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狼》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8 09: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几个典型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课文中几个“之”字的用法。
2.锻炼搜集资料和口语交际能力。
3.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思想。培养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认识观。
难点是掌握课文中几个文言实词的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学生七嘴八舌介绍作者。
2.指定学生介绍作者。
3.教师总结补充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二、激发趣味引入
讲述《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另外两则。
三、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课文的故事,其他学生对讲述的好坏作评判
四、两名学生读课文,教师或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地方
五、出示小黑板,强化记忆以下文言实词
jiǒng shàn bēn dān míng
窘   苫 奔 耽 瞑
suì kāo mèi xiá
隧 尻 寐 黠
(注意利用以句带字的方法认读和记忆,避免单独认字的做法。)
六、课堂讨论、发言
1.狼是怎样的狡猾?
2.人是怎样的有智慧?
3.作者是怎么议论这件事的?表达了什么思想
教师总结明确: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投以骨”、“复投之”、“奔倚(积薪)其下”、“持刀”、“暴起”、“劈狼首”、“断其股”。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故事揭露了狼的贪婪、狡诈的本质,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和勇敢,说明人的智慧胜过野兽。
七、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八、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故事情节
九、拓深学习
1.学生再读课文,心中默想故事情节过程,练习背诵。
2.出示卡片,提问、记忆几个字词。
止 缀 投以骨 受其敌 顾 弛担 暴起 洞其中 假寐
3.带领学生理解记忆几个古汉语特殊用法。
止有剩骨 少时 犬坐于前 洞其中 隧入 盖以诱敌 几何
4.学生再次读书,并找出课文中带有“之”字的句子。
5.出示写有六个“之”字句的小黑板,让学生看小黑板所写,联系课文上下文明确“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归纳分类。
复投之 两狼之并驱 久之 数刀毙之 亦毙之 禽兽之变诈
6.请学生再读课文,使其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十、发课外阅读材料,布置课下作业
发放毕淑敏写作的《母狼的智慧》一文。布置以下作业:
1.在下一次上课时谈谈对材料内容的感受。
2.展开想象,把课文改写为白话文。
3.查阅有关工具书和有关材料,或者通过爷爷、奶奶等长辈,或者到互联网上查找,找出有关狼的介绍、狼的故事,在下一次语文课上互相交流,开展讲述比赛,看谁找得准、搜集得多、讲得生动。
4.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狼的成语和熟语,看谁能写到八条以上。
5.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看谁能写出英语中有关狼的词语和谚语,比比谁写得多。
第二课时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逐一向小组成员汇报自己课下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巡回了解。学生推选完成得好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指导学生把别人搜集到的自己不知道的资料认真记录下来,并讲给家长听,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借以练习口语交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