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7 20: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不足,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进行了战略转移,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这表明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②中央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④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雕塑上的文字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3.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5.“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
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6.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7.1934年10月9日,中革军委发布《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这是有记载的第一份部署红军长征行动的文件。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
B.为了扩充根据地范围
C.进一步扩大反“围剿”战果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8.“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B.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C.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
9.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哪项不能入选剧本(   )
A.红军渡过金沙江,过雪山和草地
B.长征磨练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C.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
D.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0.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战略转移”“重大转折”“转危为安”分别指的是(   )
A.北伐战争、遵义会议、长征结束
B.撤离瑞金、遵义会议、会宁会师
C.强渡湘江、四渡赤水、吴起镇会师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会宁会师
11.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2.《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长征:“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 都体现在这次无与伦比的远征史中。”由此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
A.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精神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3.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14.“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会议的决议(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5.“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与他们一起战斗。仅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著名的就有黔边南腰界土家、苗汉各族苏维埃,大凉山彝、汉人民联合政府——宁县革命委员会,茂县回族苏维埃,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等。这些民族自治政府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上述材料说明长征(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16.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爬雪山、过草地
17.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19.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
20.“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诗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甲午战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红军长征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民谣,回答问题。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蜜糖,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拉着长茧手,心像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十送红军》
(1)这首民谣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民谣中的红军是指红军中的哪一支队伍 简要写出这支红军在长征期间重要的军事行动。(至少三个)
(3)这首民谣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从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2、201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
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图说红军长征”的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解说路线]
图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根据图一写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目的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
[描述事件]
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份,渡过大江大河,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战役,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图二、图三、图四所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址。
图二 遵义会议会址 图三 泸定桥 图四 黄镇速写《红军长征过草地》
(2)在探究学习长征过程时,图二、图三、图四三个地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请简要说明理由。
[确定主题]
确定图说的主题。可以是表现长征途中的全部过程,也可以是表现长征途中的某段历史。例如主题可确定为“伟大的长征”“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等。长征中感人的故事非常多,要把易于用图片来表现的长征故事定为主题。
(3)请你拟定一个图说长征主题。(不得照抄上述主题)
[活动感悟]
(4)为了实现“图说红军长征”活动探究课主题目标,你可以分为活动课前、活动课中、活动课后三大步骤进行设计。结合你确定的活动主题写出其中一个步骤的简要做法。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材料二:一路上红军带着许多笨重的家当,如印刷机、军工机器等,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行进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红军第几次反“围剿”中?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红军面临怎样的局面?使以上材料中红军局面发生变化的会议是什么?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答案
1-5ABCAB 6-10CDCCB 11-15DDBDB 16-20AADDC
21、(1)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3)军民之间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意思相近即可)
(4)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乐观向上、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2、(1)瑞金、吴起镇、会宁。
(2)图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三飞夺泸定桥,22名红军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13条光溜溜的铁索匍匐前进,冲过火海,击溃敌军,占领对岸桥头;图四过草地,红军面对随时吞没生命的沼泽和淤泥潭,气候恶劣,缺少粮食和御寒衣服,他们相互帮助,走出草地。
(3)“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打乱‘追剿’”“巧渡金沙江”“严寒翻越大雪山”“历尽千苦过草地”;等等。
(4)活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编写历史故事;用电脑制作图片。活动中:推选一位成员代表本组展示及解说介绍手绘作品;分享准备过程中克服的困难、经验;演示设计的幻灯片作品。活动后:所有作品成果集中起来,在学校办一次展览;作品收集起来,作为档案留给下一届学生参考。
23、(1)第五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2)被动挨打(意思相近即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精神就是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它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