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和平相爱》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1.学会在快速阅读中准确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学习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会逐步深入地描写。
3.了解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民族精神。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一枚 ( ) 箴言 ( ) 充沛 ( ) 精髓 ( )
溺爱( ) 韧性 ( ) 杀戮 ( ) 娴熟 ( )
侃侃而谈 ( ) 华裔 ( ) 深谙 ( ) 锲而不舍( )
不禁( ) 精髓 ( )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 ),当代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的成名作是《 》。
(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充沛: 不知口否:
流离失所: 煞有介事:
娴熟: 深谙:
(4)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形象而又寓意深刻。它既点明了犹太民族的优秀精神珍惜_____,憧憬_____,希望人类的生命能够与和平相爱,同时又形象地表现出_____生命与和平相爱____产生像戴维这样杰出的青年,才能使“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潜藏的_____”真正被_____。
(2)本文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写了一个人、一个家庭,表现了一个民族。课文由戴维的______才能写到他多方面的才能,写到犹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写到他的________,成长历程,写出了这个民族的人民对____________的热爱。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这篇散文写的一个人是谁,一个家庭是哪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是哪一个民族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章开头是怎样引出戴维这个人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在文中写到了戴维的哪些语言成就?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其才能的?
3.戴维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出色的成就?他的优秀才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戴维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呢?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描述。
5.从马克思、爱因斯坦写到弗洛伊德、卡夫卡,并引用道格拉斯·史蒂文森的话有何作用?第八段所展示的犹太民族四千年历史有何的特点及作用?
6.作者在哪里发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寻找最能概括犹太民族精神的句子。
(四)讨论交流:
1.作者在犹太会堂中找到了犹太的民族精神,找到了戴维何以如此出色的原因,为什么还有后面的几段文字呢?
2.作者为什么愿意相信戴维小时候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
(五)精读课文,赏析语句
1.戴维来了,一位深棕色头发、精干、灵活的高个子青年,一脸迷惑外人的天真快乐——我这样说是因为他除了天真和快乐,还有超出他同龄人的某种冷静与成熟。戴维说一口自然、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咬字准确自如,运用词汇贴切娴熟,使初次听他讲中文的人不免惊讶。
2.这个家庭的亲情,和谐、朴素而有克制,他们彼此关切,并且能够细致地欣赏对方的好意。这种家庭气氛造就了戴维处事的条理性和思维的独立性,还有向面临的诸种难题进攻的巨大韧性和耐力。
3.在这座名叫以色列之宫的会堂里,那巨大彩窗上象征犹太民族的耀眼的六角星,那七杈大烛台,那燃烧的生命之树和不灭的永恒之灯,那书写在洁白羊皮上的典雅的古希伯来文《圣经》,使我感受着生命的神圣与内心的祥和。在这里,正在休假的戴维和他的父亲教我学会用希伯来文说“生命”,说“和平”。
4.后来一切都好。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杀lù( ) xián( )熟 深ān( ) nì( )爱
qiè( )而不舍 兴致àng( )然 充pèi( )
2.选择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篇散文,从一个人写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写到一个民族,始终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民族背景下去写。
B.文章第一段先写了对犹太人的基本印象与了解,目的是要引出所介绍的人物戴维。
C.这篇散文主要介绍了犹太青年戴维及其成长过程。
D.这篇散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探寻戴维这个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以此
引出了犹太民族的智慧文化。
五、拓展阅读
心灵之灯
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人小朋友回家过夜。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你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吗?”这下真把我问住了。思索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
“那‘红’一定很烫呀!”他说。我又讲:“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 “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也是‘红’的。”“那‘红’一定是流动的。”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种颜色。
我颓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 “ ‘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我愕然了,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
“大哥哥,你听!”他突然喊道,“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我茫然地沉默不语。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是有猫叫。”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喵喵”在叫。
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我们常常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有运转我们的感官。
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比我们多一份细腻的感情,比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丽。有一个故事说,乡下有一位瞎婆婆在自家院门外安装了一盏灯,她说这是为了过路行人的安全。老人用灯为别人照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持久不息的生命之灯。我黯然,检讨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是否已经迷失方向,已经不能够承受生活中的平凡之美?
1、本文叙写了有关盲童的两件事:①
② 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 、“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有运转我们的感官”,这句话是针对文中什么现象而发表议论的?
3、棉对这位盲童,每个人都会怦然心动,文中的“我”受到震撼,情绪发生急剧变化,开始“颓然”,而后“愕然”,最后“黯然”,请分别指出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颓然”的原因
“愕然”的原因
“黯然”的原因
4、文章结尾写了瞎婆婆点灯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阅读部分习题
《生命与和平相爱》导学案答案
二、预学导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一枚 ( méi ) 箴言 ( zhēn ) 充沛 ( pèi ) 精髓 ( suǐ )
溺爱( nì ) 韧性 ( rèn ) 杀戮 ( lū ) 娴熟 (xián )
侃侃而谈 ( kǎn ) 华裔 ( yì ) 深谙 ( ān ) 锲而不舍( qiè )
不禁( jīn ) 精髓 ( suǐ )
(2)文学常识积累:
铁凝 《哦,香雪》
(3)充沛(pèi):充足而旺盛;娴(xián)熟:熟练
(4) 一段:(1)对犹太人的基本印象与了解,引出要介绍的人---戴维。
二段:(2-5)写戴维的语言才能。
三段:(6-11)探询戴维语言才能形成的原因。
四段:(12-结尾)继续叙述对戴维的了解,抒发自己的感受:生命与和平相亲相爱 ,可以发生人间奇迹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生命,和平,如果,就会,热爱生命与和平,发掘,语言 ,家庭,和平
二、课堂互动探究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戴维,戴维家庭,犹太民族
(三)再读课文,思考:
1.开头从写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和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来引出了戴维其人。这样为写犹太人的民族精神设置“历史背景”,为写民族精神张本。同时,把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与民族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进行今昔比照,以引起读者对戴维和他的民族的“巨大创造力”的源泉何在的思考。
2.①阅读能力之高;②普通话自然、流利、准确、自如;③掌握多种语言;④参加中文水准考试获佳绩;⑤从事翻译工作深受好评;⑥在《北京晚报》开设专栏。
①写时间之短—衬托:②与中国标准播音员比较—对比、衬托:③三次渲染考试难度—衬托汉语水平达到的程度。
3.是戴维的家庭造就了他出色的才能。
①竭力维护犹太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 ②社会教育,家庭背景, 成长历程 ③从小对和平的愿望与对人类生存“近乎警觉的关切”
4.亲情,和谐朴素而有克制,彼此关切,能细致地欣赏对方的好意;父母都有教育背景。是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了戴维处世的条理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向难题进攻的巨大韧性和耐力。
5.运用列举、引用的方法,为我们展示犹太民族杰出的人物和辉煌的成就,把戴维的才能置于其下,引导我们从犹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对戴维的影响的角度去归纳思索。
被驱赶,流离失所;维护本民族的宗教和文化的精髓。引导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去探索 戴维的才能与民族的关系。
6.犹太会堂,费尔斯汀拉比教她用希伯来语说“生命”与“和平”的时候。
正是对生命不衰的热爱和对和平执着的祈祷,支撑着犹太民族不断战胜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重视知识、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视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理想的环境。”
(四)讨论交流:
1.最后这几段,作者将探究发现的民族精神归结到个人的身上,在戴维身上来印证这个结果,抒发自己的感受。
2.因为作者发现:犹太人经历了苦难与屈辱具备了热爱生命、祈祷和平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使得犹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非常突出,而如果我们都能把生命与和平紧紧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人类也能具备非凡的创造力!
(五)精读课文,赏析语句
1.作者用了几个很关键的词:精干、灵活、天真快乐、冷静与成熟……勾画出对戴维的印象。同时,作者注意描写戴维的语言才能,戴维的普通话“自然”、“流利”,发音咬字“准确自如”,用词“贴切娴熟”……这些评价引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有着特殊语言才能的戴维对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2.家庭亲情“和谐、朴素而有克制”、“彼此关切”、“细致地欣赏对方”……构成了戴维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造就了戴维处事的条理性和思维的独立性”,这是作者对戴维家庭考察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戴维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格,有着家庭文化的熏陶,而犹太民族的文化,正是由这种具体的“细胞”组成的。家庭有高度的精神文化追求,无数这种家庭组合起来的民族,一定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从这些叙述可以看出,作者似乎已经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3.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作者对“生命”和“和平”这两个词重新感悟,探究了犹太民族百折不挠地获取发展、历尽苦难而向往和平的根本原因。第一,犹太民族是受尽苦难的民族。第二,苦难使得犹太民特别重视生存智慧。掠夺和迫害使犹太人懂得,只有智慧是夺不走的,所以犹太民族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因为有智慧就能生存。第三,青年一代继承、发展着祖先的辉煌历史所带来的自信与自尊。他们明白,为了民族生存,就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段文字既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文章精神的一种提升。它点明了一个真理:一个优秀的民族,需要每一个人的优秀。理解了本段内容,我们对戴维热爱和平、热爱生活、重视自身发展的精神也就容易理解了。
正是在这里,作者更强烈地认识到个人优秀和民族振兴的关系,找到了答案。
“后来一切都好”是戴维童年时常说的话,看似幼稚,却是一句典型化的语言,表现了他天性的善良。虽然这体现的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但是它代表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与和平相爱,就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
用这句话作为结尾,既赞扬了戴维的这种美好情感,也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杀lù( 戮 ) xián( 娴 )熟 深ān(谙) nì(溺)爱
qiè( 锲 )而不舍 兴致àng(盎 )然 充pèi(沛)
2.C
五、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1①盲童向我询问“红”是什么样子的问题。②盲童听到小猫的叫声。道理:只有用心去领悟世界,才能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2 在正常人眼里,红色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颜色,而盲童却感到它是有生命的,美好的;正常人常常听到的是嘈杂之音,而盲童却从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3 “颓然”的原因:同情盲童的不幸 “愕然”的原因:对盲童的细腻的心灵世界的惊讶。 “黯然”的原因:对自己感触不到生活美好的自责。
4点明盲童的心灵里有着一盏生命之灯(或点题),赞美身体残疾、心灵光明的人生风范;反衬正常人缺乏生活激情的不良心态。(或引出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