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7 08: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在某人当选为雅典行政长官时,通常会被问到这几个问题,这表明雅典的民主制具有鲜明的( )
A. 道德伦理特征 B. 嫡庶承继特征 C. 财产等级特征 D. 部族血缘特征
2. 如图反映出( )
A. 巴比伦的荣光 B. 波斯力量的崛起 C. 希腊化的世界 D. 奥斯曼帝国兴盛
3. 2021年8月13日是“特诺奇蒂特兰城沦陷”500周年纪念日。该国总统向当时受到殖民者残忍虐待的原住民道歉、向遭受长达三个世纪殖民统治的中美洲受害者道歉。这一段表述中涉及到的信息有( )
①印加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坊间有传,折叠扇是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的。下列的选项中能为这种说法提供证据的是( )
A. ② B. ④ C. ①③ D. 无
5. 卢卡斯·克拉纳赫在维滕堡开一家作坊,制作了一些带有争辩性的印刷作品,例如《受难基督和敌基督》。基督赤足行走的简朴生活与坐着轿子的教皇的华丽与骄傲形成鲜明对比。作品图意在( )
A. 抨击罗马教廷 B. 反映经济发展 C. 明确教阶等级 D. 倡导宗教宽容
6. 人们在探讨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时,提出的推动工业革命诞生的诸多因素中合理的有( )
①拥有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
②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
③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
④各国普遍形成了统一市场
A. ①② B. ①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在欧洲定居者到来之前,美洲大平原上生活着约1000—3000万头野牛,印第安人狩猎野牛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到1879年,美国南部的野牛群已完全消失。下列选项中与“野牛群消失”相关的有()
①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
②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
③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
④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吉田松阴(1830~1859)是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的老师,梁启超称他是“近代新日本”的创造者。他主张“人性即天理也。天理无恶”“自国常立尊,经各代诸神······育出大八州国及山川草木人民,又育出天下之主皇祖天照皇大神”“斩夺易取之朝鲜、满洲、支那,交易中失于鲁国(俄国)之所,应以土地于鲜、满得以补偿。”他的上述主张为“近代新日本”确定了哪些方向( )
①要继承弘扬中国的理学思想
②推翻幕府统治强化天皇皇权
③推行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
④牺牲弱国为对抗强国的手段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 短暂的美西战争预示着新的力量在参与建立新的秩序。这一时期的剧烈变动,用法国政治家的话来说,“要保持为一个大国或变为—个大国,你就必须殖民”,或者用英国首相的话来说,殖民扩张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正常、必要、不可避免和明白无误的象征”。上述看法反映出()
A. 美西战争引发欧洲局势的紧张动荡 B. 英法成为争夺殖民地的主要竞争者
C. 西方大国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D. 维也纳体系取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0. 移民产生的原因有经济、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宗教、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多种。造成如图这种移民状况的因素有()
①远距离交通运输的技术进步
②美洲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动荡
④欧洲列强完成对非洲的瓜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享有盛誉的世界名著。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后成为了著名的布琼尼红军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退役,是一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与他从军生涯同期的历史事件是()
A.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B. 反抗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C. 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
12. 列宁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危机将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又再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觉醒。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背景下的有( )
①中国五四运动
②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③伊朗立宪革命
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13. 至1926年前后,印尼“人民同盟”共开办了38所学校,学生2100人。这些学校主张“同情被压迫者”“明了对于数百万农民所肩负的责任”,学生臂佩“自由”袖章,深人工厂、码头,了解工人疾苦,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受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 B. 社会教育是唤醒民众的重要工具
C. 宣传了苏加诺印尼民族党的主张 D. 推翻了荷兰殖民者在印尼的统治
14. 如图名为“英镑的告别交响曲”。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③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欧元区的形成与强劲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在许多人看来,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牛津大学的尼尔·弗格森提出,我们必须把“9.11”事件的重要性放在已有的历史趋势中,并进一步分析此后会出现的历史趋势。在下列选项中,与随后世界发展演变相符的有( )
①劳动力呈现出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
②美国更热衷于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
③全球治理机制与国际协调得到完善
④南北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严重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商路波斯与罗马,后来则是波斯与拜占庭的两相对峙,在宣示领土之外,他们最关紧要的开战理由是为了控制东西贸易路线。从地中海世界通往遥远的东方,最直接的路线是穿过波斯人统治或主控之下的地带,不过如果能在波斯势力范围之外另辟新路,在经济方面以及战略方面有着明显的好处。公元5到6世纪,南道中的汉志商道日渐重要。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更先进的武器和盔甲,以及当时的战术,学会了写字,创造字符,开始书写自己的语言。阿拉伯人身边有好几种宗教,他们扬弃了原始多神崇拜之后,也没想接受当时相互竞争的各式教义当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开始寻求自己的。
——【英】伯纳德●路易斯《中东两千年》
苏莱曼一世是奧斯曼帝国第10位苏丹(1520年一1566年在位),帝国的舰队曾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1536年苏莱曼一世通过给予法国商人贸易特权等方式,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结成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同盟关系,这在当时被视为“百合花和新月的渎圣的结合”。同盟提供了“现代史上欧洲均势之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的最初重大表现”,即法国援引欧洲外援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这是欧洲近代国际体系发展中的一部分。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欧洲商人和君主们都认识到,开发通往亚洲的直接商路将带来巨额利润。来自西非的贵金属是购买亚洲奢侈品的主要支付手段,同在亚洲的情况一样,是由穆斯林商人的驼队穿过撒哈拉沙漠,同理,也必须要找到通向非洲市场的直接途径。寻求新商路的不同动机是交织在一起并彼此强化,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词和强心剂。
( 1)汉志商道是古代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的一条著名商道。请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新商路的影响。
(2)在欧洲进人近代社会的历程中,伊斯兰文明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词和强心剂”。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飞机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
①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
②1910年,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一架使用新型发动机的飞机虽然在表演时坠毁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该机使用的是喷气发动机。
③1910年,18个欧洲国家出席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航空会议。法国和德国主张将海洋自由原则运用于天空,英国强调主权应适用于国家领土之上的空间,国家有权对其领土之上的外国航空器施加限制,双方分歧严重。
④1919年各国通过《关于航空管理公约》(《巴黎航空公约》),美国借口国内程序的缘由于1920年签字,而在此后的6年并未将该公约提交参议院审议。
⑤20年代飞机的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人工地平仪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使飞机不受携带的铁质东西和地球磁场的影响,无线电波束成为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飞机开始载运乘客。
⑥1928年在美国的支持和推动下,第六次美洲国家会议签署《商业航空公约》(《哈瓦那商业航空公约》),明确了有关飞越权和着陆权均需通过政府间双边协定,关于国际航线飞越权的规定更为宽松,美洲民用航空制度体系——哈瓦那机制——正式建立。
⑦二战期间,飞机经历了从多翼变单翼、从木质到铝合金、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三次跨越式发展。
⑧1944年应美国邀请,54国代表参加的国际民用航空会议在芝加哥召开,订立《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被称为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宪章性文件就此出台。
有人说哈瓦那机制是“天空中的门罗主义”。对此,你怎样理解。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经济关于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黑格尔认为应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亦有学者称之为东方经济形态、西方经济形态和西亚经济形态。马克思则把这一段的人类历史分为三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生产方式①(希腊、罗马)日耳曼生产方式②。在这里,亚细亚生产方式出现了两个亚型,即封建领主制经济③和封建地主制经济④。
20世纪之所以成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首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出现。社会主义思潮是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社会矛盾的产物,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其次是资本主义由自由放任经济向国家干预经济的过渡;第三是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这一崛起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到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迹象,人们开始对16世纪以来的现代化和20世纪的现代经济进行反思。(1)在对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的认识中,以上观点有哪些共同点?在材料中标注的经济形态(及亚型)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2)“20世纪的世界经济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异,人类社会呈现了单线式发展和多线式发展的统一”。对这一观点加以阐释。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9. 人痘、牛痘三千多年来,天花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疫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的一大祸患。在现代牛痘疫苗使用之前,传统社会普遍采用人痘接种。在印度,主持人痘接种的是以婆罗门种姓为主的接种员,他们被看作是天花女神的供奉者,是祭司和医生的结合体。他们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接种率大约为印度人口的21%,形成了“完整”的人痘预防模式。
1802年英国殖民者将爱德华·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模式作为“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及实施“文明教化”的手段引入印度。他们认为“作为政府的税收来源,这里的每一条生命,每年的价值可达八先令;将牛痘疫苗与空气一样,免费授予印度民众,这将增强英国统治的合法性,是英国人道主义和对印度人民仁爱的象征;因此无论从慈善还是金钱的角度来看,拯救印度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印度严格的等级界限与女接种员的缺乏、高温潮湿的环境及大部分印度人把牛痘接种视为“恶意的英国人与受到侵犯和破坏威胁的印度人及其神圣事业之间的冲突”,从而引起民众对牛痘接种的自发抵制。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新式知识精英及其影响下的媒体是西方医疗事业的坚定支持者。通过一段摘引自古代医神檀梵陀利的文献,以及一首以梵文书写在旧纸上、据说是被发现的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印度知识精英利用自身的威望和能力巧妙地提出了牛痘疫苗实际上是人痘疫苗的一种改良或变种,在接种牛痘疫苗时,也应该怀着崇敬、信仰和纯洁之心举行宗教仪式。与此同时殖民当局收编人痘接种员组成了牛痘接种队伍。在天花肆虐的背景下,在确保生命安全与坚守宗教和传统之间,牛痘疫苗得到了有利的推广。
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现象,提出各自观点
科技史视角 牛痘疫苗接种在印度的推广对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社会史视角 从印度民众对牛痘接种的反应,表现出在牛痘接种中,普通民众与精英的互动关系。
殖民史视角 牛痘疫苗接种是西方殖民医学的典型代表,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
全球史视角 比较牛痘疫苗在欧美各国的传播和阻碍,凸显印度作为东方国家在疫苗传播方面的特殊性。
——王磊、申向洋《冲突与妥协: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以上四个研究视角提供依据。这一话题是探索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切入点,说出你的看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要当选为雅典行政长官时要问家族的相关事宜,说明当时雅典存在较为浓厚的部族血缘特征,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巴比伦等地打造的银币、阿拉伯半岛东部的钱币与希腊地区的钱币正面头像风格和背面图案非常相似,这说明希腊文化影响了这些地区,出现了希腊化现象,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希腊对其他地方的影响,而不是巴比伦,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希腊对其他地方的影响,而不是波斯力量的崛起,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奥斯曼帝国兴盛,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特诺奇蒂特兰城”是阿兹特克人的都城,属于②阿兹特克文明,而不是①印加文明,①与材料无关;②正确;据材料“ 2021年8月13日是‘特诺奇蒂特兰城沦陷’500周年纪念日。该国总统向当时受到殖民者残忍虐待的原住民道歉、向遭受长达三个世纪殖民统治的中美洲受害者道歉”并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为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特诺奇蒂特兰城”,而不是葡萄牙殖民者,③与材料无关;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①只提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出现折扇,②只提到了高丽折扇的制作精美;③提到了高丽将折扇作为礼物互赠,④说明倭扇对高丽折扇的影响,以上四则史料均无法说明折叠扇是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的,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基督赤足行走的简朴生活与坐着轿子的教皇的华丽与骄傲形成鲜明对比”可知,该作品讽刺了罗马教皇的奢侈生活,意在抨击罗马教廷,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对比的是教皇与基督,不属于教阶等级,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宗教宽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推动工业革命诞生的诸多因素,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拥有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①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之时并不是工业资本掌握国家政权,②说法错误,排除;工业革命发生之后,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③排除;各国普遍形成了统一市场表述错误,④排除。排除与之组合的A、C、D项;B项正确;故选:B。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69年,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野牛群被分割成南北两边,为了向筑路工人供应肉类,铁路公司开始雇佣猎手大规模猎杀野牛,①正确;野牛的皮毛也进入了商业贸易之中,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②正确;野牛对印第安人至关重要,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奔驰的百货商店”,可见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③正确。①②③正确, A项正确;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与“野牛群消失”无关,④错误,排除B项;④错误,排除C项;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自国常立尊,经各代诸神······育出大八州国及山川草木人民,又育出天下之主皇祖天照皇大神”可见其主张推翻幕府统治强化天皇皇权,②正确;根据材料“斩夺易取之朝鲜、满洲、支那,交易中失于鲁国(俄国)之所,应以土地于鲜、满得以补偿”可见,其主张牺牲弱国为对抗强国的手段,④正确。B项正确;根据材料“人性即天理也。天理无恶”可知,吉田松阴虽认可“天理”的存在,但并非是要弘扬继承中国的理学思想,①错误,排除A项;吉田松阴利用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武力推翻幕府,为倒幕运动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其并未推行明治维新,③错误,排除C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要保持为一个大国或变为—个大国,你就必须殖民”“殖民扩张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正常、必要、不可避免和明白无误的象征’”可得出西方国家普遍都推崇殖民扩张,而美西战争是在19世纪末,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已经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局势,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英法是主要竞争者,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维也纳体系取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0年”可知,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远距离交通运输的技术更加进步,①正确;材料中主要移民输出国是西欧国家,他们的输入国是美洲地区,这弥补了美洲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②正确;1900年此时还未爆发一战,③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欧洲列强完成对非洲的瓜分,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后成为了著名的布琼尼红军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退役,是一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可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从军生涯是在1920年秋天之前,在此期间苏俄正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及反抗十四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叛乱,B项正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1903年召开,排除A项;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排除C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是在192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A
【解析】中国五四运动与中国在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有关,①正确,A项正确;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是1908年;伊朗立宪革命是190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1949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学生臂佩‘自由’袖章,深人工厂、码头,了解工人疾苦,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可知,印尼通过开办学校,并通过学生向广大民众宣传“自由”“同情被压迫者”“明了对于数百万农民所肩负的责任”,以此唤醒民众,这说明社会教育是唤醒民众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受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与材料“1926年前后”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推翻荷兰殖民者在印尼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50年至1980年英镑外汇储备与英镑挂钩货币的信息”可知,反映了二战后英镑的国际地位日趋走向衰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治体系,①不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②符合题意;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使英镑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地位走向衰败,③符合题意;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④项时间不符;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而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反对恐怖势力,维护世界和平,而①劳动力呈现出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早在2001年“9.11”之前就已出现,①与材料不符;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反对恐怖势力,而②美国借此更热衷于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干涉别国内政,②正确;二战后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全球治理机制与国际协调尚需完善,③不符史实;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进一步受到威胁,南北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严重化,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答案】(1)影响:推动了麦加地区及商道沿线城市的繁荣,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和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创造条件;阿拉伯半岛西部商路的开通,推动了红海、印度洋贸易增长,成为沟通东西方商路的重要补充,扩展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
(2)表现:阿拉伯商人是联系亚洲、欧洲、非洲贸易的中介商,奥斯曼帝国掌控连接亚欧的商路,刺激并推动了西欧诸国探索新航路;法土同盟挑战了当时欧洲封建王朝和基督教的统治秩序;阿拉伯文化中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阿拉伯帝国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将其科学著作、文学作品以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原因:中世纪后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财富的需求,是西欧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获取东方的财富、西非的黄金及直接贸易带来的可观利润是其主要动机;向海外传播基督教,是欧洲人出海远航的动因之一,并为其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脱罪词”。
【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公元5到6世纪,南道中的汉志商道日渐重要。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更先进的武器和盔甲,以及当时的战术,学会了写字,创造字符,开始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没想接受当时相互竞争的各式教义当中的任何一种。”及所学可知,新商路推动了麦加地区及商道沿线城市的繁荣,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和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创造条件;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阿拉伯半岛西部商路的开通,推动了红海、印度洋贸易增长,成为沟通东西方商路的重要补充,扩展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
(2)表现:根据材料“帝国的舰队曾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及所学可知,阿拉伯商人是联系亚洲、欧洲、非洲贸易的中介商,奥斯曼帝国掌控连接亚欧的商路,刺激并推动了西欧诸国探索新航路;根据材料“同盟提供了‘现代史上欧洲均势之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的最初重大表现’,即法国援引欧洲外援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可知,法土同盟挑战了当时欧洲封建王朝和基督教的统治秩序;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文化中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阿拉伯帝国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将其科学著作、文学作品以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步入近代社会。原因:根据材料“欧洲商人和君主们都认识到,开发通往亚洲的直接商路将带来巨额利润。……也必须要找到通向非洲市场的直接途径。”可知,获取东方的财富、西非的黄金及直接贸易带来的可观利润是其主要动机;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财富的需求,是西欧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根据材料“寻求新商路的不同动机是交织在一起并彼此强化,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词和强心剂。”及所学可知,向海外传播基督教,是欧洲人出海远航的动因之一,并为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脱罪词”。
17.【答案】19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门罗主义是将拉丁美洲视为美国势力范围的外交政策;20世纪20年代,飞机的研制改进发展状态、《哈瓦那商业航空公约》中关于国际航线飞越权更为宽松的规定,使美国实际上具备了航空领域对美洲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可以说哈瓦那机制是“天空中的门罗主义”。
【解析】首先解释“门罗主义”的概念,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门罗主义是将拉丁美洲视为美国势力范围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信息“20年代飞机的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1928年在美国的支持和推动下,第六次美洲国家会议签署《商业航空公约》(《哈瓦那商业航空公约》),明确了有关飞越权和着陆权均需通过政府间双边协定,关于国际航线飞越权的规定更为宽松,美洲民用航空制度体系——哈瓦那机制——正式建立。”可见20世纪20年代飞机的研制改进发展状态、《哈瓦那商业航空公约》中关于国际航线飞越权更为宽松的规定,使美国实际上具备了航空领域对美洲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可以说哈瓦那机制是“天空中的门罗主义”。
18.【答案】(1)共同点:以地域划分;呈现多元特征。
说明:③封建领主制经济即封建领主制度下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基础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④封建地主制经济即封建社会中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对农民进行地租剥削的经济制度。
(2)阐释: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苏联经济模式。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出现,突破了资本主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通过立法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二战后,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各有所发展。美国主导下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经济领域的国际协调,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联系加强;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机制。
【解析】(1)共同点:根据材料“黑格尔认为应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亦有学者称之为东方经济形态、西方经济形态和西亚经济形态。”“马克思则把这一段的人类历史分为三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生产方式①(希腊、罗马)日耳曼生产方式”可推出以地域划分;呈现多元特征。说明:结合所学可知,③封建领主制经济即封建领主制度下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基础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④封建地主制经济即封建社会中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对农民进行地租剥削的经济制度。
(2)根据设问“20世纪”“单线式发展和多线式发展的统一”并结合所学,可以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苏联经济模式为角度进行阐释。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出现,突破了资本主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通过立法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二战后,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各有所发展。美国主导下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经济领域的国际协调,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内部联系加强;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机制。
19.【答案】视角一科学:提供依据(略)
视角二社会:提供依据(略)
视角三殖民:提供依据(略)
视角四全球:提供依据(略)
说出看法:近代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过程中蕴含着愚昧迷信与科学理性的冲突、殖民与反殖民的冲突、西方文明与传统印度文明的冲突;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在英属印度推广牛痘疫苗,折射出殖民侵略和现代文明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历史变迁。
视角一科学:印度的人痘接种,将预防天花与宗教混杂,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接种率不到全社会的三成,不足以形成社会免疫;牛痘疫苗是近代医学的进步的代表性技术成就,牛痘疫苗推广,有利于控制天花疫情的肆虐,推动了免疫医学的发展;随着印度牛痘技术的推广,接种卫生环境的改善,接种范围的扩大,对等级、性别限制的突破,有利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促进印度现代医学发展。
(人痘、牛痘的防疫范围;宗教迷信与科学;近代医学的进步等角度思考)
视角二社会:饱受着殖民压榨、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不健全的牛痘接种体系等诸多因素造成印度民众对接种牛痘的自发抵制;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精英是接种牛痘的坚定支持者,并提供着在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资源中的接种牛痘的依据。推广牛痘接种的过程,体现出印度社会民众与精英之间的分立与互动。
视角三殖民:出于增强殖民统治合法性的需要,以及减少印度劳动力的损失、维护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统治利益的考虑,英国殖民当局大力推动牛痘在印度的普及;在疫苗推广中,英属印度政府强制牛痘接种的立法(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带有明显的殖民强制特征;排挤印度古老的人痘接种技术的同时淡化其中的传统文化色彩,加强对殖民地的文化输出;扶植印度精英,调整医护队伍,以助于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稳定。
视角四全球:牛痘疫苗的推广在欧美各国也面临着各种问题;作为被殖民的东方,牛痘技术传播是伴随着野蛮殖民侵略而来;种姓制度、宗教因素、传统文化、原有的传统人痘接种体系等,使牛痘技术在印度传播更具有特殊性。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指出研究视角的依据,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得出即可。
如:视角一科学:根据材料“在印度,主持人痘接种的是以婆罗门种姓为主的接种员,他们被看作是天花女神的供奉者,是祭司和医生的结合体。他们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接种率大约为印度人口的21%”可知印度的人痘接种,将预防天花与宗教混杂,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接种率不到全社会的三成,不足以形成社会免疫;根据材料“1802年英国殖民者将爱德华·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模式作为‘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及实施‘文明教化’的手段引入印度”可知牛痘疫苗是近代医学的进步的代表性技术成就,牛痘疫苗推广,有利于控制天花疫情的肆虐,推动了免疫医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在天花肆虐的背景下,在确保生命安全与坚守宗教和传统之间,牛痘疫苗得到了有利的推广”可知随着印度牛痘技术的推广,接种卫生环境的改善,接种范围的扩大,对等级、性别限制的突破,有利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促进印度现代医学发展。
视角二社会:根据材料“印度严格的等级界限与女接种员的缺乏、高温潮湿的环境及大部分印度人把牛痘接种视为‘恶意的英国人与受到侵犯和破坏威胁的印度人及其神圣事业之间的冲突’,从而引起民众对牛痘接种的自发抵制”可知饱受着殖民压榨、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不健全的牛痘接种体系等诸多因素造成印度民众对接种牛痘的自发抵制;根据材料“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新式知识精英及其影响下的媒体是西方医疗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可知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精英是接种牛痘的坚定支持者,并提供着在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资源中的接种牛痘的依据。结合牛痘接种的推广过程可知推广牛痘接种的过程,体现出印度社会民众与精英之间的分立与互动。
视角三殖民:根据材料“将牛痘疫苗与空气一样,免费授予印度民众,这将增强英国统治的合法性,是英国人道主义和对印度人民仁爱的象征;因此无论从慈善还是金钱的角度来看,拯救印度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可知出于增强殖民统治合法性的需要,以及减少印度劳动力的损失、维护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统治利益的考虑,英国殖民当局大力推动牛痘在印度的普及;根据材料“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可知在疫苗推广中,英属印度政府强制牛痘接种的立法(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带有明显的殖民强制特征;排挤印度古老的人痘接种技术的同时淡化其中的传统文化色彩,加强对殖民地的文化输出;根据材料“印度知识精英利用自身的威望和能力巧妙地提出了牛痘疫苗实际上是人痘疫苗的一种改良或变种”可知扶植印度精英,调整医护队伍,以助于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稳定。
视角四全球:结合疫苗接种初期的艰难历程可知牛痘疫苗的推广在欧美各国也面临着各种问题;结合牛痘接种的途径可知作为被殖民的东方,牛痘技术传播是伴随着野蛮殖民侵略而来;结合文明交流的冲突可知种姓制度、宗教因素、传统文化、原有的传统人痘接种体系等,使牛痘技术在印度传播更具有特殊性。
结合近代文明交流中中西方文化冲突相关知识,说明看法:近代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过程中蕴含着愚昧迷信与科学理性的冲突、殖民与反殖民的冲突、西方文明与传统印度文明的冲突;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在英属印度推广牛痘疫苗,折射出殖民侵略和现代文明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历史变迁。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