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63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E.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可以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5、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 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
名 字
这天,赵局长走进政府机关大院,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赵林,赵林。”他愣了一下,没回头,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那声音又从后面追过来。他断定不是叫自己,多少年了,这个大院里没人喊他的名字,都称他“赵局长”,这样想着又继续往前走了几步。
赵局长在市人事局工作,五年前经民主推荐当上局长。据说组织考察时,他得了满票。宣布任职那天,他很激动,对大家说:“我是大家推荐上来的,虽然职务不同,但还是群众中的一员,以后谁都不要喊我官职,就叫我‘赵林’。”当时大家还热情地鼓了掌。过后一些老辈人和同辈人还真按他说的,直呼其名。当然也有几位年轻人喊他局长,他纠正过,人家说,您都是我们父辈人了,直呼名字叫不出口。赵局长也就没强求。不知什么时候起,喊他局长的人多了。再听那直呼其名的称呼,便觉得不太入耳,脸色就有点沉。有时人家唤上两三声都不见回答。又过了一阵子,同辈人都喊他局长了,再往后老辈人也不直呼其名了,整个大院都异口同声叫他局长。渐渐地他对“赵林”这个名字“陌生”起来。
后边的人终于追上了赵林,当手掌落在他肩上时,他才猛然一惊,脚步也随之停了下来。赵局长回头一看,发现喊他的人是大学同学许辉。许辉在一个穷县当县长,好多年了。赵局长觉得他和农民待久了,身上沾了许多土味儿,说话指名道姓,少了许多礼貌和规矩,脸上的表情就有些板,淡淡地说:“你吓了我一跳。”许辉说:“我喊你那么多遍,咋就不回答呢?”
赵局长问许辉:“啥时候来的?”
许辉说:“两天了。”
赵局长说:“住在哪儿?”
“暂时先住那儿。”许辉指了指一旁的小楼。赵林知道那是市委领导办公的地方,头“嗡”了一下。许市长?近日市里领导班子调整,听说市长是从基层提上来的,姓许。就是他?
“你……您就是新来的许市长?”赵局长叫不出声,只脸颊上的肌肉用力地笑。
许辉说:“千万别‘市长’‘市长’地叫,时间长了会把我的名字喊丢的。”
赵局长脸上的“笑容”僵在那儿。
10、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这篇小说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仅从“名字”切入就反映出社会人生,世态人情。
12、“你……您就是新来的许市长?”对许辉的称呼从“你”到“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赵局长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
13、“……时间长了会把我的名字喊丢的。”许市长的这句话有何含意?(5分)
答:
第Ⅱ卷(87分)
五、基础题(2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亲释其缚 按营扎寨 徒有虚名 宽怀安座
B、瓮中捉鳖 红日衔山 伸拳敛袖 鬼魅妖邪
C、璀灿似锦 纨绔高梁 娇喘徽徽 眼花缭乱
D、燕尔新婚 贪脏枉法 丑态必露 温顺驯良
15、下列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族长由长门白姓的子孙承袭下传,原是仿效宫廷里皇帝传位的铁的法则,属于天经地义不容置喙。
B、白赵氏被两个孙子拽得趔趔趄趄,脸上却洋溢着慈祥温厚的笑容。
C、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
D、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
16、下面一段话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我们也始终惦记着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
②惦记着你们的安危、健康和冷暖
③惦记着你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④你们身在异乡
⑤但心系故土,情系桑梓
A. ④⑤②③① B. ②③④⑤① C. ③②①④⑤ D. ④⑤①③②
18、下边对中国小说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
B、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
C、“三言”是冯梦龙所编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京剧《苏三起解》就源自“三言”中《玉堂春落难逢夫》。
D、《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最具魅力的作品,属乡土小说,风格明快、简约。
19、下边对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智深的故事,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等;林冲的故事,有“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等;李逵的故事,有“李逵负荆”等。
B、孙悟空、猪八戒等被认为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既有人的思想性格,又有动物的外形和属性,还有神怪的神通。
C、祥子和高妈的谈话,,表现了高妈的精明、干练,祥子的诚实、木讷的性格特点和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
D、《三国演义》中一些主要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如曹操、张飞、诸葛亮被称为“三绝”——曹操谓之“奸绝”;张飞谓之“义绝”; 诸葛亮谓之“智绝”。
20、下边对小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兄弟阋墙》一文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误会法”通过两个典型误会,把故事推向高潮。塑造了三荷包、荷藩台等主要形象。
B、《香玉》一文,作者以“冷”“热”“温”三种色调结构小说。黄生住在道观中,是为“冷”;黄生得与香玉相爱,小说的色调为之一“热”;香玉急遭劫难后,黄生幸得绛雪相伴为友,与冷寂之中,尚得“温”情。
C、《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以宁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从而全景式地展开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
D、《子夜》的情节交错发展,有着蛛网式结构。作者把众多的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尤其是经济关系中,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
21、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6分)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 这是秦的文教政策。 2.D 因果倒置
3.D“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不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4.、(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5、(6分)①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②粗俗;③自尊、知耻。(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6、(6分)①为引入正文做铺垫;②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情感或情绪;③渲染环境氛围。(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1)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2)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3)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10、(5分)C D
11、 (5分)答: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局长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做官时间长了,也就越来越脱离群众了,自然“拥护率逐年下降”了。
12、 (5分) 答: “你”是赵局长对在一个穷县当县长的大学同学许辉的称呼,“您”是赵局长意识到许辉就是新来的市长的尊称;赵局长对下级是一副嘴脸,对上级是一副嘴脸。脱离群众,巴结上级,善于在官场钻营的官僚。
13、(6分)答:党的干部就应该和群众打成一片,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就会忘了党性,群众也不会再支持和信任。
14、B(A为坐,C为璨、粱、微,D为赃、毕)
15、A(应改为“不容置疑”) 16、D 17、A(应为: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
18、C(《喻世名言》应为《喻世明言》) 19、D(张飞应为关羽)
20、C(宁国府应为荣国府) 21、略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