我国晋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老汉因为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 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情。
C.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而闷闷不乐。
D.“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5.现代诗歌阅读欣赏。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请谈谈你对“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2)请鉴赏下面几句诗。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3)“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梅岭三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 , , 。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汉字词汇的阐述。根据句子“大量产生”这一关键词,②句用紧跟上句具体数字说明词汇产生的数量,故②在首位;③句运用比喻句“春风野草”,描述新词汇的出现,③在②的后面;①句中“但”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应紧跟在③后面,从新词汇消失的角度阐述,故应③①;④紧跟①,阐述大绝对新词汇会消失。排序:②③①④。
故选:C。
【点评】解答句子的排序问题时,一定细读文段,注意选项中的关键性字词,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2.阅读课文《梅岭三章》,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两句诗的意思。
(2)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创业艰难百战多  表现了创业之艰难。 
②投身革命即为家 表现了诗人早年投身革命便以之为家的义无反顾的忠诚。 
(3)陈毅在这首诗中有哪些预言今天成了现实?你想对陈毅这位革命家、军事家说些什么?
(4)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解答】(1)本题考查诗意。重点词:泉台,传说中的阴间。旧部,从前的部下。这里指牺牲了的战友。旌旗,这里借指部队。旌,古代用于指挥或开道的一种旗帜。阎罗,国民党反动派。句意: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的战友。带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
(2)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作用。①句意: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多么的不易啊!“百战多”形容经历战斗很多,写出了创业的艰难;②句意:革命者四海为家。“即为家”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前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
(3)第一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血雨腥风应有涯”意思是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止境。现在已经实现了;“人间遍种自由花”意思是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现在已经实现。
第二问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诗歌内容围绕“对陈毅的敬佩赞美之情”即可。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BD.正确;
C.有误,本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作者想像丰富,是借民间说法来比喻,表达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而不是用“鬼神怪异让读者理解”。
故选:C。
答案:
(1)这次到阴间去召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国民党反动派。
(2)①表现了创业之艰难。
②表现了诗人早年投身革命便以之为家的义无反顾的忠诚。
(3)“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
示例:陈爷爷,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革命家,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C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演讲时,一个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而是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情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1)表达的意思:① 西藏早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2)成功说服的原因: 说话得体,用类比手法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 。
【解答】(1)本题考查话语理解。要抓住关键句解答,由“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人中国版图”“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可知,驻美大使的李肇星指出了真正的历史:西藏早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本题考查话语分析。从讲话采用的方法、技巧角度人手分析。李肇星的讲话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他寓庄于谐,使对方在轻松、幽默中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显得难堪。说话得体,主要运用类比手法,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答案:
(1)①西藏早就是中国的领土;②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说话得体,用类比手法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准确理解话语的含义。
4.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诺尔曼 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孳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艺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嘻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清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 梅绍武译,有删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
(2)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⑩两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
(3)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
(4)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年,他在我国晋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老汉因为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 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情。
C.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而闷闷不乐。
D.“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解答】(1)本题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孽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还要答出对下文的铺垫意义。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在分析语句作用时,一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二要结合文章的中心。这样答案才能把握准确。“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退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从“脸晒得黝黑”“皱纹丛生”“干瘪的嘴角”“青布裤子”“脚赤裸着”,可以看出运用了典型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勤劳、贫穷的老农的形象。“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从“抱起来”“放进”“盖住炮弹”“藏”“赶”“踏”等词语,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老汉小心谨慎的性格和朴素的爱国情怀。
(3)本题考查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理解内容,还要答出标题对突出主题的意义作答。从内容上说,“沃田里的野草”的字面意思:老汉耕作的沃田以及沃田里的野草。深层意思:老汉心中的桩桩不称心的事,也指代中国土地上的敌人。可结合文中”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孽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一句来分析。从结构上看,“沃田里的野草”是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归纳。首先要读懂原文,然后要理解好所给材料。原文是一篇记叙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他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而所给材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直截了当地歌颂了白求恩对革命对人民的满腔热忱,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体裁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表达了白求恩爱憎分明的一面。
(5)本题考查了情节、人物、主旨的理解。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每个选项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比较原文和选项的差异。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细心辨析各选项。
A、C、D正确;
B.有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第一,原文没有写到老人的紧张;第二,也没有用景物描写烘托他的紧张。可分析第11段的景物描写,即“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这些描写是烘托老人去找游击队时轻松愉悦的心情的。
故选:B。
答案: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整个国家比作农田,把农田里的杂草比作敌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敌人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和危害;表现了老汉对敌人的仇恨,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为下文写老汉运送“炮弹”的情节作铺垫。
(2)第②段运用了外貌描写,描写了老汉的脸色、皱纹和穿着,细腻地刻画出一个贫穷、勤劳的老农的形象。第⑩段运用了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词准确地再现了老汉运送“炮弹”的过程,写出老汉对“炮弹”的重视,小心谨慎,从而表现了他的朴素的爱国情怀。
(3)文章的标题有多重含义:既指老汉耕作的“沃田”以及沃田里的野草;也喻指老汉心中的桩桩不称心的事;还指代中国土地上的敌人。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形象生动,意蕴丰富;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又暗含着除去“野草”的决心,表现了老汉的爱国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意思对即可)
(4)示例:白求恩大夫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革命满腔热忱;他创作的这篇小说取材于我国晋察冀边区,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军民;把中国比作“沃田”,表现了对中国的热爱,把敌人比作“沃田里的野草”,表现了他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
(5)B
【点评】分析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陈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4)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5)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喻象征意义
5.现代诗歌阅读欣赏。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请谈谈你对“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2)请鉴赏下面几句诗。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3)“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其中“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主革命,“说出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主革命的惧怕和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指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进行民主革命。
(2)本题考查诗句的分析。“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同时又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强调主题。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复,仅将”突然”换成了“等到”。这里用的是“反复”修辞手法。诗用反复,有一唱三叹之妙,不仅强调“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当时的背景作答。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所作。作为一个赤子,诗人迸着血泪,哭喊着投进了祖国的怀抱,却发现“这不是我的中华”,于是他一面追溯历史,肯定“这民族的伟大”,一面又展望未来,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咱们的中国”会如晴天霹雳般震惊世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家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从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可以感受出作者想要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
答案:
(1)要求独立、自由的呼声能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燃起革命烈火。
(2)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同时又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突出了主题,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3)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独立富强、渴望社会变革尽快到来的强烈爱国热情。
【点评】要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