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写作中表达感情的技巧指导
技巧指导
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写作文吗?有人会说不喜欢。网上流传一句话,叫“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形象地表现初中生作文学习的三大魔咒。其实,我们只要明确目标,掌握方法,长期积累,刻苦训练,就能解除这些魔咒,在中考中获得高分。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写作,我分享的主题是有感而发,乐于表达。
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就像我们平时说话,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不妨放下畏难心理,试一试,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写起来会很放松,不觉得难了。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有感而发,乐于表达呢?
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生活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是鲜活生动又不可重复的。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每天遇到不同人,发生不同的事,你的心情如何呢?这些不同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
例如,你想一想:最近的十月份,你的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学校运动会、庆祝国庆节、考试……哪些人、事让你很感动?让你不吐不快?再如,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他们当年上初中时,生活和心理状态与你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回家与父母交流一下吧!或者与他们互换一下角色,体验父母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你的感受一定更深刻,写出的父母形象一定更生动,更感人。
喜欢阅读,引起共鸣
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你会说喜欢。阅读和作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作文不是“讲”和“教”出来的,而是读和练出来的。离开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文学作品的魅力一定会大打折扣。易中天品《三国》,莫砺锋讲《唐诗》为什么异常火爆?在于他们激情洋溢的演讲,赋予历史人物“温度”;在于他们以现代视角审视历史文化,满足了现代人的古典文化需求。
这对我们是不是有所启发呢?我们如果能不断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生命的价值,领悟自由精神,就会引发情感共鸣,心灵就会被深深地震撼。如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是那样的厚重深情;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那样的洁身自好;茨威格笔下的斯科特是那样的坚忍不拔。
除了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还可以坚持收听广播,在微信上看小林漫画,或者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请爱上阅读吧,一定也会使你的写作游刃有余的!
总之,同学们,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而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写作可以写人,记事,描摹万物,还可以抒发感情,表明观点。写作能训练人的思维,让你变得更睿智。写作时能有创意地表达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让我们有感而发,乐于表达,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吧!
技巧运用与点评
我心中的宝藏
如东县双甸中学806班 王铮崎 同学
少年的眼里应是星辰大海而不是烟火人间,少年的心中应是积极向上而不是贪图享乐,而在我心中,有一份挚爱的宝藏——我的母亲。
(★赏析:开头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暗示母亲的爱像星辰大海一样,鼓励“我”积极向上。)
我家三代人都是农民出身,爷爷读过一些书,母亲呢,只有初中的学历。但在我看来,母亲的水平可很高,因为她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赏析:这一段小作者介绍家境,母亲学历不高与水平很高形成对比,引起下文。)
一年级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但是衣食住行还是没问题的,那时候,母亲便很吝啬。我上学放学都是她来接,每到冬天,瘦小的她,耳朵上会发红,还会结痂,后来才知道那是冻疮,很疼的。但是母亲不愿意花钱买耳罩,她的小气却用不到我身上。冬天写字手很冷,原本清秀方正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像蚯蚓一样。母亲知道后便给我买了一副手套,那时候的手套,对我来说还是新鲜货,一旦得到了,便迫不及待拿到学校里去显摆,看到只有我一人戴手套心里更加得意了。
(小作者在这一段写冬天母亲为“我”买手套,感人至深。开头运用细节描写,写母亲耳朵上有冻疮,却不舍得买耳罩。但是,母亲对“我”却很大方,买来手套,让“我”认真写字。“我”却只知道去显摆,设置悬念。)
一天,有人也戴了手套,我对这玩意便没有了新鲜感。回到家,我脱了手套一扔,母亲嗔怪道:“这孩子……扔到地上,不脏吗?”后来我说的话已经忘了,但现在,那个手套还在家里的桌子的抽屉里。每每看到它,心里就觉得有些愧疚。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被我记在心里了——将来我一定要给母亲买一个耳罩!
(★赏析:这一节,作者写扔手套,受到母亲嗔怪。“我”从现在的视角看手套,心里充满愧疚。叙述与抒情结合,暗示主题。)
五年级时,我开始学自行车。对于初学者我来讲,没有一个人扶住车就会跌,于是母亲自愿帮我。母亲帮我把车座调高,好让我轻松上车。一开始我害怕,我还没上车呢,车就倒了。或者我在上车的过程中倒了,母亲则拍拍我的后背,说:“没事,不怕,有我在。”我便有了底气,按照母亲说的动作上车,母亲按住车尾把车平衡住,她又让我蹬了蹬踏板,我又害怕了,但一想到母亲在后面,便鼓起了勇气,“它在动!它在动!”我叫起来。“好,就这样继续蹬,我扶住你了哦!”我照着母亲说的做。果然,自行车还是蛮简单的。就差自己上车、骑车、下车这个过程了。
(★赏析:这一节宕开一笔,写母亲帮助“我”学骑自行车。运用细节描写,如“把车座调高”、“拍拍我的后背”、“按住车尾把车平衡住”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母亲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感人肺腑。)
终于到了指定地点,我下车,看到母亲不在我后面,而在刚刚我出发的地点时,我震惊了。我竟然凭自己就会骑自行车了?不,是母亲给我的勇气与信心托住了车座,定住了我忐忑不安的心。母亲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竖了个大拇指。
(★赏析:这一节,写“我”竟然在母亲没有扶的情况下,学会了骑车。这里,从侧面烘托了母亲的鼓励带给自己的巨大影响。)
母亲教会了我很多,她既平凡又伟大。“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用她瘦小的身躯支撑了整个家庭,给予我无私的爱,她一直都是我最挚爱的宝藏!
(★赏析:结尾卒章显志,运用议论和抒情,突出母亲的平凡又伟大。)(指导老师 陆建胜)
总评:
小作者从生活中选材,紧扣文题,记叙母亲关心“我”,为“我”买手套和帮助“我”学骑自行车的事情,表现母亲的平凡又伟大,感情真挚,令人感动。
开头,从少年的眼里和心中,写“我”心中的宝藏像星辰大海一样,鼓励“我”积极向上。
中间,小作者记叙了两件事,表现母爱的感人至深。细节描写的成功运用,极具画面感,为本文增添了亮色。如在写母亲为“我”买手套,先写冬天母亲耳朵生冻疮,不舍得买耳罩。再写女儿手冷,却大方地买。在对比中,突出母亲的爱心弥足珍贵,以至于让“我”现在愧疚不已。再如第二件事,通过写母亲帮助、鼓励“我”学骑自行车的一系列动作和语言,表现一位普通母亲过人的耐心和细心,巧妙的教育艺术,让读者印象深刻。
结尾,作者进行议论和抒情,引用“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一句,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遐想,感动不已。
佳作欣赏
恰好的时光
如东县双甸中学805班 陈锦志 同学
在这桂花飘香的秋天里,我们迎着金秋的阳光,迎来了精彩的校运动会。你说,这是不是恰好的时光?
“一班一班,非同一般!”在开幕式上,大家迈着整齐有序的步伐,伴着音乐有序进场。同学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每个班级都展现出他们不同的风采,体现出了特色主题。
开幕式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回到教室,拿好桌椅搬去操场。“呯——”随着发令枪一响,运动会正式开始了,场上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跳高比赛正在进行中,只见选手们一个个身轻如燕,助跑、起跳、跨越,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轻轻松松便跨越了横杆。那瞬间,他们的青春身影,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青龙过海,那矫健的身姿,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精彩的项目要数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了,看!我们班的女中豪杰吴嘉怡出场了!只听到“砰”——的一声枪响,她自信满满地起步,像离弦之箭,速度飞快无比。不一会儿,就将其他对手甩到了身后。在一阵阵加油声、呐喊声中,比赛逐渐激烈。可能是开始用力过猛,体力不支的原因,一向领先的吴嘉怡落后了,最后她得了第三名。她非常自责,面色苍白,大口喘气,默默地伏在地上,默默流泪。同学们簇拥而上,去安慰她,两个女同学搀扶起她,抚着她的肩膀,一个女孩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吴嘉怡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和同学相拥在一起。因为在我们眼中,一个人努力了,为班级的荣誉付出了辛苦的汗水,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最棒的!
一次运动会,坐在观众席的是多数人,参加竞赛的是一些人,站在领奖台的是少数人。但无论处在哪个位置的哪个人,都是此次运动会的重要参与者,一个都不能少。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再次让我明白,团结合作,奋进拼搏,是多么的重要!不管我们有没有上赛场,有没有登上领奖台,我们都是满载而归的!
努力奔跑吧,后浪们!不负恰到好处的青春时光!(指导老师 陆建胜)
课后训练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弯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