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读高台民居景观图,完成1~3题。
1.高台民居位于我国( )
A.福建省 B.安徽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高台民居墙体厚度达1米,其主要目的是( )
A.防风防沙 B.通风防潮 C.保温隔热 D.防漏耐腐
3.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登高望远 B.防御洪水 C.通风采光 D.方便交通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5.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6.抛物线形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左下图为祁连山地区水循环示意图,I为境外水汽输入量,P为总降水量,E为本地蒸发量,O为输出水汽总量,R为径流量。右下图为该地区由水汽输送和蒸发引起的降水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2002年相比,2009年祁连山地区( )
A.I一定增加 B.P一定增加 C.O一定减小 D.R一定减小
8.与2002年相比,2009年祁连山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输入水汽增多 B.输入水汽减少 C.蒸发水汽增多 D.蒸发水汽减少
16世纪,朝鲜半岛南侧青山岛的农民在原本不易储水的山坡上,通过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管理建成独特的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其表层的红泥层由捣碎的土壤烘干硬化而成,并留有少量缝隙。2014年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示意青山岛板石梯田内部结构。据此完成9~10题。
9.板石梯田农作系统中红泥层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蒸发 B.隔绝杂草 C.增加下渗 D.提供养分
10.铺设较厚的砾石层主要考虑( )
A.支撑本级梯田土壤 B.提高本级梯田蓄水量
C.为下一级梯田补水 D.减轻下一级梯田淤积
读2016年江苏、河南、新疆、黑龙江四省区的人口增长数据对比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下列序号表示江苏人口增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近年来③地人口迁出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为( )
A.政策限制 B.产业迁入 C.劳动力减少 D.交通发展缓慢
13.④地机械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有( )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发达 D.交通便利
“红旗河”是我国宏大的调水工程构想,它由雅鲁藏布江中游、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河道之间用水库等方式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初步估算“红旗河”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元,建设周期约为10年。读“红旗河”重要节点海拔高度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红旗河”规划线路( )
①调水量充足 ②取水点较少
③需高寒施工 ④可全程自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与坎儿井相比,“红旗河”河西走廊段拟采取长距离开挖明渠的形式,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
A.增加水量 B.减少污染 C.增加湿地 D.节约成本
16.工程建成后对西北地区经济建设的意义有(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促进农业增产
C.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D.缓解荒漠化进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5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大部分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西北部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却普遍生长不良,枝叶稀疏。
分析图5所示区域西北部植树造林对该区域生态安全带来的影响。(10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平方百米,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6分)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图8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图9)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1926 年 7 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
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6分)
绘制 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图9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4分)
(3)解释 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6分)
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6宁德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BBD ABCAC BBBDD B
二、综合题
17.(10 分)
西北部地区降水量少,地下水位较低(或“地下水埋藏较深”, “土壤水分较少”);(3分)树木需水量大,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水分降低,草本植物数量减少,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加重”),(4分)自然灾害出现频率增加,加速生态退化(或“生态更加脆弱”,“生态风险增加”),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功能下降,易出现生态安全问题。(3分)
18.(20 分)
(1)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6分)
(2)外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务工方便;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任答3点得6分)
(3)发挥该村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民俗、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发挥区位优势,配合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8分)
19.(22 分)
(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较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6 分)
(2)(4 分)
(3)本次洪灾降雨量大且历时长,长安河流量大;河道弯曲度大,与西侧相比,东侧为凸岸;流速较慢,水位上涨较慢。(6 分)
(4)东河道。(2 分)
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易受泥沙淤积,河床底部海拔较高;城隍庙未受洪水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低于江心洲,平均水位低于西河道,水深较浅。(4 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