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音乐声中,展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图片。)
师: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高科技世界,邀请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给我们掀起克隆“奇妙”的面纱。
二、走近作者
(师出示谈家桢图片。生朗读谈家桢简介。)
三、解读文本内容
师:谈家桢教授笔下的克隆神奇而巧妙。其实,克隆现象(即用“嫩枝”或“插条”等进行的无性繁殖)在我们生活中早已存在。我们班有文艺特长的同学为大家准备了柳树克隆的节目。欢迎他们上台表演。(掌声响起。)
课本剧一:
甲: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西湖边的一棵柳树,抽出细长的柔枝,长出嫩绿的叶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她健康地生长着。
乙(两臂上举,腰身摆动,作柳树摇摆状):唉,春光明媚,和风轻拂,可惜我形单影只,有负如此良辰美景。要是有几个伴儿,该多好啊!
甲:别叹息,我来帮助你,克隆几棵柳树就成了。折下一根柳枝(模拟从乙身上摘下),把它插入土里,于是长出一棵小柳树。(丙上台扮柳树状。)再折下一根柳枝,把它插入土里,于是又长出一棵小柳树。(丁上台扮柳树状。)于是白沙堤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师: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使我们对“奇妙的克隆”有了感性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科学地解释“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克隆”。
(生朗读。)
生1: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生2: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过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生3: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作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师:今天克隆的一般定义是什么?
生4: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一群个体,就叫作“克隆”。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克隆确实奇妙,更奇妙的是动物的克隆。有这么一只小白鼠,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愿望——生一只小灰鼠。它的美梦能实现么?请看flash动画片:《白鼠生灰鼠》。
(多媒体播放《白鼠生灰鼠》。教室里时有笑声。)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小白鼠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生5:科学家先从黑色小鼠体内取出卵细胞,并去除核。同时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中。再将重新融合的受精卵,放在试管里培养成胚胎,然后再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最终,小白鼠生下了小灰鼠。小白鼠美梦成真。
师: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白色雌鼠竟然生出了灰色老鼠。“克隆”真是太奇妙了,难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对克隆羊非常感兴趣的同学,还排了一个小节目,掌声欢迎他们。
课本剧二:
甲:1996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5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多利”绵羊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
乙:(右手展出一碟子大的白色圆形硬纸片,中间有一绿色小圆硬纸片,表示细胞核。)嗨,大家好,我是“苏格兰黑面羊”。这是我的卵细胞。
甲:得到卵细胞后,我们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从“乙”手中接过卵细胞,去除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
丙:(右手展出一碟子大的黄色圆形硬纸片,中间有一红色小圆硬纸片,表示细胞核。)我是“芬多席特”母羊,这是我的乳腺细胞。
甲:(从“丙”手中慢慢取出乳腺细胞细胞核,作展示状。)这就是“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把它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红色的核与白色的细胞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细胞。)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作刺激状。)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示意将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形成的胚胎移入“代孕母羊”体内。)
丁:(接过白质红核的细胞,展示一下,插入袋内。)我是“代孕母羊”。
甲:到1995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戊:“咩”——我就是克隆羊“多利”。我的妈妈在哪儿呢?(面对“丁”,否认;面对“丙”确认,拥抱。)妈妈,妈妈。
甲:“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掌声响起。)
师:请同学们思考,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生6:克隆羊不同于克隆小灰鼠,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它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四、合作探究章法
师:克隆技术深奥莫测,可是这篇科普说明文读起来并不艰深,而且清楚明白,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小组研讨,代表发言。)
生1:按时间先后顺序说明,说明层次清楚。
生2:围绕小标题说明,先说明“克隆是什么”,接着是“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羊‘多利’”,最后说明”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生3:先说明克隆鲫鱼,接着说明蟾蜍、黑斑蛙、鲤鲫鱼、小灰鼠、多利羊。
生4:按克隆技术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说明。
师:非常正确,全文运用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那么,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生1:引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猴毛变猴的情节,非常有趣,使说明生动形象。
生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
生3: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克隆。
生4: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克隆试验的艰难。
生5: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说明了克隆技术经济效益巨大。
(师边听生发言边板书作结。)
说明顺序
A.逻辑顺序
低级—高级
中国—外国
植物—动物
克隆的含义—克隆实验—克隆的发展—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鱼类—两栖类—哺乳类
B.说明方法
举例子:以葡萄、仙人掌、草莓为例说明什么是无性繁殖。
下定义:无性繁殖、克隆。
作诠释:克隆一词的来源及解释。
列数字:突出地说明克隆产品价值之高。
引用:《西游记》中的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五、拓展、延伸
师: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克隆技术还有哪些成果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
生1:世界上首例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在意大利出生。
生2: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骡子。
生3: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体形要比普通兔大许多。
生4:我国第一只克隆牛“委委”在山东曹县出生,可惜只活了一个小时。
生5:1998年2月23日,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该公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
生6:2000年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生7:2000年6月22日,克隆山羊“阳阳”降生在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
生8: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五头克隆猪。
生9:2001年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六、自由论坛
师:克隆技术被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请同学们自由读“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说说“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生1: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生2:可以用扩大繁殖的方式来挽救珍稀动物。
生3: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师:的确,奇妙的克隆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有一个声音在提示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可不可以克隆人?请大家课后展开辩论。
七、课后小作文
师: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发现自己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想象,描绘自己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