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6 19:14:49

文档简介

年级:一年级 执教人:
教学内容: 人美版义务教育美术一年级第17课 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猴子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猴子的典型特征及神态。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不同猴子的动作和神态。
教学准备: 图片、纸张、记号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不同姿态猴子的图片。 师:观察猴子的面部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揭示课题并板书:抓住特征画猴子 观察猴子的脸部像一个苹果,上边有一个凹口。 猴子类似人类,又调皮,又可爱,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讲解,突出特征 教师演示。 、讲解画猴头的方法。学习用半圆勾画猴子的脸部。 2、学会基本的夸张、变形方法画出至少4-5个猴头。 模仿、体验,感知不同猴头的画法。 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猴子的特征,学会基本变形、夸张的方法。
三、添加身体,表现动态 示范画出各种动态的猴子:给猴子添加上身体,根据猴子的不同姿态表现猴子动态; 引导学生添画猴子喜欢吃的桃子,如小猴、成年猴子、瘦猴、胖猴。 学生继续模仿、体验、感知猴子不同的动态,添花猴子喜欢吃的桃子。 通过一系列动态示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手临摹的能力。引导学生怎样正确观察,怎样表现动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巩固反馈。 1、适当的添加一些背景,运用一点遮挡关系。 2、鼓励学生画出有情节的画面。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板书设计 可爱的动物——抓住特征画猴子 找特征 画特征 夸张变形
《动物乐园》——抓住特征画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