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 乙 醇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掌握乙醇的组成及主要性质。
3.了解乙醇的主要用途及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关系。
4.初步学会分析官能团与性质关系的方法。一、烃的衍生物
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_____________所取代
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官能团:决定有机物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化学特性3.几种烃的衍生物①及其官能团:氯原子硝基碳碳双键羟基—Cl—NO2二、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 互溶比水小挥发2.分子结构:C2H6OCH3CH2OHC2H5OH—OH3.化学性质: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醇的用途:
(1)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2)用作化工原料。
(3)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③。【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 )
分析:因为乙醇与水互溶,形成的混合溶液不分层。
(2)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完全相同。( )
分析: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结构简式是CH3CH2OH,分子中有3种
氢原子。××(3)乙醇易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
分析:乙醇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不明亮,也无黑烟。
(4)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褪色。
( )
分析: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
橙色变为绿色。××2.问题思考:
(1)如何检验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水?
分析:向工业酒精中加入少量无水CuSO4粉末,粉末变蓝,说明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水。
(2)怎样证明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
分析:在燃烧的酒精灯的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乙醇中含有氢元素;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知识链接】
①常见烃的衍生物
常见的烃的衍生物有:卤代烃、醇、醛、酸、酯、酮、酚等,它
们的官能团分别是卤原子、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羰基、
酚羟基,在选修模块中将会逐一学习。
②羟基(—OH)中小短线的意义
羟基中的小短线只代表一个电子,表示可以和其他的原子或原
子团形成化学键,电子式为 也不是
(氢氧根离子)。③乙醇消毒剂
C2H5OH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酒精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一、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1.乙醇的结构特点:2.化学键的断裂:
(1)乙醇反应时的断键情况:(2)举例(乙醇的催化氧化):
总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反应中铜(也可用银)作催化剂。【知识备选】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醇在有催化剂(铜或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醛,但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生成醛。
(1)凡是含有R—CH2OH(R代表烃基)结构的醇,在一定条件下都
能被氧化成醛:2R—CH2OH+O2 2R—CHO+2H2O
(2)凡是含有 结构的醇,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氧化,
但生成物不是醛,而是酮( )。(3)凡是含有 结构的醇通常情况下不能被氧化。【学而后思】
(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铜丝是否参与反应?铜丝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铜丝参与化学反应,铜丝先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后又被乙醇还原为铜,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起催化剂的作用。
(2)结合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判断相同碳原子数且结构相似的醛与醇相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何关系?
提示:醇催化氧化时,分子中去掉两个氢原子,故醛比生成它的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小2。二、乙醇与钠的反应【知识备选】醇的取代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的—OH或—OH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其他原
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如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C2H5OH+C2H5OH C2H5OC2H5+H2O
CH3CH2OH+HBr CH3CH2Br+H2O【学而后思】
(1)如何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
提示:根据1 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0.5 mol氢气,即可
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
(2)二甲醚( )是乙醇的同分异构体,判断二甲
醚能否与金属钠反应。
提示:不能,二甲醚中无羟基氢原子,全部是碳氢键,不与金属钠
反应。类型 一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典例】比较乙烷和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两个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乙烷属于烃,而乙醇是乙烷的一个H原子被“—OH”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
(2)乙醇中H原子的类型共有3种。
【解析】选B。乙烷和乙醇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3、CH3CH2OH,乙醇分子可以看作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可分为3种类型,故B项错误。【变式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氢氧根组成
B.乙醇是比水轻的液体,与水混合时浮在水面上
C.含乙醇99.5%以上的酒精叫做无水乙醇
D.乙醇可作为提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
【解析】选C。乙醇分子中含—OH不是OH-,因为它不带电荷,而且不能像OH-那样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因此溶于水时不分层,也不能用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变式备选】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时生成乙酸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解析】选D。乙醇在水中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和OH-是两种不同的粒子;乙醇的氧化反应表现的是乙醇的还原性;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慢,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故D项正确。类型 二 乙醇的化学性质?
【典例】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在
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结合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
(2)醇催化氧化时断裂氧氢键和连羟基的碳上的碳氢键。
【解析】选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B正确、C错误;乙醇完全燃烧时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名师点评】讲解本题时要注意以下3点:
(1)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异同;
(3)找出反应物乙醇中断键的部位。【方法规律】根据官能团判断醇的性质
(1)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羟基氢比较活泼。在乙醇与活泼金属如钠、钾、钙的反应中,断裂的是羟基中的氧氢键;在催化氧化的反应中,除了断裂羟基中的氧氢键外还断裂连羟基碳上的碳氢键。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烃的衍生物是醇,通式是R—OH,醇的化学性质类似乙醇。【变式训练】(2013·杭州高一检测)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0.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 mol H2
C.乙醇能溶于水
D.乙醇能被氧化【解析】选B。首先搞清题目要求:乙醇含有羟基,而且是一个。A项不能证明,任何烃都有此性质;B正确,证明乙醇分子中有活泼氢而且每分子中只有一个,只有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同于烃基上的氢原子;C项不能证明,许多有机物可以溶于水,如乙醛等;D项不能证明,因能被氧化的有机物不只是含羟基的化合物,而且也不只有一个羟基可以被氧化。【变式备选】欲用96%的乙醇溶液制取无水乙醇,可选用的方法是( )
A.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出来
B.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
C.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D.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解析】选C。乙醇的沸点虽然低一些,但如果直接加热仍然会有水被蒸馏出来,A错误;无水CuSO4可以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存在,但其吸水的能力有限,不能作为吸水剂,B错误;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再蒸馏就可得到无水乙醇,C正确;浓硫酸虽然可以吸水,但加热时也会和乙醇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官能团:—OH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乙烯无官能团
【解析】选A。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是CH3CH2OH,官能团是羟基,A项正确,B项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D项错误。2.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 黑色的是碳
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
质是( )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与钠反应
C.能燃烧 D.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选A。题图中的分子是乙醇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3.(2013·厦门高一检测)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块开始反应时,浮在乙醇液面的上面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解析】选D。由于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密度大,所以钠将沉在乙醇液面的底部,故A、C项均错误;钠与乙醇的反应虽然是放热反应,但由于放出的热量被周围的乙醇吸收,导致钠块不会熔化,故B项错误;由于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在钠块表面产生气泡,故D项正确。4.(双选)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氢气
【解析】选B、D。铜片灼热后生成CuO,硝酸使生成的CuO溶解,铜片的质量将减少;乙醇、氢气可实现CuO到Cu的转变,铜片的质量将不变;石灰水不与CuO反应,加热后铜片的质量将增加。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l2 CH3Cl+HCl
B.CH2=CH2+HCl CH3CH2Cl
C.2CH3CH2OH+O2 2CH3CHO+2H2O
D.
【解析】选B。A、D两个反应都是取代反应;C中反应是乙醇的
催化氧化,属于氧化反应。6.(2013·济南高一检测)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1)X的分子式是 ;
(2)X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达);
(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Y,Y的结构简式是 ;
(4)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Z的名称为 。【解析】(1)由题意知氧的质量分数为
1-52.2%-13.0%=34.8%,
则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即分子式为C2H6O。
(2)因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X为乙醇;
(3)乙醇能被氧化为乙醛,所以Y为乙醛;
(4)X为乙醇,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则Z为乙
酸。 答案:(1)C2H6O
(2)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3)CH3CHO (4)乙酸确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探究
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分子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甲、乙、丙三名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图中量气装置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20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1)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由于导管将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相连,导致两仪器内的压强相等,使乙醇容易滴下。(2)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Ⅰ”或“Ⅱ”哪种情况,
为什么?
提示:Ⅰ式中有5个氢原子处于相同的位置,有1个氢原子明显处
于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位置上,Ⅱ式中6个氢原子处于完全相同
的位置。分析实验数据知,只有1个氢原子被置换出来,显然乙
醇的结构应为Ⅰ式。(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氢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什么?
提示:在读数时,仰视和俯视都会对读数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而一定要平视;另外,假设甲、乙两管液面不相平的话,就会造成仪器内部的压强与外部大气压不同,造成误差,因而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4)学生丙不想通过称取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物质的量,那么他还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提示:如果不直接称取乙醇的质量,可以用量筒或其他仪器量出乙醇的体积,然后,用其体积乘以密度,可求得其质量,进一步可确定其物质的量。(5)实验后三名学生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入手,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要求是什么?
提示:乙醇与钠反应时,1 mol乙醇消耗1 mol钠,加入的钠有少量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要求乙醇全部发生化学反应,故加入的金属钠的物质的量应大于n mol。课件47张PPT。第2课时 乙 酸1.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了解乙酸与人们日常生活与健康的联系。
4.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一、乙酸
1.组成和结构:C2H4O2—COOHCH3COOH2.物理性质:醋酸强烈刺激性乙醇3.化学性质:
(1)弱酸性①:
①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性质:乙酸是_______酸,具有酸的通性:
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如钠)、碱性氧化物(如氧
化钠)、碱(如氢氧化钠)、弱酸盐(如碳酸钠)反应。如乙酸与
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CH3COOH CH3COO-+H+一元弱H2O+CO2↑③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乙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酯化反应:
①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_______的反应。
②反应特点:酯化反应是_____反应且比较_____。
③乙酸的酯化反应:
a.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酯和水可逆缓慢b.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_____液
体生成,且能闻到___味。油状香二、酯
1.概念:羧酸②分子羧基中的_____被OR'取代后的产物,简写为
RCOOR',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低级酯(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___,_____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具有芳香气味。
3.用途:
(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等。—OH小不溶【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
分析:决定乙酸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团是羧基,不是羟基,故乙
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
分析: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乙醇不能,故可以用紫色
石蕊溶液鉴别二者。×√(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 )
分析: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CaCO3可溶于醋酸,从而起到
除垢作用。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
应。( )
分析: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2.问题思考:
(1)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若欲取出,该如何操作?
分析:可将试剂瓶放在温水浴中或用热毛巾捂热,待冰醋酸熔化后,倒出即可。
(2)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不能,因为此时乙酸乙酯会转化为乙酸钠和乙醇而将乙酸乙酯反应掉。【知识链接】
①乙酸的弱酸性的应用
由于中学阶段常见的有机物如烷烃、烯烃、苯、醇、羧酸、醛等,只有羧酸呈现较强的酸性,因此可利用这点性质鉴别羧酸与其他有机物,如利用紫色石蕊溶液可鉴别乙酸与乙醇或苯、己烷等。
②羧酸
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羧酸,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是CnH2nO2(n≥1),乙酸是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一、乙酸、碳酸、水和乙醇中羟基氢活泼性的比较
乙酸、碳酸、水、乙醇的分子组成中,均含有羟基氢,它们有相似的性质,如易溶于水、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它们也呈现不同的性质,它们的酸性强弱不同。其酸性强弱顺序为乙酸>碳酸>水>乙醇。1.设计实验验证:
(1)给四种物质编号:①
③(2)实验及结论:(3)对比总结:【知识备选】乙酸、水和乙醇分别与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
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乙酸:
2CH3COOH+2Na 2CH3COONa+H2↑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CH3COOH+NaHCO3 CH3COONa+H2O+CO2↑
(2)水(与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不反应):
2H2O+2Na====2NaOH+H2↑
(3)乙醇(与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不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学而后思】
(1)乙酸、碳酸、水和乙醇中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反应最剧烈的是哪种?为什么?
提示:反应最剧烈的是乙酸,因为乙酸中羟基氢最活泼。
(2)某有机物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
提示: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羧基,因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明该溶液显酸性且比碳酸的酸性强,故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二、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
(1)化学方程式:
(2)反应实质: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3.注意事项:【知识备选】酯的水解反应
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酯水解生成羧酸和醇。
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乙酸乙酯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彻底水解为羧酸钠和醇。【学而后思】
(1)制取乙酸乙酯的试管中通常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2)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时在导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球形干燥管,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加热不均匀而产生倒吸。类型 一 乙酸的组成与性质?
【典例】醋可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有利于吸收,还可杀菌消毒、预防疾病。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是四元弱酸
C.乙酸的官能团是酸基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题指南】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3点: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2)乙酸中羧基中的氢原子最活泼;
(3)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解析】选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项对;乙酸中只有羧基中的氢原子才能电离,是一元弱酸,B项错;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C项错;乙酸是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错。【误区警示】
(1)对官能团辨别不清,而误认为乙酸的官能团是酸基。
(2)误认为乙酸是四元酸。不能根据酸分子中氢原子的总个数判断酸的元数,应根据酸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判断。【变式训练】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乙酸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选B。A项为置换反应,B项为取代反应,C项为氧化反应,D项为复分解反应。【变式备选】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其结构简式是CH3COOH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解析】选C。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因为分子中的羧基能电离出H+,故能与碱电离产生的OH-发生中和反应。而CH3COOH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类型 二 乙酸的酯化反应?
【典例】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2 mL,乙醇3 mL,应该先加
入 ,最后加入 。
(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通常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
(3)试管b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指南】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3点:
(1)添加混合液体时一般先加入密度小的液体,再加入密度大的液体;
(2)混合液体受热时易发生暴沸;
(3)收集乙酸乙酯时用饱和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并减少乙酸乙酯损失。【解析】制取乙酸乙酯的混合液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最后加入乙酸可以减少乙酸的挥发。在反应前的混合液中还要加入碎瓷片,避免加热时发生暴沸;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放入饱和Na2CO3溶液,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析出,同时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故静置后在水层之上。答案:(1)乙醇 乙酸
(2)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
取代反应 防暴沸
(3)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减小乙酸乙
酯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层,便于得到乙酸乙酯
(4)试管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方法规律】酯化反应的特点【变式训练】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了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了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
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了【解析】选C。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除了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还吸收挥发出的乙酸与乙醇,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故答案为C。1.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
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选B。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故选B
项。2.(2013·宁波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 )
A.CH3COOH B.H2CO3
C.H2O D.CH3CH2OH
【解析】选D。电离出H+的难易或酸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羟基的活泼性,羟基越活泼越易电离出H+。上述四种物质的羟基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2O>CH3CH2OH。3.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解析】选D。酯化反应是指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如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反应中,可以看作乙
醇脱去羟基氢的剩余部分取代乙酸中羟基的反应,故属于取
代反应。4.(双选)(2012·重庆高考改编)对实验室制备溴苯和乙酸乙酯两个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加热 B.反应类型不同
C.有机产物都难溶于水 D.必须用催化剂
【解析】选C、D。实验室中制取溴苯和乙酸乙酯都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取溴苯时不用加热,两个反应都是取代反应,生成物溴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故选C、D。5.(2013·兰州高一检测)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COOH。试回答:
(1)巴豆酸的分子中含有 和 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2)巴豆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3)巴豆酸 (填“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
(4)巴豆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巴豆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巴豆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能使溴水褪色,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答案:(1)碳碳双键 羧基
(2)2CH3CH=CHCOOH+2Na 2CH3CH=CHCOONa+H2↑
(3)能
(4)CH3CH=CHCOOH+CH3CH2OH CH3CH=CHCOOCH2C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