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2、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以及贯穿全曲的伴奏的节奏类型。
教 材 分 析 1、弦乐四重奏《嬉游曲》 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创作于1772年。这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八三拍紧凑的节奏,犹如舞者在不停地旋转。旋律轻快活泼,灵动的A 主题是整个乐章的点睛之笔。 管弦乐《缆车》 根据意大利男声合唱曲《缆车》的旋律改编而成。它来源于合唱曲,但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作品热情奔放、粗犷爽朗,充满乐观和自豪的情绪。管乐、弦乐紧密呼应,不但将人们坐缆车的兴致刻画得淋漓尽致,还将缆车滑行在钢索上的声音描绘的惟妙惟肖。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音乐,能熟悉主题,记住主题。 难点:分辨乐曲的体裁,初步感知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一、复习演唱歌曲《叮铃铃》
二、 聆听《嬉游曲》
三、编创活动 四、小结 五、聆听管弦乐《缆车》 六、小结 聆听《嬉游曲》 聆听管弦乐《缆车》 跟伴奏分别演唱歌曲两个声部。 分小组跟琴,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3. 合唱歌曲。 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 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简介“嬉游曲”:源自意大利文“divertire”,有使人欢乐、消遣的意思。 重点聆听主题旋律,让学生熟悉主题并记住它。 复听乐曲,说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请学生看着“乐曲演奏图”,认识“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及演奏形式。 7. 再次聆听乐曲,问:这首乐曲属于哪一种体裁?是进行曲还是摇篮曲?
师简介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请生辨别调式。 师视唱音乐片段,让生熟悉旋律。 小组讨论,完成音乐片段的填写。 个别小组展示并评价。 音乐有大调和小调之分。但我们的民族音乐却有五个调式,它们分别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 导入:出示图片设问:这是什么?你们做过缆车吗?缆车在行驶时与钢索摩擦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做过缆车的同学讲讲自己乘缆车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聆听歌曲缆,初步感受歌曲欢乐兴奋的情绪。 简介歌曲背景及歌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的意思。 复听歌曲,请学生跟唱“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模拟缆车在钢索上发出的声音。 聆听管弦乐,设问:乐曲中有哪几种主要乐器的音色?哪一种乐器表现了缆车快速滑行的情景?哪一乐段表现了人们的欢呼和惊叫? 复听乐曲,说说两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再次复听,选择贯穿全曲的节奏型,随音乐拍击为其伴奏,表现缆车快速滑行的情景。 快速滑动的缆车,伴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迅速穿过高山、森林、河流,人们大声的欢呼,高声歌唱。 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 分辨乐曲的体裁,初步感知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