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7 09: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能够自主完成本单元的思维导图,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初步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与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时间跨度较大的西学东渐(jiān)等事件以年表的形式,结合中外史纲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归纳特定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中华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对异国他邦文化的学习、接纳、内化,并发展成为中华的一部分,通过参悟、内化据证辨析,实现对史料的合理解读,从而达到历史深度学习的思维方法。
3.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并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和向西方传播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学西传,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终达到对本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教学内容】
本课为统编教材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第2课时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一是、两汉之际佛教文化的初传,由于佛教中的清规戒律与本土儒学思想碰撞、磨合再到二者的对话,后来,逐渐与儒、道文化相互融合与本土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始于明末时期的西学东渐(jiān),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全面开始。西学东渐(jiān)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随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社会各阶层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所进行的抗争、对国家出路的艰难探索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向外辐射,如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又叫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和中华文化向西方传播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学西传。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上看,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习重难点】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特征、发展;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20年的春天,病毒肆虐下的神州大地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再有锣鼓喧天的欢腾,留下一片沉寂。这场灾难的巨手撕碎了万物复苏的生机,但它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集体,面对灾难时的默契。千年以来,这份默契一直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翻开全球抗疫的地图,应对新冠疫情最好的是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而这些国家恰恰是东亚文化圈受中华儒家文化影响最大的区域。原因何在呢?我们一起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一同探讨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讲授新课: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时间上跨度大、涉及空间范围广,对中外历史影响深远。利用历史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并建立直观的时空坐标,明确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初步感知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同时也在不断向外辐射、影响。
第一篇章 鉴古知今
一、佛教文化的传入
1.初传·两汉之际
佛教初传中国的两汉之际,儒家学说已变成一尊,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不仅外来思想不可能被传播,就是其他流派的中国固有学说也一概弃之。自此,佛教受到传统思想的抗拒与排斥,具体表现为佛教中剃度、出家、离俗、清规戒律与传统儒学中有违君臣大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儒家认为佛教是与“尧舜周孔之道”相对立的“夷狄之道”。对此,佛教不但没有公开辩论,反而从与儒家思想有一定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共通之处,为求庇护与立足。此外佛教还宣称自己的宗旨与道术中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一样,要求人们“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自称“佛道”,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术。佛教宣称有利于维护忠孝、纲常名教、益于王化、出家为大孝···所以佛教在东汉时期能在统治阶级得到较广的传播。
2.播散·魏晋时期
汉末三国时期,僧人为躲避战祸,多从北方到南方,给吴地带去佛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功的成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并竭力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依据。魏晋南北朝佛教信徒与佛经译著几乎同步增长。凡是印度及西域佛教经典中已有的,中国都有相应的汉译本。鸠摩罗什(343-413),祖籍天竺,生于古代西域乌兹国,家世显赫,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通晓梵语与汉文,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南北名僧多会于此,门生弟子多达三千。所译经典极为广泛,《成实论》、《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等文精义明,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较高的汉语水平,他所翻译的经典,基本保持了原文的涵义与风格,为古今佛教界推崇。他的译经事业开创了整个中国佛教史的新纪元,他也被认定为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首。
魏晋时期政治对思想的控制较为松弛,已经又受当朝政府的推崇,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出现宗派竞相发展的格局。另外,佛教的发展还推动了佛教石刻的兴盛,出现了几大著名的石窟,如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3.本土化·魏晋至隋唐
从隋文帝杨坚大兴佛教,到唐朝是佛教最盛期,佛教出现了不同的宗派,武则天时期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禅”是静坐的意思,即提倡安心静虚的修行方式。禅宗改造了传统佛教,废弃其违背儒家孝悌观念的戒律,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从而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口味。佛、儒、道在唐代三教并立,互相对话、互相影响提升,形成了三教彬彬盛大的局面,为宋代创立理学创造了思想基础。然而,唐朝的皇帝中有人崇佛,也有人废佛。废佛的原因是佛教寺院大量侵占土地,荫蔽人口,使国家赋税收入减少,兵源困难。唐武宗李炎时(公元840年一846年)曾开展一次唐朝最大规模的废佛运动,全国一共拆毁佛寺四千六百多所,拆毁僧舍四万多所,强迫僧尼还俗者26万人,释放寺院奴婢15刀人,投收寺院土地数目刀亩。随着唐王朝的没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宣告结束。
4.衰落·宋元后
中国佛教经过唐末、五代两次的法难,以及朝代更迭的战乱后,由于经典散佚、寺院毁坏、僧侣受迫等,致使佛教几乎到了衰萎凋落的地步。直至宋代始现复苏之迹,唯宋元之后至盛清八百年的佛教,因国运不兴,佛教虽绵延不绝,然已不如隋唐时代的弘盛。自此,佛教一改传统型态,逐渐倾向生活修行与宗派调和的路线。总体而言,近2000年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尽管经历多次起落,但已经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思考: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古代思想;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细致分析,都对我国固有的文化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例如,隋唐二代,儒释道思想相互融合、相互促发给,共同成就了当时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而后,宋代的儒家学者无不深研佛学,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阐释儒学。佛教与儒教混合交融的典型产物就是所谓的“居士”。苏轼首先以此名词自称,号“东坡居士”,此后许多学者都曾研究佛学,过着苏轼式亦儒亦佛的居士生活。②宗教信仰;佛教信仰能在思想和精神上带给普通民众很多的启示与安慰。人们认为虔诚礼佛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神灵和信仰的认识,使他们在世俗的世界里感受到超验世界的神圣与美好。③古代文学;六朝至两宋,佛学盛行,许多诗人涉足佛教,与僧侣结交,诗歌创作亦受到佛教很深的影响,著名诗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人都崇信佛教,许多诗人还以禅入诗,许多作品寓理禅意于其中。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以佛教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等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如《西游记》、《济公传》,《水浒传》、《红楼梦》也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④绘画、雕刻艺术;许多我国著名画家,如晋代顾恺之、南朝陆探微、隋代郑法土、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都曾潜心于佛画的创作。今天我们引以为傲的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及四川大足石窟等等大小石窟造像,就是在北魏至隋唐时期佛法在我国最兴隆的时期产生的。⑤利益习俗;如盂兰盆会、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直接脱胎于佛教节日。
过渡: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有益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消极影响:①因果轮回思想和具有迷信色彩的宗教仪式,民众对佛教教义的认识有限,往往只是借助佛教某些仪式、民间说法来理解佛教。所以更多从消灾祈福、神异奇迹等方面来崇信佛教,形成铺张浪费、崇信鬼神等不良习俗。②寄食阶层,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有可耕种的田地,出家人自食其力。后期由于社会动乱、官府灭佛、天灾等原因,流离失所或丧失土地的僧人越来越多,他们不愿返依民间就四处游走,拜门乞食,这种“化斋”、“化缘”使得部分僧人逐渐演变成社会上的“寄食阶层”;③宗教被社会势力争相利用,一些权势者利用宗教的神秘感、神圣感,利用普通民众对宗教的狂热信仰,以宗教的名义来推行自己的政治意图和主张,满足个人私欲。
二、西学东渐(jiān)
1.概念: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并引发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初始:明朝末年
(1)内容:①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著作相继译介至中国。
③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特点: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所触动;
②传教士在宗教传播的同时,也传入大量科学技术;
③西方科技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相对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3.全面开始: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运动前后
第一阶段:舰船利炮下惊醒——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阶段:内忧外患下渐醒——中西西用(求强、求富;冲击夷夏之辩)
第三阶段:民族危亡下觉醒——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形成思想解放)
4.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篇章 彰往察来
一、东亚文化圈(又称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
播放视频《汉字文化圈》
1.概念:古代中、日、韩三国,由于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因素,形成一个东亚文化圈。
2.内容:
日本 韩国 越南
汉字 假名 谚文 喃字
制度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儒学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将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 4世纪后,佛教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其他 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转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3.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二、中学西传
1.概念:中华文化向西方传播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现象。
2.内容:
四 大 发 明 造纸术 8世纪后(唐朝),造纸术逐渐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促进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其他 1.16-18世纪,孔子思想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史学、地理学、科技、文学等成就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辨析:“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庚子冬春跨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首先在中国爆发,随后席卷全球各国。然而,面对这场“疫情大考”,不同国家交出不同的答卷。中国最先面对肆虐的疫情,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率先成功控制。而反观西方发达国家……
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全球性的危机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鲜明对比,其背后深层原因,除了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外,还有中华文化的优势起着重要作用。
1.中华文化的优势在政府层面的体现。疫情期间,中国政府调集全国医疗力量支援武汉,极短时间里相继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方舱等医院,履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本着生命就是最大的人权,经过全国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2.中华文化的优势在民众层面的体现。宋儒张载有云:“为天下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新冠疫情来临之际,各路解放军、各地援鄂医疗队援驰武汉,做最美逆行者,发出“不胜不归”的铮铮誓言。各地援助的医疗防护物资、善款从全国纷纷向湖北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系疫区,与湖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新冠疫情爆发之际,正值春节,自政府宣布封城后,普通民众不拜年、不走动,居家隔离出门必戴口罩,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也体现了中国人注重家庭,关爱家庭的文化。
课后作业:凡是过往,皆为历史。抗疫期间中国为人类抗疫史提供宝贵的经验,请同学们从“抗疫大考” 感悟中华文化的力量为题,谈谈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一篇章 鉴古知今
一、佛教文化的传入
二、西学东渐
第二篇章 彰往察来
一、东亚文化圈
二、中学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