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新三民主义的理想已经实现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3.“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该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5.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全国统一的事件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宁汉合流
D.东北易帜
6.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7.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有( )
①中国共产党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国民党比较民主 ③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要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此校最大的特点是( )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9.下图反映了1927年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攻进武汉,接管汉口英租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北武汉在北伐前是孙传芳的地盘
B.体现了北伐战争具有反帝国主义的性质
C.国民政府在武汉长期定都
D.北伐军主要是靠农民运动的帮助收回了汉口英租界
10.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道:“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指的是( )
A.晚清政府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12.口号通常是对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自强”“求富”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3.继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大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但中国却又一次与实现政治民主擦肩而过。其原因是( )
A.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B.共产党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C.张作霖依然控制东北地区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14.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锻炼黄埔军校学生实战能力
C.支援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
D.屠杀共产党人以及工农群众
15.陈独秀1918年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
C.民主与科学的潮流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16.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7.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8.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北伐战争失败
20.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21、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日,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军官学校”指的是什么学校 “军官学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图一 国民革命军
北伐誓师大会 图二 北伐进军途中 图三 工农支持北伐战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依据材料三,指出蒋介石发动了哪一“反革命政变”。随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叫
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22、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 一大 ①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了三大政策等 ②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预示着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5CBCAD 6-10CDBBA 11-15DBDAB 16-20ABDCD
21、(1)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力量遭到极大的损失;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2、(1)①1924年1月。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1927年。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4)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3.(1)湖南、湖北。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骨干;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国际援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