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17: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女娲补天》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老师 教龄 2年
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冒险补天的故事。塑造了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课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文情节生动,处处充满神奇。精美的插图充分展示了女娲美丽善良、勇敢坚定的形象。   本课的阅读提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科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跟着阅读提示的指引去学习,能更好地发挥阅读、迁移能力。
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能帮助我们明晰“从哪里开始教”。在把握主要内容上,经过三年级“段落的理解与概括”,以及本单元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简要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把握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去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更多的是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阅读提示中“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这样的补白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需要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课时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能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重点 能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难点 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题,初识人物 1.深情讲述女娲补天的背景,引出课题。 2.出示课题,引导同学们交流了解女娲。 1.齐读课题。 2.交流分享和女娲有关的故事。 从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引出本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对故事主人公女娲的已有认知,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布置自读任务。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提示易错字音:措、颂、混、杀。 3.指导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相机梳理学生汇报的内容。 5.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简述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字音。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 3.概括汇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简述《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补白,创编故事 1.聚焦女娲从各地捡五色石头的句子,引发创编话题。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捡石头的句子读一读。 (2)引发创编话题:女娲寻找五色石头会经历怎样的困难呢? 2.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想象捡石头的地方、捡石过程中的困难、女娲会做(说、想)的内容,让学生尝试讲述女娲捡五彩石的过程。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补充情节、丰富故事。 1.回顾课文,找出捡石头的句子。 2.从不同角度想象捡石头的过程。 3.同桌间交流,相互评议。 4.集体交流神奇的部分,并补充自己的故事。 基于文本基本信息,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和点拨,带领学生进入寻找五彩石的艰辛历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在“合理和神奇”之间激活思维和语用,搭建起思维和表达的支架,鼓励学生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
四、总结谈话,扩展阅读 1.出示关于女娲的其他神话故事:《女娲斩康回》《女娲的传说》。 2.谈话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了解关于女娲的其他神话故事。 2.课外继续阅读。 激发学生对神话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板书 设计 15 女娲补天 天破地裂 —— 捡五色石 —— 炼石补天 —— 杀龟撑天 —— 杀死黑龙 —— 堵塞洪水 —— 天地恢复平静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