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节 土壤
土壤定义
土壤组成: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
颜色
质地
剖面
特点:呈酸性,肥力低
江西高安红土地
分布: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红色成因:含铁氧化物
红壤
黑土
腐殖质含量多
东北平原
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东北五常的黑土地
黑色成因
分布
特点
土壤质地矿物质颗粒由大到小
石砾
大于2mm
0.02-2mm
0.02~0.002mm
沙粒
粉粒
黏粒
小于0.002mm
土壤的分类:
比较砂土壤土黏土三种土壤的性质不同?
三种土壤透气性从优到劣以此是?
三种土壤透水性从优到劣以此是?
三种土壤保水性从优到劣以此是?
三种土壤保水性从优到劣以此是?
三种土壤最容易耕种的是?
三种土壤中哪个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土壤剖面构造之森林土壤
土壤剖面构造之耕作土壤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土壤的主要形成
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成土母质——土壤的母亲
土壤的形成因素:成土母质
提供有机质;转化为腐殖质;
在土壤表层使营养元素富集;
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有加速作用。
土壤的形成因素:生物
(岩石风化强度与速度与温度降水呈正相关)
思考:为什么气候寒冷的东北形成了腐殖质丰富的黑土地?而南方丘陵没有形成?
土壤的形成因素:气候
坡度大小决定颗粒物的沉积
坡向决定蒸发和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的形成因素:地形
地形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约厚,土层分化约明显
时间
土壤的形成因素:时间
;
不合理耕作,破坏土壤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
合理的耕作,改善土壤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的形成因素:人类活动
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①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
②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
③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壤颗粒较细。
1成土母质
2气候
3地形地貌
土壤的功能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蓄水、保水功能
人类种植农作物的基础
土壤的养护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光施农家肥
豆科,其固氮能力强.
紫云英还是一种牲畜饲料并且营养丰富。
中国南方用作稻田冬季绿肥栽种。
紫云英
Astragalus sinicu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