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7 17: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20《庄子》故事两则1.一词多义相当于“您”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介词,在介词,到读 xià,动词,吓唬您国都,京城有的人于,在;是,这时代词,这5.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老庄”。( ) 《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现
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其经典著作
《庄子》 亦称《南华经》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 庄
子》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
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灵动而有气势,辛辣、幽默、形象、生动、
诙谐。6.助学背囊
《惠子相梁》(1)主题思想 通过写惠子相梁之后猜疑庄子想取代自己而又被庄子借讲
鹓 鸟的故事反击,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
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2)文脉结构
起因:惠子为相,庄子看望
经过:惠子受人挑拨→搜捕庄子
庄子从容往见→奇鸟之喻
结果:辛辣讽刺形象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对朋友薄情寡义
庄子:清高自守,机智幽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主题思想 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而展开辩论的故事,表现
了庄子的机智和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
一”的思想。 文章也表现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
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
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
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
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2)文脉结构庄子:鱼出游从容,鱼之乐——发出感叹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首先发难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反唇相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逻辑推新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回转话题庄子
机智
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