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社交平台极简的产品设计所带来的便捷,超乎我们想象。微信公众号点亮“在看”就是一种表态,微博只需两步操作就能“快转”一条推文,知乎一个按键就能“赞同”或“反对一篇洋洋洒洒的回答。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进步。表达想法,只需点赞、转发。似乎总有那么一篇文章,能_①地表达你的想法。可是仔细想想,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 那真的是你的想法吗
其实我们是在用别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伴随着社交步骤一同简化的,还有我们思维过程。 ②,我们是不是就很容易习惯性停止思考,而丧失了判断事实、分析逻辑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呢
那么问题来了:在用点赞代替思考的舆论场中,我们要如何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_③ 中,我们又如何做到不随波逐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你可以尝试写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当你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和破居方法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调动批判性思考能力,倒逼自己输入更多增量信息,积累新的思模型,锤炼鲜活的语言文字。而这些,正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所需要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交替使用“你”和“我们”,有何好处 (4分)
20.循循善诱是说服人们改变固有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好方法,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这一方法的运用。(4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龙相英习俗”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围炉煮茶讲究氛围,从布景上看,有的庭院里摆上几组竹编桌椅,有的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有的栽培几株绿竹,可谓 ,以求不同流俗的效果。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煮上自己喜欢的茶,板栗、红薯、柿子、橘子等秋冬感十足的烤物 。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 。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后疫情时代的年轻人,缺少与朋友亲人 ,交流的机会,情绪需求进一步加强。亲朋好友放下手机,聊天之余静候一杯热茶、享受冬日美食就是最好的慰藉。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不可 。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尼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其实,和古时相比.“围炉煮茶”的走红,不在茶叶,也不在器具,而在于场景、在于形式、在于时间。如今,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雅致走入民间,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煞费苦心 琳琅满目 谈笑风生 同日而语
B.苦心孤诣 林林总总 谈笑风生 混为一谈
C.煞费苦心 林林总总 谈笑自若 混为一谈
D.苦心孤诣 琳琅满目 谈笑自若 同日而语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谘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形式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梭梭是沙漠生命的象征,只有在沙漠中才能看到它顽强而艰苦奋斗的整幕戏剧。鸟、风或者人们,这些命运的主宰,把一粒种子,一棵幼苗带到这个地方,一个生命或许就在这贫瘠的荒漠里诞生了,这不过是一个习惯于沙漠干燥贫瘠的环境的品种那世代相传的本能而已。它一旦有生命的机会,不是先把枝节伸向天空,___①___,然后再恢复向上的冲劲,伸展枝叶。从这时起,它就把自己全部的心思、注意力、精力,全部自觉的自由天性都集中在它的生命结上了。
我曾在夕阳的斜照中,登上古城堡向四处眺望,在那漫无边际的沙漠中,高低起伏的沙丘上,满眼的是人工栽植的梭梭林,数万亩的林子,浩浩荡荡,表现出了一种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那铜枝铁杆,像刀、像剑、像戟,像英勇的火炬,像纠纷武士,一旦风沙扬起,就会挥戈披甲,冲出战壕。这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气,一种气魄,一种壮美,更激起了人们朝气蓬勃的豪情。有的人从大海找到了一种豪情,也有的人从山巅找到了一种气概,更具有真正豪情和气概的___②___?它比高山更敏感,比大海更朴素。我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勇敢和忠诚,它们是沙漠的英雄,是沙漠的守护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①______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一个物理学的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座悠久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②______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③______,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故乡在珠江口狮子河畔,那里有莲花山。山上湖泊和潭中种着各种荷花。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还可以入药,(①)。莲藕、莲叶、莲花、莲蕊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子粥、莲 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常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可他们忽视了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的现实。荷花虽然植根于淤泥中, (②),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保证莲子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荷花,并不只有观赏的价值。
“荷”与“和” “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瑕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B.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 “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里的落叶,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经过几年刻苦学习,第一批航天员全部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但在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受任务密度和条件制约,飞天的机会_①_。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了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上百个课目训练的严格考核他都一一通过,但遗憾的是,神舟九号任务邓清明落选了。2013年,神舟十号飞天选拔中,邓清明最后因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②。这么多年来,邓清明一直认为,在追梦和奋斗的道路上,可以停下来休息,可以停下来思考,但是绝对不能放弃。
没有执行过任务的他珍惜每次选拔的机会,始终按照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可世界上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呢 ”邓清明说,“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收获良机。”近两年来,空间站任务的实施,我国的载人飞行任务越来越频繁,仍在坚持训练的邓清明成功当选神舟十五号乘组。
2022年11月29日,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4年如一日的备份坚守终于让56岁的邓清明 ③ 。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B.“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C.“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
D.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的称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修改。(4分)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正值穷冬苦寒,北京的冬季真是无与伦比,也许这个福地的其他月份,可以与之比肩,因为在北京,四季非常分明,每一季皆有其极美之处,其极美之处又是互相差异之特色。【甲】
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高度之① 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宁静。到底是什么神灵之手构成这种方式的生活,使人间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在此实现了呢?千真万确,北京的自然就美,城内点缀着湖泊公园,城外环绕着清澈的玉泉河,远处有紫色的西山耸立于云端。【乙】设计这个城市的是个巧夺天工的巨匠,造出的这个城市,普天之下,地球之上,没有别的城市可与之比拟。既富有人文的精神,又富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人间地上,岂有他处可以与之②
北京城之为人类的创造,并非一人之功,是集数代生来就深知生活之美的人所共同创造的。【丙】天气、地理、历史、民风、建筑、艺术,众美具备,集合而使之成为今日之美。在北京城的生活上,人的因素最为重要。【丁】北京的男女老幼说话的腔调上,都显而易见地平静安闲,就足以证明此种人文与生活的舒适愉快。③ 说话的腔调儿,就是全民精神上的声音。
18.根据下面要求,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①从“舒展”与“舒适”中选一词填写:
②填写一个成语:
③填写一个关联词:
19.将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最合适的一处是(3 分)
天空的颜色也功劳不小。天空若不是那么晶莹深蓝,玉泉河的水就不会那么清澈翠绿,西山的山腰就不会有那么浓艳的淡紫。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种方式的生活, 使人间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实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社交平台极简的产品设计所带来的便捷,超乎我们想象。微信公众号点亮“在看”就是一种表态,微博只需两步操作就能“快转”一条推文,知乎一个按键就能“赞同”或“反对一篇洋洋洒洒的回答。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进步。表达想法,只需点赞、转发。似乎总有那么一篇文章,能_①地表达你的想法。可是仔细想想,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 那真的是你的想法吗
其实我们是在用别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伴随着社交步骤一同简化的,还有我们思维过程。 ②,我们是不是就很容易习惯性停止思考,而丧失了判断事实、分析逻辑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呢
那么问题来了:在用点赞代替思考的舆论场中,我们要如何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_③ 中,我们又如何做到不随波逐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你可以尝试写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当你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和破居方法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调动批判性思考能力,倒逼自己输入更多增量信息,积累新的思模型,锤炼鲜活的语言文字。而这些,正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所需要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交替使用“你”和“我们”,有何好处 (4分)
20.循循善诱是说服人们改变固有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好方法,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这一方法的运用。(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3分)示例:(1)恰如其分(恰到好处)2长此以往(久而久之) ③人声鼎沸(七嘴八舌)
(每空1分,合乎语境、意思对即可。)
19.(4分)①使用“你”,仿佛与读者对话,易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更易深入人心;使用“我们”,是和读者站在同一立场,易使读者感同身受并接受观点。②两者交替使用,根据表达需要适时调整,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使行文表达活泼灵动。
(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4分)①先肯定社交平台的便捷所带来的好处,引发读者关注;(1分)②接着用反问的形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1 分)③继而点明问题的实质及危害。引发读者警醒;(1分)④最后提出保持和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正确做法及好处,使读者信服。(1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龙相英习俗”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围炉煮茶讲究氛围,从布景上看,有的庭院里摆上几组竹编桌椅,有的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有的栽培几株绿竹,可谓 ,以求不同流俗的效果。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煮上自己喜欢的茶,板栗、红薯、柿子、橘子等秋冬感十足的烤物 。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 。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后疫情时代的年轻人,缺少与朋友亲人 ,交流的机会,情绪需求进一步加强。亲朋好友放下手机,聊天之余静候一杯热茶、享受冬日美食就是最好的慰藉。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不可 。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尼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其实,和古时相比.“围炉煮茶”的走红,不在茶叶,也不在器具,而在于场景、在于形式、在于时间。如今,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雅致走入民间,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煞费苦心 琳琅满目 谈笑风生 同日而语
B.苦心孤诣 林林总总 谈笑风生 混为一谈
C.煞费苦心 林林总总 谈笑自若 混为一谈
D.苦心孤诣 琳琅满目 谈笑自若 同日而语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谘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形式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18.A [解析]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苦心孤诣:指刻苦用心地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指为了寻求解决某一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谈笑自若: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混为一谈:把性质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来讨论;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
19.示例: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或:“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
[解析]原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分残缺,“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一句主语与上句不一致。
【评分标准】4分。改对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运用对比,将“围炉煮茶”的走红与古时进行对比,突出古今变化。(1分) ②运用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不在……而在”,突出“围炉煮茶”在现代走红的原因。
(1分)③运用排比(整句),连用三个“在于”,强调现代人对场景、形式、时间的看重,有节奏感。(2分)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梭梭是沙漠生命的象征,只有在沙漠中才能看到它顽强而艰苦奋斗的整幕戏剧。鸟、风或者人们,这些命运的主宰,把一粒种子,一棵幼苗带到这个地方,一个生命或许就在这贫瘠的荒漠里诞生了,这不过是一个习惯于沙漠干燥贫瘠的环境的品种那世代相传的本能而已。它一旦有生命的机会,不是先把枝节伸向天空,___①___,然后再恢复向上的冲劲,伸展枝叶。从这时起,它就把自己全部的心思、注意力、精力,全部自觉的自由天性都集中在它的生命结上了。
我曾在夕阳的斜照中,登上古城堡向四处眺望,在那漫无边际的沙漠中,高低起伏的沙丘上,满眼的是人工栽植的梭梭林,数万亩的林子,浩浩荡荡,表现出了一种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那铜枝铁杆,像刀、像剑、像戟,像英勇的火炬,像纠纷武士,一旦风沙扬起,就会挥戈披甲,冲出战壕。这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气,一种气魄,一种壮美,更激起了人们朝气蓬勃的豪情。有的人从大海找到了一种豪情,也有的人从山巅找到了一种气概,更具有真正豪情和气概的___②___?它比高山更敏感,比大海更朴素。我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勇敢和忠诚,它们是沙漠的英雄,是沙漠的守护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一)(10分)
18.(4分)①而是努力把根扎到地下 ②难道不是这梭梭林吗?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6分)①运用比喻,用“刀”“剑”“剑”“英勇的火炬”“纠纠武士”五个喻体描绘梭梭林铜枝铁杆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其英雄形象;②五个喻体连用,由静态到动态,由外在形象到内在精神.使梭梭林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③五个喻体连用,加强语意,增添气势,抒发了对梭梭林气魄、豪情的强烈赞美。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①______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一个物理学的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座悠久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②______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③______,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8.卓有成效 流传于世 一如既往
(本题共3分,每空1分。其他成语如果符合要求亦可给分)
19.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
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座永远的里程碑。
(本题共4分。改对一处给1分,两处给3分,三处给4分)
20.①比喻,把"名利"比喻成"粪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人对名利的态度。②反问,
起到肯定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居里夫人无意浮名,淡泊名利,表达了对这种品格的赞美。(本题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
故乡在珠江口狮子河畔,那里有莲花山。山上湖泊和潭中种着各种荷花。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还可以入药,(①)。莲藕、莲叶、莲花、莲蕊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子粥、莲 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常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可他们忽视了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的现实。荷花虽然植根于淤泥中, (②),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保证莲子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荷花,并不只有观赏的价值。
“荷”与“和” “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瑕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B.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 “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里的落叶,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一)18.A
19.①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 ②却没有什么虫害
20.排比:连用三个“联想到”的语句,形式整齐,层层递进,节奏感强,把荷花的象征意义有层次的表达出来。
反问:加强语气,加深读者印象,激发读者感情,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引发人们对“崇尚荷花”的意义的思考。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经过几年刻苦学习,第一批航天员全部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但在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受任务密度和条件制约,飞天的机会_①_。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了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上百个课目训练的严格考核他都一一通过,但遗憾的是,神舟九号任务邓清明落选了。2013年,神舟十号飞天选拔中,邓清明最后因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②。这么多年来,邓清明一直认为,在追梦和奋斗的道路上,可以停下来休息,可以停下来思考,但是绝对不能放弃。
没有执行过任务的他珍惜每次选拔的机会,始终按照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可世界上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呢 ”邓清明说,“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收获良机。”近两年来,空间站任务的实施,我国的载人飞行任务越来越频繁,仍在坚持训练的邓清明成功当选神舟十五号乘组。
2022年11月29日,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4年如一日的备份坚守终于让56岁的邓清明 ③ 。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B.“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C.“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
D.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的称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修改。(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10分)
18.①寥寥无几 ②擦肩而过 ③如愿以偿(3分。每空1分,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亦可)
19.A(A项表“特殊含义”,和文中引号用法一致;B项表“引用”;C项表“强调”;D项表“特定称谓”)
20.①结构混乱,“空间”前面加“随着”;②搭配不当,“当选”改为“入选”。(4分。每处指出类型1分,修改1分)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正值穷冬苦寒,北京的冬季真是无与伦比,也许这个福地的其他月份,可以与之比肩,因为在北京,四季非常分明,每一季皆有其极美之处,其极美之处又是互相差异之特色。【甲】
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高度之① 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宁静。到底是什么神灵之手构成这种方式的生活,使人间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在此实现了呢?千真万确,北京的自然就美,城内点缀着湖泊公园,城外环绕着清澈的玉泉河,远处有紫色的西山耸立于云端。【乙】设计这个城市的是个巧夺天工的巨匠,造出的这个城市,普天之下,地球之上,没有别的城市可与之比拟。既富有人文的精神,又富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人间地上,岂有他处可以与之②
北京城之为人类的创造,并非一人之功,是集数代生来就深知生活之美的人所共同创造的。【丙】天气、地理、历史、民风、建筑、艺术,众美具备,集合而使之成为今日之美。在北京城的生活上,人的因素最为重要。【丁】北京的男女老幼说话的腔调上,都显而易见地平静安闲,就足以证明此种人文与生活的舒适愉快。③ 说话的腔调儿,就是全民精神上的声音。
18.根据下面要求,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①从“舒展”与“舒适”中选一词填写:
②填写一个成语:
③填写一个关联词:
19.将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最合适的一处是(3 分)
天空的颜色也功劳不小。天空若不是那么晶莹深蓝,玉泉河的水就不会那么清澈翠绿,西山的山腰就不会有那么浓艳的淡紫。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种方式的生活, 使人间最理想的生活得以实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18.①舒适; ②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相提并论);③因为
(3 分。每空 1 分,②处如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亦可) 19.(3 分)B(与上句的“玉泉河”“西山”相照应) 20.①原句是疑问句,能引发读者思考,情感强烈。②原句强调对原因的探寻,能引起下文对 原因的阐释。③原句使用“神灵之手”等词语,更生动形象。(4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