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5个多音字并组词。
2.了解故事内容,能够简单讲述小狗学叫前半部分情节。
3.能够主动运用预测的方法,结合故事发展,了解小狗以及其他角色的人物形象。
4.结合预测,有根据地猜测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主动运用预测的方法,结合故事发展,了解小狗以及其他角色的人物形象。
2.结合预测,有根据地猜测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坐的可真端正,老师奖励大家猜一个谜语。“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打一动物”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就是可爱的小狗。今天啊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来同学们看屏幕齐读一下课题。
师:嗯读得很响亮,之前我们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木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两篇课文,还记得我们掌握了什么阅读方法吗?(预测)没错就是预测,来谁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预测的几种方法(联系上文,看标题,插图还有生活经验)
(二)质疑课题
师:很好,掌握得很扎实,今天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小狗学叫这篇课文,那同学们看到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只小狗究竟发生了什么?来打开课本,我们一探究竟。
(三)阅读前文故事,明确情节框架
1、阅读起因,了解小狗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1-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预设:不会叫,孤零零,有缺陷,特别的狗
师:哦这只不会叫的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的到一个没有狗的国家,本来自己觉得没什么毛病,但是别人让他知道,不会叫是一种缺陷,别人都来批评他。小狗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
预设:难为情
预设:委屈,自卑是啊,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他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师:谁能概括一下1-9自然段说了什么?小狗为什么要学叫。真棒,解决了我们的一个疑问。那面对这么多的批评,你们觉得接下来这只小狗会怎么做?他会遇见谁,学什么叫?(注意引导学生讲出依据)
2、阅读经过,把握情节
(1)自读第10-24自然段,边读边试着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批注方法,边读边预测,写一写哪里需要预测,预测的内容以及理由。
① 引导讨论:小狗学公鸡叫,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刚开始他觉得很难,嘴里只能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他也没有放弃,试了一次,两次,三次,后面还天天练,从早练到晚,你怎么看待小狗?
② 追问:那你们预测这只小狗练公鸡叫练得到底怎么样?课文当中是如何描写的呢?(体会三个“那么”、“逼真”的含义)(小狗学公鸡叫学得那么好,你们预测它的心情会怎样?)
③ 看插图二,努力的小狗却受到狐狸的嘲笑,受了委屈的小狗会不会接着学?会遇到什么难题?
(2)自读25-37段,按照之前的方法,完成预测
④ 引导讨论:小狗竟一个星期又学会了杜鹃叫?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他的心情如何?
⑤ 追问:小狗学会了杜鹃叫之后发生了什么?(和你的预测一样吗?)
⑥ 预测:同学们一边读一边预测,了解到小狗先是跟小公鸡学叫,后来又跟杜鹃学叫。它学得很刻苦,叫声也很逼真,但是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学会了杜鹃叫差点让它中了猎人的子弹,小狗拔腿就跑,跑啊跑啊,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四)尝试推测结局,训练思维品质
1、结合故事结构(反复),合理预测
2、深研结局思路,对比故事结局
(1)比较本单元的两篇童话和这一篇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读课文的结局,如果要续写结局,你想怎么续写?(小组讨论,同学评价:合理吗?依据在哪里?能够体现小狗的什么品质?)
要求:注意用之前总结的方法
(3)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原版的结局,看一看自已预测的和故事结局有什么不同?
(4)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结局,启发学生体会到不要在盲目学习中迷失自己,做自己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