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童诗写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童诗写作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17: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童诗写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活动——童诗写作》教学知识点选自于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为诗歌实践单元,安排了一个“轻叩诗歌大门”诗集编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每一篇课文后也安排了循序渐进的活动提示,本个课时设计便是围绕第11课《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来展开。
二、教学目标
(一)对童诗写作产生兴趣;
(二)能围绕主题展开想象;
(三)自定角度,创编小诗。
三、教学重难点
(一)仿照名家诗歌,围绕主题,从不同方面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
(二)写一首小诗。
四、学情分析
儿童心灵自由,想象丰富,是天生的诗人。让学生写写现代儿童诗这一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在他们最有诗性的年龄,为其搭建了创作的平台。
在本课开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量的现代诗歌,并通过反复朗诵、仔细品读等练习活动,掌握了现代诗歌形式自由、想象丰富的特点。在四年级上学期学校语文节和风筝节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诗歌创作的方法,在学完本单元第9课和第11课第一课时后,也进行了简单的诗歌仿写和创编活动,因此,学生对童诗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与能力基础。
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而言,灵活的诗歌语言表达以及大胆又合理的诗歌想象都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语言积累、诗歌范例以及方向引导,所以,本节课为了降低学生创编难度,首先选定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并提供不同儿童诗歌范例,重点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想象和创编诗歌。
五、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起兴趣
1.展示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回顾之前已经做过的相关诗歌练习,肯定学生学习成果,谈话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同学们,第三单元学习到了现在,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冰心奶奶对母亲、对大海深深的依恋,看到了艾青笔下充满生命的那一抹抹春绿,也欣赏了在叶赛宁屋前那一棵挺立而又高洁的白桦。我们在朗诵、赏析、仿写中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上节课我们也尝试写了一首木棉小诗,同学们的创作都十分出彩,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创编小诗,为我们的综合性活动——编订小诗集做好准备吧!
2.结合日常师生生活对话,引出主题——星星和月亮:
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写的儿童诗主题呀,灵感是来源于很多同学都来跟我说,学习了第9课后,觉得冰心奶奶的情思就如同天上的繁星般璀璨发着光,实在是美极了。那么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就来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写进我们的小诗里吧!
(二)不同角度,引导想象
1.以顾城《星月的来由》为范例,引导学生想象星星月亮可以怎么样产生,提出第一个想象角度:星月的来由。
月亮和星星从哪里来?如果是在平常,我们可能就打开书籍寻找那些科学答案了,但是在这首小诗里,却可以给我们一种奇特的感觉,星月的来由,原来可以这样的与众不同:树笔直地向上生长,想着去撕裂天空,可是它没有成功,只戳破了几个小窟窿,这些窟窿啊,透出光亮,就变成了我们的月亮和星星。孩子们,在顾城的笔下,星月的来由,是不是被想象得很有趣呢?星星、月亮、天空仿佛都充满了生命,可爱极了。那么你呢?你认为月亮和星星又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想一想,写一写,再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以圣野《磨刀石》和林焕彰《夜晚的天空》为范例,引导学生想象星星和月亮可以是什么样子的,提出第二个角度:星月的样子。在本部分,简单点出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读了《磨刀石》这首诗,我们会惊叹圣野爷爷的发现。那弯弯的月牙就像弯弯的镰刀,而一颗颗的星星,就是成熟的麦粒。月亮把夜空当做一块磨刀石,磨亮了,就准备去收割麦粒啦!这一个个生动的比喻,把星月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还赋予了他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多么神奇的想象呀!
在台湾诗人林焕彰的笔下,我们看到许多怕冷的小眼睛,那些小眼睛是猫咪的小眼睛,他们都躲在妈妈的怀里。多么可爱的小眼睛啊!这些小眼睛是什么呀?啊,原来是可爱的星星,而且啊,还一定是冬天的小星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星星的样子写得多么的令人喜爱呀!
3.以谢尔·希尔弗斯坦《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为范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和星月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提出第三个想象角度:和星月间的趣事。
星星又老又旧还生锈,所以谢尔大叔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你瞧,谢尔大叔把星星想象成了我们家的窗户,时间一长,就需要带上水桶和抹布,去擦一擦,洗一洗。夜空中,星星就是这样,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有时还没了踪影。对此,你又有什么想法呢?把你有趣的想象写进小诗中吧!
(三)总结归纳,自编童诗
根据分析,总结想象角度:来由、样子、趣事……提出编写要求。
(四)交流展示,点评修改(微课中未体现)
1.学生创作完成后,将作品发送至钉钉群中。
2.学生自主阅读,并利用点赞功能,在自己为之一笑、为之心动、为之感怀的诗歌作品后点赞。
3.多角度点评诗歌:
(1)点赞数最多的诗歌:请小作者来朗读,并让同学们分享喜欢的理由;
(2)自己为自己的诗歌点赞: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自创小诗,读一读品一品;
(3)老师推荐:在没有被学生推荐的诗歌中,老师再挑选出一些优秀诗歌或诗歌片段,分析写得好的地方,向同学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