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虚词“以”的用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在语境中理解虚词的能力。
2、培养勤奋的学习态度,积累虚词用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虚词“以”的三种方法;积累虚词并通过练习,培养理解虚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文言虚词试题的考查中,同学们都觉得文言虚词的用法错综复杂,识记起来费事还容易混淆,其实要记住它们也不难,老师有妙招,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巧记虚词“以”的用法,希望这节课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 检查自主学习
1. 学生小组内交流导学案问题答案。
2. 老师巡视,指导点拨。
3 .每组选代表全班展示结果。
三 合作探究
1 探究导学案每个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2 组长带领组员试归纳总结。
3 老师协助小结整理如下:
⑴、作介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 ①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译: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例如: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两章》)
译: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川的险要。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 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③介绍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如:①能以径寸之木 。 《核舟记》
译:能用径寸的木头,
②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译:一定把它分给其他人。(以食养生的东西)
⑵、作连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或“以便”。
例如:①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
译: 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②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译:以便激怒其他的人。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从而”。
例如:①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译: 以致损伤了先帝在世的英明。
②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译: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忠诚进谏的道路。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如 :①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译:(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②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译:(潭)由整块的石头为底。
⑶、其他用法:主要用法有六种类型:
①动词,“以为,认为”。②通“已”,已经。
例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 都认为我比城北徐公英俊。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译: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
③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的限定.
例如: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译:本来已经觉得很奇怪了 。
3、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的限定.
例如:①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译:自从董卓作乱以来。
④“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所以”。
例如: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译: 所以先帝(刘备)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
⑤“以为”(1)把......当作。(2)认为。
例如: ①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译:因为把您当作我的长辈。
例如: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译:我认为皇宫中的事情。
⑥“所以”(1)“用来”或“用……方法来”(2)“…………的原因”
例如: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译: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
例如:②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译:这是先汉兴隆起来的原因啊。
四、当堂小结:
速记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凭在从;
目的结果是连词,
修饰承接和因果;
译作“认为”是动词。
五、当堂检测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祭以尉首。 2、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屠惧,投以骨。 4.策之不以其道。
5、何以战。 6.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7.自康乐以来。 8.或以为死,或以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