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课件
2.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经纬间穿梭
天地内畅想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
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
课标要求
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谋求人地和谐。
第二部分 问题探究
1.区域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四大文明古国在区域分布上有何共同特点?
北温带;大河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热量、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却不是唯一条件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孟加拉的自然条件优越体现在,他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的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但发展水平不高。
孟加拉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等。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却不是唯一条件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日本自然条件差的体现:国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匮乏。
日本依靠社会资源如人才、科技、管理等而成为富裕国家。
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
将来的岸
逐渐加深并偏向一旁的河床
现在的岸
过去的岸
当水流经过弯曲的河道时候,因惯性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水流紧贴凹岸,凹岸的水面比凸岸的水面高。水流在横向上还产生了在凹岸处自上而下的环流。整个河水的运动总的看是螺旋式的。凹岸的下降水流是冲刷河岸的主要原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体工程
第一奇观:自动分水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外江流入长江。
内江地势低、江面窄,外江地势高、江面宽
枯水期:水位低、流量少,水往低处流;60%的水进入内江,40%的水进入外江
内江地势低、江面窄,外江地势高、江面宽
丰水期:水的流速快、流量大;宽阔的外江容纳60%的水,40%的水进入外江
既为灌区提供灌溉用水,又不会引发洪涝。
对下游地区来水,体现不独占水资源,在流域内分享水资源
竹笼结构围成的鱼嘴
第二奇观:自动排沙
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通过弯道的水流产生离心力,表层水往凹岸流,底层水往凸岸流;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向外江,80%的沙石由外江带走了。
第三奇观:自动泄洪
从鱼嘴分流的内江水,撞上离堆,形成旋流,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宝瓶口的可流水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从飞沙堰泄出,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
离堆
枯水期,水位低于飞沙堰高度,自动失去泄洪功能,让内江的水全部流入宝瓶口,灌溉成都平原。
飞沙堰
内江
第三奇观:自动泄洪
第二奇观:自动排沙
离堆顶起的旋流,使大量的泥沙泛起,这些泥沙会随着泄出的洪水,从飞沙堰飞出,排走15%的含沙量;鱼嘴已分流80%的沙石,流向成都平原的沙石只有5%。
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宝瓶口是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第四奇观:自动控制水量
尊重自然,人地和谐
利用水势和地形进行工程布局,实现了自动分洪、排沙、自流灌溉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水量变化,实现按比例自动分流,防洪、灌溉并举的功能
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时间视角
不同生产力水平
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受生产力水平影响,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形式不同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空间视角
同一生产力水平
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过去的沙特阿拉伯,游牧经济为主,经济落后
如今的沙特阿拉伯,依靠石油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等,成为富裕国家
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区域发展不均衡)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太平洋西侧,是大洋洲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条降比较优越、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丰富、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出口畜产品、矿产品等成为其经济支柱之一。世界银行在计算各国人均财富排名时,原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标准。通常是发达小国、如瑞士、卢森堡等名列前茅,从1995年起,世界银行在计算各国人均财富排名时、将自然资本(如森林和矿产)、人力资本(个人终生收入)、生产资本(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等)和外国净资产相加的新方法作为计算各国人均财富排名的标准,这样一来,1995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均财富中约有69%来自自然资源,9%来自工业生产、22%来自人力资源。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3.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例: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其他工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于是油气出口剧增,国际收支顺差,经济繁荣,一家独大的石化工业严重打击了农业与其他工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该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出口下降、增速降低、失业增加等朴素交困的局面。国际上将这一现象称为“荷兰病”,也称“资源诅咒”。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3.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有些国家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
瑞士缺少矿产资源和耕地,但依靠社会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瑞士经济
20022、甲卷、36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瑞士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
可发展电力工业
河湖众多,风景优美
经济发达
可发展旅游产业
因地制宜
制宜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山地多
占地少
矿产资源、能源贫乏
耗费原料和燃料少
瑞士经济发达。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服务欧洲各国
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法律和监管体系完整,金融服务专业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四分之三左右,近年来仍维持在三分之一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2015年占15%。近些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2.阅读下列内容(见课本),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2.阅读下列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1.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促进了其经济发展,但长期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在现阶段随其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2.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资源的产量会进一步下降;同时国家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会导致煤炭资源消费量下降,山西的煤炭消费市场萎缩;加之长期的煤炭开采,使开采成本上升;山西的水资源短缺,都会导致山西煤炭资源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 课堂小结
区域发展的
自然环境基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条件
人地和谐发展
自然条件好,区域发展好
自然条件差
自然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贫乏
充分利用,成为富裕国家
利用不当,阻碍经济发展
利用社会、人力资本
经济发达
四大文明古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成都平原
沙特阿拉伯
荷兰
瑞士
第四部分 随堂练习
(2023秋·陕西榆林·高二统考期末)位于拉贾斯坦邦的月亮水井是一口人造阶梯井,是最早也是最有效的采水、储水系统,并兼具多种功能,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月亮水井深30米,井底的温度比井口附近低5~6℃。现在,阶梯井的传统功能已经退化。图1、2为拉贾斯坦邦的地理位置及月亮井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拉贾斯坦邦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高 B.水网密度大 C.干旱季节长 D.降水充沛
5.推测阶梯井功能发生的变化( )
A.取水功能上升,纳凉功能上升 B.取水功能下降,旅游功能上升
C.取水功能下降,纳凉功能上升 D.纳凉功能下降,旅游功能下降
【答案】4.C 5.B
【解析】4.结合南亚气候特征和根据材料中该地区修建水井来取水可知,当地干旱季节长,雨季较为短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总降水量较小,C正确、D错误;降水少、气候干旱,使得地表径流少,下渗不足,地下水位较低,AB错误。故选C。5.根据材料“是最早也是最有效的采水系统,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可知,阶梯井的宗教和文化色彩相对浓厚,可作为旅游景观;同时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和机井的普遍应用,使阶梯井的取水功能逐步下降;水量减少,水体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纳凉功能下降。据此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2023秋·陕西榆林·高二统考期末)位于拉贾斯坦邦的月亮水井是一口人造阶梯井,是最早也是最有效的采水、储水系统,并兼具多种功能,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月亮水井深30米,井底的温度比井口附近低5~6℃。现在,阶梯井的传统功能已经退化。图1、2为拉贾斯坦邦的地理位置及月亮井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拉贾斯坦邦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高 B.水网密度大 C.干旱季节长 D.降水充沛
5.推测阶梯井功能发生的变化( )
A.取水功能上升,纳凉功能上升
B.取水功能下降,旅游功能上升
C.取水功能下降,纳凉功能上升
D.纳凉功能下降,旅游功能下降
(2022秋·天津河西·高三统考期末)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活动,访问南方某城市边缘保留下来的自然村。该自然村在洪涝多发的圩田地区已保存了上百年。下图为张老师绘制的该村庄布局平面图,图中下方为河流至山丘一线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自然村能保存上百年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河流凹岸,不易遭受侵蚀 B.与河流间有高差,洪涝灾害较少
C.水源充足,适合农耕 D.环境优美,适宜人居
7.在自然村逐渐消失、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该村庄要继续存在应该( )
A.拆迁重建,整治人居环境
B.扩建对外交通加强对外联系
C.保持原貌,发展旅游
D.引进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答案】6.B 7.C
【解析】6.洪涝多发于低洼处,从剖面图可以看出,该村的位置较高,不易遭受洪水淹没,B正确;河流凹岸容易遭受流水侵蚀,A错误;水源充,适合农耕与洪涝之间没有关系,C错误;环境优美和洪涝也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7.该村位于城市的边缘,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如果保持原貌发展旅游,既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也可以促进居民对村落的保护,C正确;拆迁重建,原有的自然条件完全不同,破坏了原有村落的地理环境,A错误;加强对外联系,会促进该地的城市化进程,加速村落的消失,B错误;引进产业,会增加工业用地,破坏原有村落,D错误。故选C。
(2022秋·天津河西·高三统考期末)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活动,访问南方某城市边缘保留下来的自然村。该自然村在洪涝多发的圩田地区已保存了上百年。下图为张老师绘制的该村庄布局平面图,图中下方为河流至山丘一线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自然村能保存上百年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河流凹岸,不易遭受侵蚀 B.与河流间有高差,洪涝灾害较少
C.水源充足,适合农耕 D.环境优美,适宜人居
7.在自然村逐渐消失、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该村庄要继续存在应该( )
A.拆迁重建,整治人居环境
B.扩建对外交通加强对外联系
C.保持原貌,发展旅游
D.引进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