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分组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
的密度 1. 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2. 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3. 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实验提要尝试练习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1. 实验原理: 。
2. 实验器材: 、 、细线、食
盐水、烧杯、小石块(形状不规则)、水等。
3. 实验过程和方法:
(1)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记
录在下表中。
②在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记
录在下表中。量筒(或量杯)ρ=m/V 天平 实验提要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③用一根细线系住小石块,然后把小石块轻轻浸没到量筒
内的水中,待上升的水位稳定后,读出放入小石块后水面
所指的刻度V2,即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计算出小石块
体积V,记录在下表中。
④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提要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2)测量食盐水的密度
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V的食盐水,记录在下表中。
②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记录在下表中。
③把量筒中食盐水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
和食盐水的总质量m2,计算出食盐水的质量m,记录
在下表中。
④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食盐水的密度。实验提要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3)方法小结:
①用天平测出被测物的质量;
②用量筒(或量杯)测出被测物的体积;
③根据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实验提要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A.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B.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C. 调节天平使天平横梁平衡;
D.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
水的体积V。
那么,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盐水密度的计
算式是ρ= 。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CADB (m1-m2)/V 实验提要2. 以下四组器材中,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
是 ( )
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天平、刻度尺、细线
D. 天平、水、细线、烧杯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B 实验提要3.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用已调好的天平称
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
克,用量筒测出矿石的体积是30毫升,由此可知,矿
石的密度为 克/立方厘米。课前 · 预学区自主学习 基础落实 学习目标尝试练习83.4 2.78实验提要【例1】 某同学要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密度。他现
有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并
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2;
C. 使石蜡块和铁块都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
刻度V1;
D. 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
E. 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F. 用细线把铁块系在石蜡块的下面,只让铁块浸没在量筒里
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3。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1)请将必要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2)写出石蜡块的密度ρ蜡= 。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解析 (1)本题考查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
(2)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量筒正确测量石蜡块的体积。
要准确测量石蜡块的体积,就必须让它浸没于水中,因此可
以借助铁块使石蜡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总体积;同理运用排
水法测得只浸没铁块时的总体积,即可算出石蜡块的体积。
先测质量再测体积。但是,铁块的质量没必要测量,量筒中
水的体积也不必测量,只要测出浸没小铁块时水面对应的刻
度(V3),还要测出小铁块和石蜡块同时浸没时水面对应的刻
度(V1),即可算出石蜡块体积(V1-V3)。【例1】 某同学要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密度。他现
有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并
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2;
C. 使石蜡块和铁块都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
刻度V1;
D. 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
E. 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F. 用细线把铁块系在石蜡块的下面,只让铁块浸没在量筒里
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3。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1)请将必要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2)写出石蜡块的密度ρ蜡= 。ADFC M1/(V1-V3)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开水瓶软木塞密度的实验示
意图。
实验步骤:
A. 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B. 用天平测出软木塞
的质量m
C. 向量筒中装入适量
的水
D. 读出水的体积V1
E. 用细线系住软木塞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
和铁块的总体积V2
F. 将软木塞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铁块和软木
塞的总体积V3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3)反思实验过程,发现有一步骤是多余的,此步骤是
________(填序号)。
(4)考虑到软木塞的吸水性,实验测得的密度应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实际密度。大于 1250 90 0.3×103 D(1)步骤A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应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根据实验示意图和步骤中的标注,将表格填写完整。右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例2】 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方法和步骤完全正
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
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示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解 析跟踪训练(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并
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
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
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ρ′和
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ρ′ ρ(填
“>”、“<”或“=”)。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密度测量中测量工具的读数,以及减少误
差的方法。
(1)由图可知,倒出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0克+
10克+5克+2克=117克。由表可知,倒出的盐水质量为
33克,所以,倒出盐水前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17克+
33克=150克。
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还需要测出盐水的体积,所以,表
格中应添加“倒出盐水的体积V/毫升”。由图可知,倒出
盐水的体积为30毫升。根据密度公式可得盐水的密度为ρ
1.1克/立方厘米=1.1×103千克/立方米。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2)第二位同学在实验中把量筒内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
此时量筒内必定有残留的盐水滴,导致所测盐水质量偏
小,从而使测出的盐水密度ρ′偏小。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倒出的盐
水体积V
(毫升) 150117301.1×103 【例2】 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方法和步骤完全正
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
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示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并
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
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
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ρ′和
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ρ′ ρ(填
“>”、“<”或“=”)。<解 析跟踪训练跟踪训练2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a. 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图甲);
b. 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入下表);
c. 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d.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2)由实验测出的盐水密度与实际盐水的密度会有误差。
如本次实验按上述的a、b、c、d顺序操作,则测出的
盐 水密度会 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
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
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1)请根据以上操作填好下表的空格: cabd5064.5 54 1.08×103 小于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A. 基础过关 1. 测定质量约20克的酒精(ρ=0.8×103千克/米3)的体积
时,应选下列量筒规格中的 ( )
A. 量程20毫升,最小刻度1毫升
B. 量程25毫升,最小刻度1毫升
C. 量程100毫升,最小刻度5毫升
D. 量程50毫升,最小刻度2毫升B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2.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
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
A.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 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 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
和水的体积V2B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3. 蜡的密度比水小,为测定蜡块的密度,有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②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
③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④往量筒中倒入
适量的水;⑤记录液面刻度;⑥只将铁块浸没在水中,
记录液面刻度;⑦将铁块和蜡块用细线捆住一起浸没
在水中,记录液面刻度。将必要的步骤和次序排列后
应该是 ( )
A. ②④⑤⑥⑦ B. ⑥⑦④②
C. ②④⑥⑦ D. ②④⑤⑦C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4. 测一规则的正方体铁块的密度所用的器材是 、
;若测得其边长为1厘米,质量为7.9克,
则该铁块的密度为 千克/米3;若切去一
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 。天平 7.9×103 7.9×103千克/米3 刻度尺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5.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
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3g,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
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30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空
烧杯的质量为50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
为 kg/m3。1.1×103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6. 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如图,小石块体积为 厘米3,若小石块质量为
52克,则小石块密度为 克/厘米3;
(2)若实验中测小石块体积时,小石块浸没水前读取水的
体积视线俯视,小石块浸没水后读取水的体积视线仰
视,则小石块密度测量值会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20 2.6 偏大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7. 小薛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
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
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
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标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
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
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kg/m3。 CBDEA左 3.1×103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B. 能力提升8.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③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⑤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
A. ① B. ②或④
C. ③ D. 都不能省去B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9.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
石的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_g。 175.6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 g/c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
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
小”、“不变”)。70 2.51偏小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10. 以下是小李同学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
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以
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同学的实
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m2;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
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
码的总示数为m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
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
= 。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水面做记号,取出m1ρ水/(m3-m2) 石块,向杯内加水到记号处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11. 科学活动课上,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
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
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
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
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
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了猜想:
猜想一:因为乒乓球的体积比玻璃球的体积大;
猜想二:因为乒乓球的质量比玻璃球小。
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做了以下的实验: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
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
现象。
(3)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
/cm3)随堂 · 检测区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4)分析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后回答猜想一 ,
猜想二 (填“正确”、“错误”)。
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
。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科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
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米粒中的糠皮筛出来(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错误 错误 乒乓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 课外 · 拓展区 科学广角 超越自我 在研究黄河水的实践活动中,某研究小组无法直接获取
黄河水,因而设计并进行黄河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他们在
一个量筒里放入50克干燥的“黄土”,先倒入250mL清水,接
着每次加入50mL清水配制成不同的泥沙水,并分别测出不同
泥沙水的体积。她们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课外 · 拓展区 科学广角 超越自我 (1)分析上表中有关数据,你认为泥沙水的含沙量和泥沙水的
密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发现,她们的实验可以测得“黄土”的密度,请
你根据上表中数据计算出“黄土”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3kg/m3 (不计黄土和水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含沙量随泥沙水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提示:(1)观察表中数据,通过分析泥沙水的含沙量和泥沙
水密度的变化规律,可得出结论;
(2)泥沙的质量始终为50g。根据泥沙水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之差,可得出泥沙的体积(分别用四次实验中泥沙水的体积
减去水的体积,可得出泥沙的体积,再求出平均值)再代入
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可得出泥沙(黄土)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