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课前准备:
课本、任务单、练习本、文具等
自主任务
一读:《迢迢牵牛星》(读诗歌、注释)
二查: 老师抽查、分组同学检查
课堂要求:
遵守课堂公约,全程开启摄像头,开启麦克风
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课堂互动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3
学习目标:
1.通过划分节奏、标注重读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迢迢牵牛星》。
2.通过结合注释和查阅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描绘古诗的画面和感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七夕节的习俗。
迢迢牵牛星
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步骤
1.知诗人,解诗题
2.借注释,明诗意
3.诵诗句,品诗味
4.想意境,悟诗情
《古诗十九首》 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它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中,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不是作于一时一地,其作者也不是一人。古人对《古诗十九首》评价很高,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后世很多诗人也都学习、借鉴了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知诗人
古诗中的风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因为这天是织女和牛郎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解诗题
牵牛星
迢迢
迢迢
牵牛星距离织女星显得遥远。
遥远
明亮的样子
大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
借注释,明诗意
相隔
大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不能对话。
又
多远
间隔
借注释,明诗意
借注释,明诗意
释义: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不能对话。
路途遥远
织女娇美的姿态
遥远的牵牛星和洁白明亮的织女星遥遥相望。
朗读时,“迢迢”可以读得慢一些、长一些,“皎皎”二字起调可以稍高、稍短。
诵诗句,品诗味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心不在焉地摆弄着织机,发出轧扎的织布声,她坐在织布机前,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读“纤纤擢素手”时可以将语调放得轻柔一点,读出柔美之感,“札札”读得短促一些,使人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响声。边读边想象织女因思念而悲伤、哽咽的样子。
诵诗句,品诗味
语调稍低缓,最后一句适当拖长语调。重点读好“脉脉”一词,读出牛郎织女无尽的思念。
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仿佛看到了织女在河中婀娜的倒影、优美的身姿。
织女无言中透露着离愁,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诵诗句,品诗味
诵诗句,品诗味
朗读展示模板:同学们好,我是 ,今天我给大家朗读《迢迢牵牛星》。
评价展示模板:我给 几颗星,理由是:
1.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夫妻之间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
想意境,悟诗情
“盈盈”写出了水之清澈,既表现出水波的晶莹,又表现了女子的魅力,还可以想象出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盈盈一水”至此也成了阻隔两情的象征。
“脉脉”用来形容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的样子,这里指织女只能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话。
“不成章”:这三个字蕴含着一个“思”字,揭示了织女的内心动态。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终日劳作却“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指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女泪。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织女相思之苦。
2. 《迢迢牵牛星》借助了哪些词、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
3.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叠词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使诗歌表达的情感更加动人。
主题概括
《迢迢牵牛星》借 、 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或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得的愁绪。
离情别意
牛郎
织女
课后巩固练习(10分钟)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是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补充笔记
必做:
1.《迢迢牵牛星》诗歌、注释、翻译写一遍。
2.完成《藏戏》预习单。
选做:
1.钉钉家校本智能练习。
作业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