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7 17: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极 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思考: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结合具体案例,运用综合思维,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探究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提高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
1
地区的产业结构
2
产业结构的升级
3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4
课堂总结
目 录
CONTENTS
/01
地区的产业结构
地区产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 概念
非洲农业
2.影响因素
新加坡
产业结构还会体现经济发展水平,这两幅图以哪种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又是怎样的?
非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农业为主。
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以服务业为主。
3.表现: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思考
1. 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以地形差异为例:东部与东北地势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好;中部地势较高,以高原、丘陵为主,经济基础较好;西部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
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3.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答:
同: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异:东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高,工业结构具有过渡性;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02
产业结构的升级
PPT模板 http://www./moban/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那么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由什么产业向什么产业发展呢?
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主要表现:
①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②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 概念
2. 表现
①: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②: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③:以第一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3. 产业升级的原因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
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
发展经济
原有比较优势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凸显
主导产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因地制宜
政策引导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
技术革命
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03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前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上海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1.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
发展历史:
明代中叶: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全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①接近原料产地;②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③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2. 20世纪50年代开始,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发展重工业部门
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比较优势:
国家实施重工化工业战略决策;
原有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明显
1953年上海某电机厂
上海某钢铁企业车间
3. 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
比较优势:
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新形式;②国家优惠政策;
③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 ④高素质人才和科技企业集聚
/04
课堂总结
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大数据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阳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大数据产业设备对降温有很高的要求,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自然降温;而且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可为数据中心运营提供充足能源
2.读图3.26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答:数据中心基地建设除了带动相关数据产业以外,还可以推动贵阳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如减少有污染的工业、发展旅游业、拓展交通网等因此贵阳市的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会有所下降,尤其是污染型重工业比重下降较快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