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节 水循环
2020级高一地理第三章
阜阳市第三中学
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
water cycle
Water on earth
第3章 第1节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情境导入
诗仙·李白
李白诗句中的黄河之水是否真的来自于天上?
是否正如他所言:黄河注入大海?最终一去不复返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问题
1.水循环定义
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2.水循环环节
水循环包括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水汽输送等环节。
其中凝结降水、水汽输送、蒸发和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最主要环节。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3.水循环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种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这就是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洋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蒸发
降水
蒸发
凝结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入渗
地下径流
海 陆 间 循 环
降水
海上内循环
凝结
降水
蒸发
植物蒸腾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陆地内循环
认识水循环:主要动力、环节名称、经历的圈层、水态的变化
水循环的概括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cycle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 …
… …
水循环示意图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
影响因素 光照 气温 风速 湿度 水域面积
因素特征 强 高 大 大 大
蒸发量 大 大 大 小 大
影响蒸发的因素
影响下渗和地表径流的因素
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水分下渗,但会增加、加快地表径流
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但会增加、加快地表径流
砂质土壤利于下渗,减少、减缓地表径流,黏质土壤或冻土不利于水分下渗
植被茂密,利于下渗,减少、减缓地表径流
硬化路面不利于下渗,增加、加快地表径流
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
合理建坝能调节径流,造福人民
过度建坝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地表水位升降又引起地下水位变化
建坝前
建坝后
人类活动与水循环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
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
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后
前
雨量
人类活动与水循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分析砂石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读课本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读课本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孔隙增大
下渗速度
地表径流流速变慢
削减地表径流
增加地表粗糙度
下渗量增加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读”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根据图3.4可以发现砂田的蒸发量总小于裸田的蒸发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
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
新知讲解
探究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4
24
江河
更新周期:16天
湖泊
更新周期:17年
深层地下水
更新周期:1400年
高山冰川
更新周期:1600年
极地冰川
更新周期:9700年
海洋
更新周期:2500年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水的存在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很大。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3)黄土高原的表面形态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这两个问题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新知讲解
探究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地球的各个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塑造地表形态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影响全球气候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地影响。
归纳总结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量平衡器
天然淡水制造厂
大自然的空调
地形雕塑师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促进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内容回顾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促进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换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课堂练习
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____;包含a、c、d、e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
水汽输送
季风
D
C
4.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5.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A
C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