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离骚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离骚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6 20: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
(45分钟,5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37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又申之以揽茝    申:申诉
B.忍尤而攘诟 尤:责骂
C.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观察、选择
D.制芰荷以为衣兮 制:裁剪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
A.謇朝谇而夕替 B.长太息以掩涕兮
C.屈心而抑志兮 D.长余佩之陆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伏清白以死直兮    B.怨灵修之浩荡兮
C.宁溘死以流亡兮 D.长余佩之陆离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4分)
译文: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分)
译文: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4分)
译文:

6.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实际上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8.仿照画线部分续写恰当的语句,使之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6分)
楚大人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9分)
远游(节选)
屈 原
悲时俗之迫阨①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汙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②而乖怀③;意荒忽④而流荡⑤兮,心愁悽而增悲。神倏忽⑥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注】①迫阨:困阻灾难。②怊(chāo)惝(chǎnɡ)怳(huǎnɡ):惆怅失意的样子。③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④荒忽:恍惚,神思不定。⑤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⑥倏(shū)忽:形容迅速的样子。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
B.“遭沉浊而汙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社会,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
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无法安眠,独守孤魂直到天明的苦楚。
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
10.“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9分)
临 江 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此词是作者南渡之后,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所作。②午日:指端午。③戎葵:指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词开头“高咏楚词”一句通过高咏屈原的作品,透露了词人的壮阔胸襟和感伤心绪。
B.“榴花不似舞裙红”一句,把“榴花”比喻成“舞裙”,回忆过去生平得意的情景。
C.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戎葵凝笑墙东”借物咏怀,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D.最后两句作者面对湘江,把感情寄托在“试浇”的动作及对“桥下水”的遐想之中。
12.本词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37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又申之以揽茝    申:申诉
B.忍尤而攘诟 尤:责骂
C.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观察、选择
D.制芰荷以为衣兮 制:裁剪
【解析】选A。申:加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
A.謇朝谇而夕替 B.长太息以掩涕兮
C.屈心而抑志兮 D.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选A。A项,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作动词。
【解析】
名词作状语常见的七种类型
文言文中,名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又不做主语,则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凭借、趋向等。具体来说,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1.表示动作、行为所依凭的工具、方式,译时在这个名词前加“用”等介词。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作动词“运”的状语,译为“用箕畚”。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时间,译时用“在……”的形式。如: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夜”做动词“缒”的状语,译为“在夜里”。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译时在名词前加“从”等介词。如: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间”做动词“行”的状语,译为“从小路”。
4.表示动作主体对人的方式、态度,译为“像对待……一样”。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做动词“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5.表示动作、行为的情状或态度,一般译为“像……一样”。如: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翼”做动词“蔽”的状语,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表示事物的情势或道理,一般译为“按、依据、依照”等。如:
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做动词“斩”的状语,译为“依据秦律”。
7.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一般译为“朝(向、往)……”等。如: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前”做动词“行”的状语,译为“往前,朝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选C。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B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介词,把。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伏清白以死直兮    B.怨灵修之浩荡兮
C.宁溘死以流亡兮 D.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选A。B项,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C项,古义:随水流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D项,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4分)
译文: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分)
译文: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4分)
译文:

答案:(1)哪有圆凿和方枘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安的?
(2)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3)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6.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茝
(3)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实际上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解析】材料以屈原的姓氏为背景,介绍了屈原是芈姓屈氏。所给三个空,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应该是强调与楚王同姓不同氏;第②处,结合前后内容可知,应该是强调姓、氏有别这一点;第③处,通过后面列举的氏可知,应该是突出大家熟悉的氏有很多这一点。
答案:①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 ②姓、氏有别 ③有不少是大家所熟悉的(意思正确即可)
8.仿照画线部分续写恰当的语句,使之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6分)
楚大人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解析】答题时,一要注意句式特点,二要注意内容上的连贯。此外,前面画线句中用了名句,续写时也要注意。
答案(示例):陶渊明饮酒田园,在安详自乐中选择了一份孤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太白游玩山水,在如画的江山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9分)
远游(节选)
屈 原
悲时俗之迫阨①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汙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②而乖怀③;意荒忽④而流荡⑤兮,心愁悽而增悲。神倏忽⑥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注】①迫阨:困阻灾难。②怊(chāo)惝(chǎnɡ)怳(huǎnɡ):惆怅失意的样子。③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④荒忽:恍惚,神思不定。⑤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⑥倏(shū)忽:形容迅速的样子。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
B.“遭沉浊而汙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社会,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
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无法安眠,独守孤魂直到天明的苦楚。
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
【解析】选D。“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错,“哀人生之长勤”指哀叹人生的辛苦坎坷,这里指自己不被理解,仕途艰辛。
10.“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
答:
【解析】“内惟省以端操兮”表现的是自省、坚守正道的高洁品性;“求正气之所由”表现的是诗人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精神。
答案:①自我反省,坚持操守;②不断地追求、探索真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9分)
临 江 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此词是作者南渡之后,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所作。②午日:指端午。③戎葵:指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有向阳特性。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词开头“高咏楚词”一句通过高咏屈原的作品,透露了词人的壮阔胸襟和感伤心绪。
B.“榴花不似舞裙红”一句,把“榴花”比喻成“舞裙”,回忆过去生平得意的情景。
C.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戎葵凝笑墙东”借物咏怀,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D.最后两句作者面对湘江,把感情寄托在“试浇”的动作及对“桥下水”的遐想之中。
【解析】选B。“把‘榴花’比喻成‘舞裙’”错误。应该是对比衬托手法。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对比映衬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12.本词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①对屈原的缅怀。端午节,词人高昂地吟诵楚辞,面对湘江虔诚祭酒,表达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之情。②现实与过去对比,表达过去春风得意如今却无人理解的苦痛之情。③对时光流逝、事业无成的感慨。节序匆匆,一身伤老,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而自己却报国无门、事业无成的感慨。④表达始终如一的爱国之情。以戎葵的向阳特性比喻自己永远不改向阳的风志,表达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