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普罗米修斯》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老师 教龄 2年
教材分析 本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希腊神话不是十分了解,这主要是由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课前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古希腊神话,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有所了解。另外,要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课时分目标 1.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忍受苦难的献身精神。 2.和同学交流故事中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 3.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4.阅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中西方神话的不同。
教学重点 1.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忍受苦难的献身精神。 2.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生词,巩固识记。 2.出示关键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生词并订正。 2.根据提示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感受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感触最深的词句,并在组内交流。 2.品读语段,体会人物形象。 ·句子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归还火种!” (1)感叹号。 (2)反问句。 (3)“决不会……更不会……”。 ·句子二: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不向宙斯屈服。 (1)“锁”。 (2)“既……也……”。 (3)“日夜”。 ·句子三:狠心的宙斯又派了……永远没有了尽头。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感受。 (2)指导句子朗读:低沉一些,缓慢一些。 1.自读课文,圈画出感触深的词句并批注,再在小组内交流。 2.自由汇报,品读语段,通过抓关键词、朗读等方式,体会人物形象。 聚焦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人物形象。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 1.抓住“终于”一词,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2.抓住“火种”一词,引导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除了给人类带来火种,还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1.有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 2.谈谈对“终于”一词的感受。 3.思考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深入了解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形象。
四、指导学生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1.通过板书重点词语,帮助学生讲述故事。 2.适时点拨学生的讲述。 1.借助板书,同桌练习讲述故事,相互指正。 2.交流汇报,互相点评。 借助板书,为学生提供以“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的讲述支架,降低难度,理清脉络。
五、开展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神奇 1.借助“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说说中国神话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奇之处。 2.引导学生回忆普罗米修斯取火的过程,发现其中的不同。 3.小结:关于火种的来源,中西方神话用不同的想象加以解释。故事虽不同,却都体现着远古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1.自由讨论钻木取火故事的神奇之处。 2.从取火方式、遇到的困难、结果等几个角度,对比中外神话的异同。 拓展阅读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神话阅读方法的认识。
板书 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 起因 —— 经过 —— 结果 “盗”取火种——遭受惩罚——获得自由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