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绣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缝绣的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3、愿意体验用针线缝绣,养成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难点:自己用针线缝绣出简单的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刺绣图片,视频等。
学生:工具、材料,如布(不同材料和颜色)、线(各种颜色和种类若干)、刺绣针(各种型号若干)、刺绣绷框、剪刀、图样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欣赏民间的缝绣作品,并适度讲解有关作品的知识,作品选择要难易搭配,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缝绣制品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展示。说一说
2、教师还可以请同学讲一讲身边的缝绣用品,如衣服上的一朵小花,一个别致的小钱袋,谈谈对缝绣制品的看法。
二、探究
可以带着下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如:“你喜欢这样的用品吗?这些物品上的刺绣有什么不同呢?”“你都知道哪些种类的刺绣?四大名绣好在哪里?”“刺绣中的图案和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图像有什么不同?”“缝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位有名的刺绣大师?”自然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氛围,提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三、师生活动
1、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对针线接触的比较少,教师要注意尽量使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等。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多媒体播放教学。教师尽可能详细地讲解各种基本的针法和缝制的步骤。也可以边讲边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究。如讲十字针法时,什么样的针法是十字针法?十字交叉成多少度?十字针法绣的顺序是什么?绷边用的针法是怎样的?在琢磨缝制方法与步骤时,可让学生回忆会的缝制方法有哪些,再讨论研究缝制过程,更重要的是哪些地方该用哪些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起点不要定得太高,应从基础入手讲解,如:怎么使用刺绣绷框;线和布的质地要接近;线长1.5尺左右为佳;刺绣开始和结束时要将线打结;把你喜欢的色线穿在绣花针上,绣在你认为颜色搭配合适的地方;缝制时如何翻面,如何充填等。
2、缝绣的创作范围很广,可以是一个小玩具,也可以是一件生活用品,如手帕、电话盖巾等,而刺绣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小装饰,绣上两三针即可。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整体考虑布的运用,把图案绣在恰当的位置上。让他们自由想象,设计出符合自己心意的物品。
四、课后拓展
刺绣是一门极细致的手艺,刺绣不仅要心细手巧,而且还要有耐性。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鼓励动手能力好的学生多帮助周围的同学。教师要全程巡视,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帮助与指导,还要帮助学生克服浮躁等不良习惯。提示学生缝绣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把每一针都绣得恰到好处,这样缝绣时就不会乱七八糟,绣出来的图案才会更加精美。
五、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从中尝到了亲自设计、亲自缝制,创造出劳动成果的快乐,因而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涨。
2、在展示评价时,要尽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如:让学生谈谈制作时的感受,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特别是缝绣工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进行一个小小的缝绣工艺品展示,把一个个不同造型、不同款式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进行观摩、评论和交流,评评谁是“缝绣大师”等。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